打印机自激式高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45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合理、资源占用率低的打印机自激式高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设有开关电路、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以及倍压电路,其中所述开关电路中三极管Q2的基极接控制信号V变压器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印机自激式高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打印机电源电路
,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资源占用率低的打印机自激式高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有的打印机用输出高压电路必须需要PWM(脉宽调制信号)的驱动下才能正常工作,而PWM信号需要特别设置,这就导致打印机电源电路占空间大,且工作稳定性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不需要额外PWM信号就能产生持续稳定的高电压、自激振荡并且可以系统内反馈、隔离式可过滤干扰的稳定的打印机自激式高压电路。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0005]一种打印机自激式高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设有开关电路、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以及倍压电路,其中所述开关电路中三极管Q2的基极接控制信号V变压器T

EN,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电阻R1和二极管D3的公共端;电阻R1一端接3.3V电源,另一端接三极管Q2集电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公共端;二极管D3负极接电阻R1和三极管Q2集电极的公共端;电阻R2一端接3.3V另一端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6的公共端;电阻R6一端接二极管D3的正极和电阻R2的公共端,另一端接电阻R9和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9一端接电阻R6和三极管Q3基极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基极接电阻R6和电阻R9的公共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三极管Q1基极;二极管D7负极接地,正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基极接三极管Q3集电极和C4电阻R3的公共端,集电极接二极管D7和变压器T1的公共端。
[0006]本技术所述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设有三极管Q4、电容C6、电容C7以及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其中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电解电容C6正极和二极管D5负极组成的公共端,发射极接电解电容C6负极和电阻R7电解电容C7负极的公共端,基极接稳压管Z二极管D1的正极;稳压管Z二极管D1正极接三极管Q4基极,负极接电阻R7电阻R8公共端;电阻R7一端接三极管Q4发射极电解电容C6,C7负极和二极管D6正极的公共端,另一端接Z二极管D1负极和电阻R8组成的公共端;电阻R8一端接电阻R7和Z二极管D1负极组成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7正极接地,负极接二极管D6正极电阻R7三极管Q4发射极和电解电容C6负极组成的公共端;二极管D6正极接变压器T1的2脚和电阻R5组成的公共端,负极接三极管Q4发射极电解电容C6,C7负极和电阻R7的公共端。
[0007]本技术所述倍压电路设有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其中变压器T1的1脚接24V,2脚接二极管D6的负极和电阻R5组成的公共端,3脚接地,4脚接三极管Q1集电极和二极管D7负极组成的公共端,5脚接电容C3和电容C1的公共端,6脚接电容C3电容C2电容C5和二极管D2负极的公共端;电容C3的一端接变压器T1的5脚和电容C1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变压器T16脚和电容C2电容C5和二极管D2负极的公共端;电容C1一端接电容C3
和变压器T15脚的公共端,另一端接二极管D1负极和二极管D2正极的公共端;二极管D1正极接输出V变压器T,负极接电容C1和二极管D2的正极组成的公共端,二极管D2一端接电容C1和二极管D1负极组成的公共端,另一端接电容C3电容C2电容C5和变压器T1的6脚组成的公共端;电容C2一端接输出V变压器T另一端接变压器T1的6脚电容C3电容C5和二极管D2的负极组成的公共端,电容C5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变压器T1的6脚电容C3电容C2和二极管D2的负极组成的公共端。
[0008]本技术所述电阻R3一端接3.3V另一端接三极管Q1基极和三极管Q3集电极C4组成的公共端;C4一端接二极管D4正极和电阻R5的公共端,另一端接电阻R3,三极管Q1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组成的公共端;二极管D4正极接电容C4和电阻R5公共端;二极管D5正极接二极管D4负极和三极管Q1基极电容C4的公共端,负极接三极管Q4集电极和电解电容C6正极的公共端;电解电容C6正极接二极管D5负极和三极管Q4集电极的公共端,负极接三极管Q4发射极,电阻R7,电解电容C7负极组成的公共端。
[0009]本技术在工作时,当T

EN信号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2处于截止状态,从而使二极管D3也工作在截止状态,此时经过电阻R2,电阻R6和电阻R9分压出的电压不足以打开三极管Q3,进而三极管Q1的基极将只收到一个上拉电位,将三极管Q1打开,使变压器的4一脚接地,因而变压器初级不能产生振荡,也就是这块电路停止工作。当V变压器T

EN信号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2处于打开状态,这时二极管D3就导通,二极管导通时,自身压降经过电阻R6和电阻R9分压,产生的电压不足以打开三极管Q3,因此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不受三极管Q3控制,此时整块电路处于工作模式。由三极管Q4电解电容C6,C7和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组成了一个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整个电路经过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控制电流流向使震荡电压由电容C4到达三极管Q1的基极,从而控制三极管导通程度,使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产生振荡,传导次级绕组5,6脚上,再由电容C3,C1,二极管D2,二极管D1,电容C2组成倍压电路,产生可持续的高压。开关控制电路。满足打印机电源对高压部分的需求。
[0010]本技术可以节省一路PWM信号解放了主板的资源占用,而且无PWM信号输入减少了信号在传输途中被干扰从而影响高压输出的可能性。只需一路开关信号就能控制高压输出,极大程度上简化了电路。自激振荡电路产生的高压较PWM电路产生的高压稳定。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3]实施例1:
[0014]如附图1所示,本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机自激式高压电路,其中首先三极管Q2的基极接控制信号V变压器T

EN,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电阻R1和二极管D3的公共端;电阻R1一端接3.3V电源,另一端接三极管Q2集电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公共端;二极管D3负极接电阻R1和三极管Q2集电极的公共端;电阻R2一端接3.3V另一端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6的公共端;电阻R6一端接二极管D3的正极和电阻R2的公共端,另一端接电阻R9和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9一端接电阻R6和三极管Q3基极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基极接电阻R6和电
阻R9的公共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三极管Q1基极;二极管D7负极接地,正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基极接三极管Q3集电极和C4电阻R3的公共端,集电极接二极管D7和变压器T1的公共端;
[0015]电阻R3一端接3.3V另一端接三极管Q1基极和三极管Q3集电极C4组成的公共端;C4一端接二极管D4正极和电阻R5的公共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印机自激式高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设有开关电路、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以及倍压电路,其中所述开关电路中三极管Q2的基极接控制信号V变压器T

EN,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电阻R1和二极管D3的公共端;电阻R1一端接3.3V电源,另一端接三极管Q2集电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公共端;二极管D3负极接电阻R1和三极管Q2集电极的公共端;电阻R2一端接3.3V另一端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6的公共端;电阻R6一端接二极管D3的正极和电阻R2的公共端,另一端接电阻R9和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9一端接电阻R6和三极管Q3基极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基极接电阻R6和电阻R9的公共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三极管Q1基极;二极管D7负极接地,正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基极接三极管Q3集电极和C4电阻R3的公共端,集电极接二极管D7和变压器T1的公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机自激式高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设有三极管Q4、电容C6、电容C7以及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其中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电解电容C6正极和二极管D5负极组成的公共端,发射极接电解电容C6负极和电阻R7电解电容C7负极的公共端,基极接稳压管Z二极管D1的正极;稳压管Z二极管D1正极接三极管Q4基极,负极接电阻R7电阻R8公共端;电阻R7一端接三极管Q4发射极电解电容C6,C7负极和二极管D6正极的公共端,另一端接Z二极管D1负极和电阻R8组成的公共端;电阻R8一端接电阻R7和Z二极管D1负极组成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7正极接地,负极接二极管D6正极电阻R7三极管Q4发射极和电解电容C6负极组成的公共端;二极管D6正极接变压器T1的2脚和电阻R5组成的公共端,负极接三极管Q4发射极电解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日泽倪军磊任永涛曲荣宝谷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康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