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车后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自卸车后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又称翻斗车。目前,设置于自卸车车斗后部的后门结构大多设为多道横梁与纵梁交错焊接的结构,但上述结构存在结构复杂、重量重、材料成本高、焊接工作量大等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后门经过频繁拍打经常导致焊缝开裂或损坏,影响使用可靠性,并且也增加了修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卸车后门结构,结构简单,简化现有技术中自卸车后门多个横梁与纵梁交错连接的布置方式,且与自卸车的车斗配合能增大车斗内部的容积。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卸车后门结构,包括:
[0006]主板,包括主面板,所述主面板包括中间板和第一折弯端部,所述第一折弯端部设于所述中间板沿自身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
[0007]上横梁,设于所述主面板上方,所述上横梁下侧与所述主面板连接;
[000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1),包括主面板(11),所述主面板(11)包括中间板(111)和第一折弯端部(112),所述第一折弯端部(112)设于所述中间板(111)沿自身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上横梁(2),设于所述主面板(11)上方,所述上横梁(2)下侧与所述主面板(11)连接;下横梁(3),设于所述主面板(11)下方,所述下横梁(3)上侧与所述主面板(11)连接;所述中间板(111)、所述第一折弯端部(112)、所述上横梁(2)、所述下横梁(3)共同形成折弯槽(101),所述折弯槽(101)的槽口朝向于自卸车的车斗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梁(4),所述主板(1)还包括侧板(12),所述侧板(12)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弯端部(112)远离所述中间板(111)的一侧,所述侧梁(4)与所述侧板(12)一一对应,所述侧梁(4)连接于对应的所述侧板(12)上;所述上横梁(2)与所述下横梁(3)均位于两个所述侧梁(4)之间,所述上横梁(2)的两端以及所述下横梁(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所述侧梁(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车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4)的上端相对所述主面板(11)向上延伸设置,所述上横梁(2)的下侧梁壁(21)与所述主面板(11)相焊接,所述上横梁(2)的两端分别抵靠于对应端所述侧梁(4),并与对应端所述侧梁(4)的抵靠端相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车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3)的两端相对所述主面板(11)向外延伸设置,所述下横梁(3)的上侧梁壁(31)与所述主面板(11)相焊接,所述下横梁(3)的上侧梁壁(31)的两端分别抵靠于对应端所述侧梁(4),并与对应端的所述侧梁(4)的抵靠端相焊接。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利,邱照强,
申请(专利权)人: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