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管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423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痰管冲洗装置,包括集液箱和清洗箱,所述集液箱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集液箱连通的气源管连接口和负压管连接口,气源管连接口设置有气源管,气源管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并对集液箱形成负压;所述集液箱的一侧设置有放置仓,该放置仓的侧壁和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清洗箱上端开口,清洗箱通过放置仓侧壁开口可活动的设置在放置仓内;所述清洗箱内壁的相对侧设有防护罩,两组防护罩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孔洞,且两组防护罩上下错开设置,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叶轮,所述清洗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叶轮转动的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对吸痰管冲洗,操作方便,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痰管冲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痰管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气管插管的重症患者床旁会配备一台吸痰机频繁的进行吸痰操作。吸痰机上连接有吸痰管,通过吸痰管来伸入患者口腔或气管内进行吸痰操作,为保证清洁卫生,每次吸痰操作后都需要对吸痰管进行冲洗,而现有临床上缺乏用于床旁清洗吸痰管的装置,因此,现有的一种清洗方法是找一个一次性纸杯对吸痰管进行冲洗,操作非常不规范;另外,由于吸痰管的内管径小,直接用水冲不利于对吸痰管内进行有效的清洗,并且杯子容积较小,而吸痰管又比较长,因此造成吸痰管的清洗操作非常麻烦,花费时间长,从而大大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痰管冲洗装置,用于对吸痰管冲洗,操作方便,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吸痰管冲洗装置,包括集液箱和清洗箱,所述集液箱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集液箱连通的气源管连接口和负压管连接口,气源管连接口设置有气源管,气源管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并对集液箱形成负压;所述集液箱的一侧设置有放置仓,该放置仓的侧壁和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清洗箱上端开口,清洗箱通过放置仓侧壁开口可活动的设置在放置仓内;所述清洗箱内壁的相对侧设有防护罩,两组防护罩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孔洞,且两组防护罩上下错开设置,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叶轮,所述清洗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叶轮转动的电源。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仓的顶部开口设有盖板,该盖板与集液箱的上表面边沿铰接设置。
[0007]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箱的前后侧壁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提手,便于取出清洗箱。
[0008]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液箱的底部设有排液阀,便于排放收集箱内的废液。
[0009]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液箱的相对侧设置有提手,便于对集液箱的搬运。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源管连接口和负压管连接口的外形为上小下大的宝塔接头,便于插接不同管径的负压管和气源管。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的吸痰管冲洗装置,通过在负压装置和负压管之间设置的集液箱和清洗箱,使得在结束吸痰作业时,负压管和吸痰管不需要另外拔出,可直接将其放置在清洗箱内,通过集液箱内形成负压,使清洗液从吸痰管流向集液箱内,从而对吸痰管和负压管的管内进行清洗,一举两得;另外通过设置在清洗箱内壁两侧的旋转叶轮,使其产生两股气流交
错,带动清洗箱内部的清洗液发生转动,从而对负压管和吸痰管的管外进行清洗,操作方便,提高了清洗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现在将参考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6]图3为图1的爆炸图。
[0017]图中标号为:1、集液箱;2、清洗箱;21、气源管连接口;211、气源管;22、负压管连接口;221、负压管;222、吸痰管;3、放置仓;4、防护罩;5、旋转叶轮;6、电源;7、盖板;8、凹槽;9、排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文将参照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知道的是,本技术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在此提供这些实施例旨在使得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为完整,并将本技术的构思完全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0019]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类似表述仅用于描述与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应的构件的相对重要性。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痰管冲洗装置,包括集液箱1和清洗箱2。其中,集液箱1的上表面设有与集液箱1的内部连通的气源管连接口21和负压管连接口22,该气源管211连接口21和负压管连接口22的外形为上小下大的宝塔接头,气源管连接口21设置有气源管211,气源管211用于与负压泵连接,启动负压泵可对集液箱1形成负压,负压管连接口22设置有负压管221,负压管221用于与插入患者口腔的吸痰管222相连接。集液箱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放置仓3,该放置仓3的侧壁和顶部设置有开口。为了便于对清洗箱2清洗和更换清洗液,清洗箱2上端开口设置,该清洗箱2通过放置仓3侧壁开口可活动的设置在放置仓3的内部。清洗箱2内壁的相对侧设有防护罩4,两组防护罩4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孔洞41,且两组防护罩4上下错开设置,防护罩4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叶轮5,通过防护罩4的设置,在旋转叶轮5转动的时候,可以防止吸痰管221卷入旋转叶轮5内;值得注意的是,两组防护罩4上下错开设置,可以使转动叶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对流,进而带动清洗箱2内部的液体发生流动,进而使清洗液能更好的对吸痰管222和负压管221进行外管壁的清洗。在清洗箱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叶轮5转动的电源6,该电源6和电机之间通过导线相连,电源6与旋转叶轮5之间的导线线路上设置有控制旋转叶轮5转动的启停开关。
[0021]放置仓3的顶部开口设有盖板7,该盖板7与集液箱1的上表面边沿铰接设置,将盖板7盖盒在放置仓3的顶部开口上后,能更好的保证清洗箱2内的卫生。
[0022]为了便于拿取清洗箱2,清洗箱2的前后侧壁设有凹槽8,该凹槽8内设置有提手。
[0023]同时,在集液箱1的底部设有排液阀9,通过这样设置,便于将收集后的废液取到指定处理区后进行排放。
[0024]此外为了便于搬运,集液箱1的相对侧设置有提手。
[0025]使用时,首先打开盖板7,将从患者口腔中取出的吸痰管222连同负压管221的一端放入清洗箱2中,再将取出的清洗液将其倒入清洗箱2中,启动旋转叶轮5,使清洗箱2中清洗液在旋转叶轮5的翻转下,对吸痰管222和负压管221的外管壁进行充分冲刷,从而进行外管壁的清洗;在将外管壁清洗干净后,接着启动负压泵,使集液箱1的箱体内产生负压,此时,产生的负压将清洗箱2中的清洗液通过吸痰管222和负压管221抽向集液箱1的箱体内,同时,清洗液将对吸痰管222和负压管221的管内进行冲洗,最后,取出吸痰管222和负压管221将其凉挂以备同一患者二次使用。
[0026]应当理解的是,所有以上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构思下,对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出的各种改型或变形,都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痰管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箱(1)和清洗箱(2),所述集液箱(1)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集液箱(1)连通的气源管连接口(21)和负压管连接口(22),气源管连接口(21)设置有气源管(211),气源管(211)用于与负压泵连接,并对集液箱(1)形成负压;所述集液箱(1)的一侧设置有放置仓(3),该放置仓(3)的侧壁和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清洗箱(2)上端开口,清洗箱(2)通过放置仓(3)侧壁开口可活动的设置在放置仓(3)内;所述清洗箱(2)内壁的相对侧设有防护罩(4),两组防护罩(4)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孔洞(41),且两组防护罩(4)上下错开设置,所述防护罩(4)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叶轮(5),所述清洗箱(2)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敏霞何捷金邓燕群廖晓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