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抗凝功能的腹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70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备抗凝功能的腹腔引流管,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铰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管适配的弧形套口,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医用胶带,所述U型架的一端对称安装有卡接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U型架与弧形套口、医用胶带、卡接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绕铰接轴转动U型架配合弧形套口对连接管的一端形成弯折,并通过卡接组件对连接管的弯折状态形成限位,同时通过医用胶带将固定块固定在患者创口一端,以此实现对连接管插管端的固定,有效减少了患者无意中的拔管几率。无意中的拔管几率。无意中的拔管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抗凝功能的腹腔引流管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抗凝功能的腹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腹部外科术后腹腔渗血渗液、积脓感染等情况非常常见,常在腹腔内或手术野内积聚,损伤组织、继发感染或加剧感染,因此需要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从腹腔引流到体外,防治感染扩散,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促进腹腔内吻合口和切口愈合。
[0003]腹腔引流管是放置于患者腹腔内,用以将腹腔积液或腹腔中积聚的脓、血等液体导引至体外的一种引流管。
[0004]目前在普外科手术后的临床阶段为了便于后续的拔管,大都采用了不缝线的方式将引流管插入患者体内,使得引流管与患者的连接较为松动,从而导致部分患者在置管期间存在意外拔管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目前在普外科手术后大都采用了不缝线的方式将引流管插入患者体内,导致部分患者在置管期间存在意外拔管的情况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备抗凝功能的腹腔引流管。
[0006]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备抗凝功能的腹腔引流管,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铰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管适配的弧形套口,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医用胶带,所述U型架的一端对称安装有卡接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U型架与弧形套口、医用胶带、卡接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绕铰接轴转动U型架配合弧形套口对连接管的一端形成弯折,并通过卡接组件对连接管的弯折状态形成限位,同时通过医用胶带将固定块固定在患者创口一端,以此实现对连接管插管端的固定,有效减少了患者无意中的拔管几率。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铰接在U型架一侧的连接带,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母扣,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母扣适配的子扣。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母扣与子扣的配合使用,当挤压子扣与母扣形成扣合时,使得U型架与固定块之间通过连接带形成固定连接,实现了对U型架的限位。
[0011]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管的内侧涂覆有抗凝剂。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抗凝剂有效减少输出管内部因积血过多引流不畅导致的堵塞。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靠近输出管的一端构造有止回仓,所述止回仓内部远离输出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止回片,所述止回片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止回仓的内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止回仓与止回片的配合使用,使得输出管内部的积液出现回流时,使得积液向连接管的方向冲击止回片,并使得止回片向连接管的方向倾斜,同时对连接管与输出管的接口形成遮挡,有效减小了输出管内部积液的回流。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远离止回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注液阀。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注液阀与注液管的配合使用,当患者创口出现感染发炎等症状时,可以直接通过注液阀向连接管的内部注入生理盐水等消炎药剂,以减少重复拔管带给患者的痛苦。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远离输出管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分流孔。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分流孔提高了连接管的通畅性,便于积液与药剂在连接管内部的流通。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0]1、本申请,通过设置U型架与弧形套口、医用胶带、卡接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绕铰接轴转动U型架配合弧形套口对连接管的一端形成弯折,并通过卡接组件对连接管的弯折状态形成限位,同时通过医用胶带将固定块固定在患者创口一端,以此实现对连接管插管端的固定,有效减少了患者无意中的拔管几率。
[0021]2、本申请,当患者创口出现感染发炎等症状时,可以直接通过注液阀向连接管的内部注入生理盐水等消炎药剂,当连接管的顶端出口被人体组织挡住时,使得药水可以通过分流孔排出,以减少重复拔管带给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中装置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申请中卡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申请中连接管与输出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连接管;2、输出管;3、固定块;4、U型架;5、弧形套口;6、医用胶带;7、卡接组件;8、抗凝剂;9、止回仓;10、止回片;11、注液管;12、注液阀;13、分流孔;71、连接带;72、母扣;73、子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具备抗凝功能的腹腔引流管。
[0029]参照图1和图2、图3,一种具备抗凝功能的腹腔引流管,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2,输出管2外接负压泵与收集袋,连接管1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顶部铰接有U型架4,U型架4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管1适配的弧形套口5,连接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医用胶带6,U型架4的一端对称安装有卡接组件7。首先手动将固定块3移动至连接管1的插管端,然后绕铰接轴转动U型架4,使得U型架4带动弧形套口5对连接管1形成弯折运动,并使得连接管1的插入端弯折至与固定块3平行,然后扣紧卡接组件7对U型架4进行固定,接着将连接管1的插管端插入患者体内,并通过医用胶带6将固定块3固定在创口附
近,以此便于实现对连接管1插管端的固定,有效减少患者在置管期间意外拔管的情况。
[0030]参照图1和图2,卡接组件7包括铰接在U型架4一侧的连接带71,固定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母扣72,连接带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母扣72适配的子扣73。当U型架4绕铰接轴转动至与固定块3一侧平行时,通过手动牵引连接带71使得子扣73与母扣72对齐,并通过按压子扣73嵌入母扣72的内部,使得子扣73与母扣72之间形成扣合,并使得U型架4与固定块3之间形成固定连接。
[0031]参照图1和图3,输出管2的内侧涂覆有抗凝剂8,抗凝剂8上含有固化缓释聚胺酸或类似产品,连接管1靠近输出管2的一端构造有止回仓9,止回仓9内部远离输出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止回片10,止回片10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止回仓9的内部,止回片10采用硅胶材料。当输出管2外接负压泵进行引流时,使得腹腔内的积液沿着连接管1的内壁冲击止回片10,使得止回片10在止回仓9的内部形成弯折形变,并使得积液穿过止回仓9后进入输出管2的内部,然后使得积液与抗凝剂8中含有的聚胺酸螯合,以减少积液中的钙降减少积液的凝固,然后当输出管2内部出现回流现象时,使得输出管2内部挤压向连接管1的方向冲击止回片10,并使得止回片10产生形变弯折,同时对连接管1的入口形成遮挡,以减少输出管2内部积液的回流,从而造成的创口感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抗凝功能的腹腔引流管,包括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2),所述连接管(1)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顶部铰接有U型架(4),所述U型架(4)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管(1)适配的弧形套口(5),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医用胶带(6),所述U型架(4)的一端对称安装有卡接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抗凝功能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7)包括铰接在U型架(4)一侧的连接带(71),所述固定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母扣(72),所述连接带(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母扣(72)适配的子扣(7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抗凝功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庄成君董营张悦乔秀丽刘剑文邹昊宸黄梦泽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