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脂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49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脂针;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左端卡接设置有针体组件,所述针体组件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和所述针筒的相连通;所述的针体设置为多段,相邻的针体之间通过卡接柱相连,所述的卡接柱的内径小于所述的针体的内径,所述的卡接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的针体的外径,每个所述的卡接柱内均安装有一个切割组件,所述针筒的内设置有活塞,所述针筒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活塞通过螺旋槽与针筒转动连接,所述活塞上固定有抽拉杆,所述针体上设有用于吸收脂肪的针孔,所述针孔设有多个。从而减少对创口的支撑,使创口的张开程度变小,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创口的疼痛感,减少创口的牵拉并且方便后续患者的创口的愈合。创口的愈合。创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脂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吸脂针。

技术介绍

[0002]吸脂是将吸脂针通过皮肤的小切口进入皮下,将局部堆积的脂肪组织吸出,以改善肥胖体型的一种方法,公开号为CN210170092U中提供了一种吸脂针可以快速定位吸取脂肪,使吸脂部位内部组织分布平均,表面平滑,进而使得塑形流畅,但在对脂肪吸取过程中,脂肪很容易堆积成块,长时间下会导致吸脂针堵塞,影响使用效果。
[0003]公开号为CN214017640U中提供了一种吸脂孔边缘为锐利切割细齿,在穿入皮下的过程中对脂肪进行切割,便于吸脂,同时吸脂孔设置为单排,可以在吸脂针伸入并到达人体皮下脂肪层时,朝向皮下脂肪层的一侧具有吸脂孔,实现吸脂,而朝向表皮的一侧不具有吸脂孔,不会对表皮造成伤害,但是在长时间吸脂,在没有对患者创口处支撑时,针体的粗细很容易造成患者创口处的撕裂,使创口的张开程度过大,从而增加患者创口的疼痛感,导致后期患者的创口愈合缓慢;此外对比文件中在吸脂时对脂肪的切割仅仅是一个方向的切割,脂肪具有粘性,在切割完成之后很容易再次粘连,堵塞针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吸脂针。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吸脂针,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左端卡接设置有针体组件,所述针体组件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和所述针筒的相连通;所述的针体设置为多段,相邻的针体之间通过卡接柱相连,所述的卡接柱的内径小于所述的针体的内径,所述的卡接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的针体的外径,每个所述的卡接柱内均安装有一个切割组件,所述针筒的内设置有活塞,所述针筒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活塞通过螺旋槽与针筒转动连接,所述活塞上固定有抽拉杆,所述针体上设有用于吸收脂肪的针孔,所述针孔设有多个。
[0007]优选地,所述的切割组件包括圆形切刀,所述的圆形切刀位于所述的卡接柱内且与所述的卡接柱同轴,所述的圆形切刀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固定有多个径向切割刀,所述的径向切割刀的外端与所述的卡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的径向切割刀的刀刃方向沿所述的圆形切刀的径向。
[0008]优选地,所述的针体设置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的卡接柱中间直径小于两端直径,所述的卡接柱的中间直径小于所述的针体的直径。
[0009]优选地,所述抽拉杆的远离所述的针体的一端位于针筒的外侧且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抽拉杆的直径。
[0010]优选地,所述的针体设置为椭圆形,所述的卡接柱设置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的卡接柱的外径与所述的针体的短轴直径相等,所述的卡接柱的内径小于所述的针体的内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吸脂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该吸脂针,通过针体组件的设置,可以针体通过在皮肤上切除一小孔进行插入,针体插入后设有针孔的一端到达脂肪层,且皮肤上的创口刚好套住卡接柱中间的直径小的地方,从而减少对创口的支撑,使创口的张开程度变小,有利于减轻患者创口的疼痛感,减少创口的牵拉并且方便后续患者的创口的愈合;从而也可以减少对患者伤口牵拉,有利于减轻对患者创口的二次伤害,便于患者创口的愈合,同时针体组件内部的径向切割刀与圆形切刀可以对抽出来的脂肪进行切分,从而减少脂肪的大小,并且防止脂肪过多,导致针体堵塞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整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针体与卡接柱连接的剖视图。
[0020]图中:1、针筒;2、针体;3、卡接柱;4、抽拉杆;5、支撑板;6、活塞;7、圆形切刀;8、螺旋槽;9、径向切割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4]一种吸脂针,包括针筒1,所述针筒1的左端卡接设置有针体组件,所述针体组件包括针体2,所述针体2和所述针筒1的相连通;所述的针体2设置为多段,相邻的针体2之间通过卡接柱3相连,所述的卡接柱3的内径小于所述的针体2的内径,所述的卡接柱3的外径小于所述的针体2的外径,每个所述的卡接柱3内均安装有一个切割组件,所述针筒1的内设置有活塞6,所述针筒1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8,所述活塞6通过螺旋槽8与针筒1转动连接,所述活塞6上固定有抽拉杆4,所述针体2上设有用于吸收脂肪的针孔,所述针孔设有多个。
[0025]所述的切割组件包括圆形切刀7,所述的圆形切刀7位于所述的卡接柱3内且与所述的卡接柱3同轴,所述的圆形切刀7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固定有多个径向切割刀9,所述的径向切割刀9的外端与所述的卡接柱3固定连接,所述的径向切割刀9的刀刃方向沿所述的圆形切刀7的径向。
[0026]所述的针体2设置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的卡接柱3中间直径小于两端直径,所述的卡接柱3的中间直径小于所述的针体2的直径。
[0027]所述抽拉杆4的远离所述的针体2的一端位于针筒1的外侧且固定设置有支撑板5,
所述支撑板5的直径大于所述抽拉杆4的直径。
[002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吸脂针时,需要在抽吸脂肪的皮肤上切出一个方便针体2插入的小孔,然后将针体2插入,针体2插入直至针体2上针孔的一端到达脂肪层,且皮肤上的创口套住卡接柱3中间直径小的地方,从而减少对创口的支撑,使创口的张开程度变小,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创口的疼痛感,减少创口的牵拉并且方便后续患者的创口的愈合。然后手握针筒1再拉动支撑板5,支撑板5带动抽拉杆4,抽拉杆4带动活塞6的移动,从而使脂肪通过针孔进入针体2的内部,在活塞6的带动下脂肪在通过卡接柱3的内壁最小直径时,在圆形切刀7的阻挡下,第一刀片9与圆形切刀7会对脂肪进行切分,同时,切分后的脂肪会向两侧扩散。通过第一刀片9和圆形切刀7的切分,使得脂肪体积更小,从而使脂肪更容易的进针筒1内。
[0029]实施例二
[0030]如图4

图7所示,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31]一种吸脂针,包括针筒1,所述针筒1的左端卡接设置有针体组件,所述针体组件包括针体2,所述针体2和所述针筒1的相连通;所述的针体2设置为多段。相邻的针体2之间通过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脂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1),所述针筒(1)的左端卡接设置有针体组件,所述针体组件包括针体(2),所述针体(2)和所述针筒(1)的相连通;所述的针体(2)设置为多段,相邻的针体(2)之间通过卡接柱(3)相连,所述的卡接柱(3)的内径小于所述的针体(2)的内径,所述的卡接柱(3)的外径小于所述的针体(2)的外径,每个所述的卡接柱(3)内均安装有一个切割组件,所述针筒(1)内设置有活塞(6),所述针筒(1)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8),所述活塞(6)通过螺旋槽(8)与针筒(1)转动连接,所述活塞(6)上固定有抽拉杆(4),所述针体(2)上设有用于吸收脂肪的针孔,所述针孔设有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脂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组件包括圆形切刀(7),所述的圆形切刀(7)位于所述的卡接柱(3)内且与所述的卡接柱(3)同轴,所述的圆形切刀(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美整形外科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