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69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包括挡墙、导流板、稳流坡、L型挡水板、隔墙;挡墙、导流板、稳流坡、隔墙均设置在进水管的出水口,隔墙位于导流板的下方,二者直接接触,L型挡水板位于泵组的喇叭口的正下方,稳流坡位于导流板的下方,二者之间留有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稳流坡可以减弱跌水导致的流动紊乱,确保水流稳定流入泵机组;L型消旋板可以有效消除泵吸入口旋流。导流板靠近进水管的一侧高度大于等于远离进水管的一侧高度,该结构可以确保水流从进水管侧至对侧流动过程中速度一致;隔墙可以约束水流流动方向,并尽可能将水流均匀分布到各个泵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结构可以有效改善水泵的进水流态,提升速度分布均匀度。布均匀度。布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导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效改善水泵的进水流态,提升水流分布均匀度,大大降低泵的入口旋流,有效增加水泵机组使用寿命,确保整个泵站稳定、高效运行的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寸土寸金,很多地方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因此泵房的结构越老越小,这一现状不光加剧了泵的磨损,降低了泵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影响住户的生活体验,出现相同区域流速不一致的情况。
[0003]当入流为高位进水时,泵站受限于空间,泵组流态会受到跌水的严重干扰,泵机组入流会极其紊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改善水泵的进水流态,提升水流分布均匀度,大大降低泵的入口旋流,有效增加水泵机组使用寿命,确保整个泵站稳定、高效运行的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所述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包括:挡墙、导流板、稳流坡、L型挡水板、隔墙;挡墙、导流板、稳流坡、隔墙均设置在进水管的出水口,隔墙位于导流板的下方,二者直接接触,L型挡水板位于泵组的喇叭口的正下方,稳流坡位于导流板的下方,二者之间留有空间,导流板靠近进水管的一侧高度为H1大于或等于远离进水管的一侧高度H2。
[0006]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导流板和挡墙呈一个角度布置。
[0007]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导流板和挡墙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00
°‑
130
°

[0008]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泵组的喇叭口中心线和L型挡水板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0009]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挡墙、导流板、隔墙均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预制而成。
[0010]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稳流坡与水平面的角度为:8
°‑
25
°

[0011]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导流板和泵站壁面留有长度为L2的用于过流的空隙。
[0012]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L2=(13~14)L5,L5为挡墙到泵房的设置进水管一侧的距离。
[0013]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本技术中的导流板和泵站壁面留有长度为L2的空隙用于过流,与壁面间留出的空隙在水流过大时,能够有效疏通水流,避免出现水流堵塞等情况,确保末位之前其余泵组入流是按照预期路线流动,从而保证泵机组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0014]本技术中的稳流坡可以减弱跌水导致的流动紊乱,确保水流稳定流入泵机组。
[0015]本技术中的L型挡水板可以有效消除泵吸入口旋流。
[0016]本技术中的导流板靠近进水管的一侧高度为H1大于等于远离进水管的一侧高度,该结构可以确保水流从进水管侧至对侧流动过程中速度一致;隔墙可以约束水流流动方向,并尽可能将水流均匀分布到各个泵组。
[0017]本技术中的结构可以有效改善水泵的进水流态,提升速度分布均匀度,同时由于该结构将泵站由侧向进水改变为正向进水,会大大降低泵的入口旋流,有效增加水泵机组使用寿命,确保整个泵站稳定、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导流结构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导流结构的左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导流结构的仰视图。
[0021]下面是本技术中标号对应的名称:
[0022]进水管1、挡墙2、导流板3、稳流坡4、隔墙5、L型挡水板6、泵组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导流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导流结构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导流结构的仰视图,如上述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该导流结构包括:挡墙2、导流板3、稳流坡4、L型挡水板6、隔墙5;挡墙2、导流板3、稳流坡4、隔墙5均设置在进水管1的出水口,隔墙5位于导流板3的下方,二者直接接触,L型挡水板6位于泵组7的喇叭口的正下方,稳流坡4位于导流板3的下方,二者之间留有空间,导流板3靠近进水管1的一侧高度为H1大于或等于远离进水管的一侧高度H2。
[0025]导流板3和挡墙2呈一个角度布置,泵组7的喇叭口中心线和L型挡水板6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挡墙2、导流板3、隔墙5均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预制而成,稳流坡4与水平面的角度为:8
°‑
25
°
。导流板3和泵站壁面留有长度为L2的空隙用于过流,其尺寸为L2=(13~14)L5。
[0026]当水进入泵站时,沿着导流板3进入泵站,θ2一般为100
°‑
130
°
,如图2所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上述参数还可以具体调整。导流板3靠近进水管1的一侧高度为H1,远离进水管1的一侧高度为H2,一般H2≤H1,该结构可以确保水流从进水管侧至对侧流动过程中速度一致。
[0027]隔墙5可以约束水流流动方向,并尽可能将水流均匀分布到各个泵组7,假设泵机组7数量为n,隔墙5的数量即为n

1,导流板3和泵站壁面留有长度为L2的空隙用于过流,其尺寸为L2=(13~14)L5,导流板3的长度为L3≈(n

1)nL4(参见图3),与壁面间留出的空隙在水流过大时,能够有效疏通水流,避免出现水流堵塞等情况,确保末位之前其余泵组入流是按照预期路线流动,从而保证泵机组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0028]稳流坡4与水平面夹角θ1为8
°‑
25
°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上述参数还可以具体调整。稳流坡4可以减弱跌水导致的流动紊乱,确保水流稳定流入泵机组。
[0029]本技术中的L型挡水板6是也可以叫做一种消旋板,此板可以有效消除泵吸入口旋流。
[0030]当入流为高位进水时,泵站受限于空间,泵组流态会受到跌水的严重干扰,泵机组入流会极其紊乱,该结构可以有效改善水泵的进水流态,提升速度分布均匀度,同时由于该结构将泵站由侧向进水改变为正向进水,会大大降低泵的入口旋流,有效增加水泵机组使用寿命,确保整个泵站稳定、高效运行。
[00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包括:挡墙、导流板、稳流坡、L型挡水板、隔墙;挡墙、导流板、稳流坡、隔墙均设置在进水管的出水口,隔墙位于导流板的下方,二者直接接触,L型挡水板位于泵组的喇叭口的正下方,稳流坡位于导流板的下方,二者之间留有空间,导流板靠近进水管的一侧高度为H1大于或等于远离进水管的一侧高度H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导流板和挡墙呈一个角度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紧凑型泵房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导流板和挡墙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00
°‑
130
°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仲楷强盼侯凯文柴小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