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烯腺嘌呤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97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烯腺嘌呤的制备工艺,先采用起始原料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烯腺嘌呤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烯腺嘌呤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烯腺嘌呤是一种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常存在于植物种子、根、茎、叶、幼嫩分生组织及发育的果实中。其可以刺激植物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形成,加速植物新陈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有机体迅速增长,促使作物早熟丰产,提高植物抗病抗衰抗寒能力。施用时,主要由根尖分泌传导至其他部位,刺激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形成,防止早衰及果实脱落,促进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花芽分化和形成。主要用于调节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生长,并对蕃茄、黄瓜、烟草的病毒病有很好的防效功能。
[0003]目前的合成法生产烯腺嘌呤一般以异戊二烯为起始原料,通过氢溴酸1,4得到1


‑3‑
甲基
‑2‑
丁烯,用冰醋酸作为溶剂,这个体系容易形成强烈的白色酸雾,不方便大规模生产操作,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烯腺嘌呤,该生产过程副产物较多,首先是异戊二烯的加成问题,副产物较多,1,2加成产物不能避免,目标产物结构相似杂质难以除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烯腺嘌呤的制备工艺,通过简单的酸碱中和很好的除去杂质,产品纯化简单,不需要柱层析,产品纯度高,简化了生产过程,适合批量生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烯腺嘌呤的制备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0007](1)按照10:0.7

3:1

2的重量比称取甲醇、N

异戊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水合肼,将甲醇加入到反应釜中,再加入N

异戊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水合肼,升温到合适温度后反应一段时间,再降温、过滤掉固体,滤液回收;反应化学式如下:
[0008][0009](2)将步骤(1)中得到的滤液加入到反应釜内,加入盐酸调整PH=1,升温到到合适温度,反应完全再冷却、过滤掉固体,滤液回;
[0010][0011](3)将步骤(2)得到的滤液减压蒸馏出甲醇,再过滤得到4

甲级
‑3‑


丁胺盐酸盐溶液;
[0012](4)将步骤(3)得到的4

甲级
‑3‑


丁胺盐酸盐溶液用氢氧化钠调PH=11~12,过滤掉不溶物,滤液蒸出水;
[0013][0014](5)向步骤(4)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正丁醇、6

氯嘌呤、三乙胺,升温到85℃,反应三小时,反应完全后降至室温,过滤得到烯腺嘌呤粗品;
[0015][0016](6)将步骤(5)得到的烯腺嘌呤粗品用甲醇重结晶,得到纯白色固体粉末,即得到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烯腺嘌呤产品。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先升温到65℃,反应3小时,TLC监控反应过程,反应完全后再降温到30℃,再进行过滤。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先升温到60℃,反应3小时,反应完全冷却到30℃。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是6mol/L的盐酸。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加入的正丁醇、6

氯嘌呤、三乙胺与N

异戊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重量比为:7

12:0.3

0.6:0.3

0.6:1。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本专利技术中的起始原料易得、纯度容易控制,通过简单的酸碱中和很好的除去杂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少,产品纯化简单,不需要柱层析,产品纯度高。本专利技术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烯腺嘌呤的制备工艺,简化了生产过程,同时缩短了批量生产的周期,总收率高,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烯腺嘌呤产品的核磁氢谱;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烯腺嘌呤产品的核磁碳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所涉及的工业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工业原料。
[0026]实施例1:一种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烯腺嘌呤的制备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0027](1)将50升甲醇加入到100L反应釜中,再加入5公斤N

异戊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7公斤水合肼,升温到65℃,反应3小时,TLC监控反应过程,反应完全后降温到30℃过滤掉固体,滤液回收。
[0028](2)将步骤(1)得到的滤液加入到100L反应釜内,加入6M的盐酸6L调整PH=1,升温到60℃,反应3小时,反应完全冷却到30℃,过滤掉固体,滤液回收。
[0029](3)将步骤(2)得到的滤液减压蒸馏出甲醇,过滤,得到4

甲级
‑3‑


丁胺盐酸盐溶液。
[0030](4)将步骤(3)得到的4

甲级
‑3‑


丁胺盐酸盐溶液用氢氧化钠调PH=11~12,过滤掉不溶物,滤液蒸出水。
[0031](5)将步骤(4)得到的滤液加入10L正丁醇、2公斤6

氯嘌呤、2公斤三乙胺,升温到85℃,反应三小时,反应完全后降至室温,过滤得到烯腺嘌呤粗品。
[0032](6)将步骤(5)得到的烯腺嘌呤粗品用甲醇重结晶,得到纯白色固体粉末2.3公斤,即为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烯腺嘌呤成品,检测得到其HPLC:99.5%。
[0033]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专利技术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内源细胞分裂素烯腺嘌呤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按照10:0.7

3:1

2的重量比称取甲醇、N

异戊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水合肼,将甲醇加入到反应釜中,再加入N

异戊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水合肼,升温到合适温度后反应一段时间,再降温、过滤掉固体,滤液回收;(2)将步骤(1)中得到的滤液加入到反应釜内,加入盐酸调整PH=1,升温到到合适温度,反应完全再冷却、过滤掉固体,滤液回收;(3)将步骤(2)得到的滤液减压蒸馏出甲醇,再过滤得到4

甲级
‑3‑


丁胺盐酸盐溶液;(4)将步骤(3)得到的4

甲级
‑3‑


丁胺盐酸盐溶液用氢氧化钠调PH=11~12,过滤掉不溶物,滤液蒸出水;(5)向步骤(4)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正丁醇、6

氯嘌呤、三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方王建辉王思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精细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