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压灌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264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压灌装系统,包括:外罐,连接有进气管;内罐,安装于外罐内,且所述内罐的罐壁与外罐的罐壁之间形成有过渡液腔;进液管路,一端用于接入灌装液,另一端延伸至外罐,用于给内罐直接输入灌装液;返流管路,一端与外罐底部连通,另一端与进液管路相连;返流泵,安装于返流管路,用于将过渡液腔的液体朝进液管路泵送;灌液管路,一端与内罐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灌装分液器连通,所述灌装分液器布设有灌装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内罐液体始终得到补充并产生溢流,使得内罐的液位永远保持在内罐最高位置,使得内罐液位稳定,保持稳定的灌装液供给以及液位压力,提高灌装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压灌装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灌装
,特别地,涉及一种恒压灌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罐装是许多日常产品的包装工艺,常用于液体、膏状等物料。
[0003]现有技术常用的灌装设备为液体充入一过渡容器(相当于内罐)内,并往容器内充入气体,液体在气压的作用下,从灌装分液器喷出而将液体灌入包装容器内。
[0004]但是现有的设备灌装时,液体流入可能存在过多或过少,从而导致过渡容器的液体过多或不足,液位高度不稳定,使得灌装的液压不稳定,从而影响罐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恒压灌装系统,能够实现稳定的灌装液供给和液位压力。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恒压灌装系统,包括:外罐,连接有进气管;内罐,安装于外罐内,且所述内罐的罐壁与外罐的罐壁之间形成有过渡液腔;进液管路,一端用于接入灌装液,另一端延伸至外罐,用于给内罐直接输入灌装液;返流管路,一端与外罐底部连通,另一端与进液管路相连;返流泵,安装于返流管路,用于将过渡液腔的液体朝进液管路泵送;灌液管路,一端与内罐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灌装分液器连通,所述灌装分液器布设有灌装头。
[0008]进一步地,所述联通管路一端与灌装分液器远离灌液管路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外罐联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灌液管路和联通管路上均安装有第一截断阀。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过渡稳压罐,所述过渡稳压罐上端接入有进气管路,所述过渡稳压罐与进气管连接,所述过渡稳压罐上安装有气压计。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稳压罐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安装有阀门。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路沿远离过渡稳压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截断阀、比例阀和气源三联件和第一手动阀。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稳压罐安装有爆破片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路延伸至外罐内并伸入内罐。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路沿远离外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截断阀、电比例阀和第二手动阀。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外罐和灌液管路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将内罐安装于外罐内,形成双层罐并在两个罐壁之间形成过渡液腔,通过进液管路给内罐直接输入灌装液,且内罐的液体满后,可溢流至过渡液腔,流入过渡液腔的多余液体则可通过返流泵和返流管路返回进液管路并重新流入内罐,从而避免灌装液浪费;内罐
的液体则给灌液管路输入灌装液,进气管则输入气体提供气压,实现灌装;当进液管路持续给内罐输入灌装液,使内罐液体始终得到补充并产生溢流,使得内罐的液位永远保持在内罐最高位置,使得内罐液位稳定,保持稳定的灌装液供给以及液位压力,提高灌装的稳定性。
[00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外罐100、进气管110、压力传感器120;
[0025]内罐200、过渡液腔201;
[0026]进液管路300、第三截断阀310、电比例阀320、第二手动阀330;
[0027]返流管路400;
[0028]返流泵500;
[0029]灌液管路600、灌装分液器610、灌装头611、联通管路620、第一截断阀630;
[0030]过渡稳压罐700、气压计701、爆破片结构702、进气管路710、第二截断阀711、比例阀712、气源三联件713、第一手动阀714、排液管720、阀门721。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4]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恒压灌装系统,包括外罐100、内罐200、进液管路300、返流管路400、返流泵500和灌液管路600。
[0036]外罐100连接有进气管110,从而输入稳定气压的气体,提供灌装压力。内罐200安装于外罐100内,且内罐200的罐壁与外罐100的罐壁之间形成有过渡液腔201;具体的,内罐200底部可通过支撑腿与外罐100内壁底部连接。进液管路300一端用于接入灌装液,另一端延伸至外罐100,用于给内罐200直接输入灌装液;返流管路400一端与外罐100底部连通,另一端与进液管路300相连;返流泵500安装于返流管路400,用于将过渡液腔201的液体朝进液管路300泵送;灌液管路600一端与内罐200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灌装分液器610连通,灌装分液器610布设有灌装头611,从而实现灌装液最终从灌装头611流出,实现灌装。
[0037]本技术将内罐200安装于外罐100内,形成双层罐并在两个罐壁之间形成过渡液腔201,通过进液管路300给内罐200直接输入灌装液,且内罐200的液体满后,可溢流至过渡液腔201,流入过渡液腔201的多余液体则可通过返流泵500和返流管路400返回进液管路300并重新流入内罐200,从而避免灌装液浪费;内罐200的液体则给灌液管路600输入灌装液,进气管110则输入气体提供气压,实现灌装;当进液管路300持续给内罐200输入灌装液,使内罐200液体始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压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罐(100),连接有进气管(110);内罐(200),安装于外罐(100)内,且所述内罐(200)的罐壁与外罐(100)的罐壁之间形成有过渡液腔(201),所述过渡液腔(201)用于容纳内罐(200)溢流出的液体;进液管路(300),一端用于接入灌装液,另一端延伸至外罐(100),用于给内罐(200)直接输入灌装液;返流管路(400),一端与外罐(100)底部连通,另一端与进液管路(300)相连;返流泵(500),安装于返流管路(400),用于将过渡液腔(201)的液体朝进液管路(300)泵送;灌液管路(600),一端与内罐(200)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灌装分液器(610)连通,所述灌装分液器(610)布设有灌装头(6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通管路(620),所述联通管路(620)一端与灌装分液器(610)远离灌液管路(600)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外罐(100)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压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液管路(600)和联通管路(620)上均安装有第一截断阀(6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钰泰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森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