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行星齿轮的双模作业磁耦合推进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推进器领域,尤其是ROV、AUV等水下机器人系统的推进器,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双模作业推进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下资源勘探、设施巡检等场景中,水下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推进器作为机器人动力源是其关键设备。
[0003]现有水下推进器动力输出轴密封方式大多采用动密封形式,其寿命有限,且密封能力受装配影响较大,可靠性不足。同时传统推进器只能够在水下环境通过螺旋桨转动提供推力,在陆地运动时需要一套独立的陆地驱动装置,导致机器人整体结构复杂,质量过大,同时对可靠性提出新的挑战。目前磁耦合传动大多用于磁力泵中,应用于环境不确定的水下推进器中容易发生磁钢腐蚀,传递大扭矩情况下磁耦合传动部件尺寸过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满足水陆两栖机器人对驱动部件动力性与可靠性的要求,解决驱动部件无法水陆两栖运行,水陆单独工作时部件过多,重量过大,及水下密封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实现水下可靠高效推进与陆地独立驱动,水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行星齿轮的双模作业磁耦合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进器外壳密封部件、导管轮胎复合部件、磁耦合传动部件、行星齿轮动力切换部件和推进器转向部件;所述推进器外壳密封部件由行星齿轮段外壳、电机段外壳、驱动段外壳三部分组成,所述驱动段外壳与电机段外壳通过中间密封转接件连接,所述电机段外壳与中间密封转接件开有O形圈槽与螺纹孔,通过O形圈与螺钉固定实现整体的水下可靠静密封;所述导管轮胎复合部件包括橡胶轮胎、导管和导管支撑杆,所述橡胶轮胎固定于导管外壁上,所述导管通过导管支撑杆连接于行星齿轮段外壳上;所述磁耦合传动部件包括螺旋桨外转子部件、隔离套和内转子部件;所述螺旋桨外转子部件包括耐磨材料、导流头罩、螺旋桨、外转子磁钢和外转子支架,所述耐磨材料倒扣在导流头罩上,所述导流头罩倒扣在外转子支架上,所述外转子磁钢装配于外转子支架内,所述外转子支架与螺旋桨的桨毂配合组成密封结构;所述内转子部件包括内转子磁钢和内转子支架,所述内转子磁钢装配于内转子支架上;所述隔离套将内转子磁钢与外转子磁钢工作环境隔离开,所述内转子部件通过O形圈密封在隔离套内部,所述螺旋桨外转子部件同轴套接在所述隔离套上;所述行星齿轮动力切换部件包括齿轮挡圈、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外齿圈,通过固定不同部件实现电机两种不同输出路线;所述外齿圈的一端开有螺纹孔,用于固定齿轮挡圈防止行星轮轴向窜动,另一端开有螺钉槽,与行星齿轮段外壳上的螺钉配合,实现动力切换;所述行星齿轮段外壳与行星架侧面开有螺纹孔,用于动力切换时使用,所述行星齿轮段外壳内装有滚动轴承分别支撑行星架与外齿圈;所述太阳轮通过键与轴端固定螺母固定于电机输出阶梯轴上;所述行星架的一侧为盘状结构,用于装配行星轮,另一侧为轴系,用于驱动内转子部件转动;所述太阳轮、行星轮、外齿圈依次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推进器转向部件固定在电机段外壳上,用于实现水下矢量推进与陆地运行方向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行星齿轮的双模作业磁耦合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动力切换部件、电机、电机驱动分别装配于行星齿轮段外壳、电机段外壳、驱动段外壳内部,提高水下抗压与驱动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健,金浩然,杨克己,周志新,徐晟凯,吴海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