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人防安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32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防安全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人防安全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内部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和门板的右侧均粘接有弹性气垫,所述弹性气垫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气管,所述圆形气管位于第一圆孔的内部,所述门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内壁与圆形气管的表面接触,所述圆形气管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气孔,所述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性气垫和弹簧减震器的配合,减弱撞击物对挡板的撞击力,从而使该人防安全门的耐撞性能提高。耐撞性能提高。耐撞性能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人防安全门


[0001]本技术涉及人防安全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人防安全门。

技术介绍

[0002]民防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称作人防安全门,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在发生战争时、地震等自然灾害下进入具有防护措施的区域门口具有防护作用的门,现在的人防安全门门多使用在底下商场、医院、仓库、底下停车场等出入口。但目前,人防安全门在受到较重或速度较块的撞击物撞击时,由于人防安全门的耐撞性能较弱,进而常常会因撞击物对人防安全门的撞击力较大而导致人防安全门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人防安全门在受到较重或速度较块的撞击物撞击时,由于人防安全门的耐撞性能较弱,进而常常会因撞击物对人防安全门的撞击力较大而导致人防安全门发生变形,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人防安全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人防安全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内部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和门板的右侧均粘接有弹性气垫,所述弹性气垫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气管,所述圆形气管位于第一圆孔的内部,所述门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内壁与圆形气管的表面接触,所述圆形气管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气孔,所述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右侧和滑柱的表面均粘接有弹性橡胶圈,所述弹性橡胶圈的右侧与门板的左侧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矩形筒,所述矩形筒的右侧与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气管位于矩形筒的内部,所述矩形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右侧、矩形筒的内壁和门板的左侧均贴合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位于圆形气管的下方,所述按压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减震器,所述盖板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位于按压块的下方。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孔的中心与圆形气管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一圆孔的直径大于圆形气管的直径。
[0008]优选的,所述矩形筒的前后两侧和盖板的表面均贴合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左侧开设有第三气孔,所述第三气孔位于第二气孔的下方,所述U形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U形板的右侧开设有斜槽,所述矩形筒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表面与斜槽的内壁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斜槽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45
°

[0010]优选的,所述U形板的前后两侧均粘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位于斜槽的左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门板、滑孔、滑柱、挡板、弹性气垫、第一圆孔、圆形气管、第二圆孔、第一气孔和缓冲机构,其中,当挡板受到撞击时,通过挡板使弹性气垫压缩,然后,通过压缩的弹性气垫,使弹性气垫内的空气进入矩形筒内,并使按压块对弹簧减震器进行按压,此时,通过压缩的弹性气垫和弹簧减震器,使撞击物对该人防安全门的撞击力减小,进而该人防安全门通过弹性气垫和弹簧减震器的配合,减弱撞击物对挡板的撞击力,从而使该人防安全门的耐撞性能提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U形板、第三气孔、防尘网、斜槽、圆柱和防滑垫,其中,当斜孔与圆柱接触时,通过斜孔和圆柱的配合,将U形板卡在矩形筒上,并通过防尘网使空气中的灰尘无法通过第二气孔进行矩形筒内,进而防止因空气中的灰尘吸附在弹簧减震器上,而导致弹簧减震被灰尘卡死,同时,通过防滑垫使使用者在捏住U形板时,U形板不容易从手中滑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右侧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右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门板的正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弹性气垫的侧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圆形气管的俯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缓冲机构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U形板的正视图。
[0022]图中:1、门板;2、滑孔;3、滑柱;4、挡板;5、弹性气垫;6、第一圆孔;7、圆形气管;8、第二圆孔;9、第一气孔;10、缓冲机构;101、矩形筒;102、盖板;103、按压块;104、弹簧减震器;105、第二气孔;11、限位环;12、弹性橡胶圈;13、U形板;14、第三气孔;15、防尘网;16、斜槽;17、圆柱;18、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照图1

7,一种新型人防安全门,包括门板1,门板1的内部开设有滑孔2,滑孔2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滑柱3,滑柱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通过滑柱3和滑孔2的配合,使挡板4仅能左右移动,挡板4的左侧和门板1的右侧均粘接有弹性气垫5,弹性气垫5的左右两侧均
开设有第一圆孔6,挡板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气管7,圆形气管7位于第一圆孔6的内部,第一圆孔6的中心与圆形气管7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一圆孔6的直径大于圆形气管7的直径,门板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圆孔8,第二圆孔8的内壁与圆形气管7的表面接触,圆形气管7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气孔9,当弹性气垫5被挤压时,弹性气垫5内的空气能通过第一气孔9进入圆形气管7内,当弹性气垫5恢复时,圆形气管7内空气通过第一气孔9进入弹性气垫5内,门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10,滑柱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1,限位环11的右侧和滑柱3的表面均粘接有弹性橡胶圈12,弹性橡胶圈12的右侧与门板1的左侧接触,通过限位环11使滑柱3与滑孔2之间无法分离,同时,当挡板4恢复至初始位置时,通过弹性橡胶圈12使限位环11受到的撞击力减小,进而使限位环11与滑柱3之间的连接处不容易发生开裂。
[0027]缓冲机构10包括矩形筒101,矩形筒101的右侧与门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圆形气管7位于矩形筒101的内部,矩形筒1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盖板102,盖板102的右侧、矩形筒101的内壁和门板1的左侧均贴合设置有按压块103,当弹性气垫5内的空气通过圆形气管7进入矩形筒101内后,通过气压使按压块103向下移动,当矩形筒101内的空气通过圆形气管7进入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人防安全门,包括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1)的内部开设有滑孔(2),所述滑孔(2)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滑柱(3),所述滑柱(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左侧和门板(1)的右侧均粘接有弹性气垫(5),所述弹性气垫(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圆孔(6),所述挡板(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气管(7),所述圆形气管(7)位于第一圆孔(6)的内部,所述门板(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圆孔(8),所述第二圆孔(8)的内壁与圆形气管(7)的表面接触,所述圆形气管(7)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气孔(9),所述门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10),所述滑柱(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1),所述限位环(11)的右侧和滑柱(3)的表面均粘接有弹性橡胶圈(12),所述弹性橡胶圈(12)的右侧与门板(1)的左侧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防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0)包括矩形筒(101),所述矩形筒(101)的右侧与门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气管(7)位于矩形筒(101)的内部,所述矩形筒(1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盖板(102),所述盖板(102)的右侧、矩形筒(101)的内壁和门板(1)的左侧均贴合设置有按压块(10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固一特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