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舒适型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232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轻质舒适型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轻质舒适型防弹防刺服,包括外套和设置在外套内的防护芯片,所述防护芯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第三防护层和缓冲层。本申请提供的防弹防刺服在弹头侵彻或者刀尖穿刺过程中具有更好地响应防护特性,而且,制备得到的芳纶无纬布面密度低、表观平整、无气泡、柔软度极好,可实现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轻质舒适型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个体防护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轻质舒适型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战场环境的复杂化,只具备防弹或者防刺的单一防护产品无法抵御战场上形式多样的物理攻击,因此,同时具备防弹、防刺功能的个体防护产品受到作战人员的青睐。防弹防刺服,又称双防服,是指既具有防弹功能又具有防刺功能的个体防护产品。
[0003]目前,防弹防刺服的研制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与硬质防护材料结合实现防弹防刺功能,硬质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或陶瓷材料,其缺点在于成品防护服太过笨重,柔软性差,穿着极不舒适,严重影响个体的正常行为动作,如蹲、跳、跑、手臂弯曲等;二是将具备防弹、防刺性能的单一防护材料进行物理叠加,实现防弹防刺功能,其缺点在于,防护材料叠加层数多,形成的防弹防刺服较为厚重,穿着舒适性较差,同时防护性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三是研制同时具备防弹防刺功能的复合型防弹防刺服。在全球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个体防护产品的应用领域从原有的军警领域,逐渐发展到更为广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轻质舒适型防弹防刺服,其中,所述防弹防刺服包括外套和设置在外套内的防护芯片,所述防护芯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第三防护层和缓冲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包括5~15层的第一芳纶无纬布,所述第一芳纶无纬布由芳纶纤维和第一胶黏剂织造而成,所述第一胶黏剂包括水性聚氨酯、1,4

丁二醇、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氯硅烷、双聚氰胺和纳米蒙脱土;所述第二防护层包括10~25层的第二芳纶无纬布,所述第二芳纶无纬布由芳纶纤维和第二胶黏剂织造而成,所述第二胶黏剂包括水性聚氨酯、水性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乙二醇、N

甲基二乙醇胺和钛酸酯偶联剂;所述第三防护层包括5~12层的第三芳纶无纬布,所述第三芳纶无纬布由芳纶纤维和第三胶黏剂织造而成,所述第三胶黏剂包括水性聚氨酯、氨甲基硅油、聚磷酸铵和钛酸酯偶联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防刺服,其中,所述第一胶黏剂中,所述水性聚氨酯、1,4

丁二醇、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氯硅烷、双聚氰胺、纳米蒙脱土的质量比为1000:(60~80):(7~10):(10~15):(8~12):(5~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防刺服,其中,所述第二胶黏剂中,所述水性聚氨酯、水性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乙二醇、N

甲基二乙醇胺、钛酸酯偶联剂的质量比为700:(200~250):(100~200):(30~50):(10~30):(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防刺服,其中,所述第三胶黏剂中,所述水性聚氨酯、氨甲基硅油、聚磷酸铵、钛酸酯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00:(70~90):(10~20):(5~8)。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弹防刺服,其中,所述水性聚氨酯的固含量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心灵李年华刘元坤许冬梅艾青松陈虹李宗家李鸿鑫刘朝阳潘智勇吴中伟姜联东王瑞岭虎龙傅丽强张兵戴俊宏薛方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航天凯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