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13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舱体,两个所述舱体内腔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承载机构,且所述舱体的外侧与每个承载机构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舱门;其中,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设置于舱体内部的导轨机构、以及与导轨机构滑动连接用于放置行李箱的承载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抽拉式结构的设计,使得承载架可被移出舱体,从而便于乘客取放行李,避免乘客需要钻进舱体内壁取放行李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了取放行李的效率,且由于将承载架移出舱体,使得乘客可将行李放置在承载架的最内侧,避免行李全部积压在舱门口的现象发生。现象发生。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


[0001]本技术涉及客运汽车
,具体是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

技术介绍

[0002]客运一般会分为客舱和行李舱,行李舱位于客舱的下方,客舱两侧设置有客舱门,在取放行李时,两侧的客舱门打开,驾驶员或者乘客可以从客舱的两侧进行行李的取放。
[0003]但是现有的行李舱取放行李十分不便,有时甚至要钻进行李舱内才能拿到想要的行李,而行李舱高度有限,进入行李舱很有可能会撞到头部而造成受伤,另外,由于行李舱深度较深,导致乘客为了图方便,大都是直接将行李放置在舱口处,使得舱口堆积了大量的行李,而内部却非常空,浪费了大量的空间,导致后面的乘客行李没有地方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舱体,两个所述舱体内腔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承载机构,且所述舱体的外侧与每个承载机构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舱门;其中,
[0007]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设置于舱体内部的导轨机构、以及与导轨机构滑动连接用于放置行李箱的承载架。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架为U型结构,且所述承载架的后侧开口处设置有后挡板,通过后挡板的设置,可对位于后方的行李进行阻挡。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轨机构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T型板,所述承载架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与T型板滑动连接的滑槽,通过T型板与滑槽之间的配合,使得T型板的凸出部分延伸至滑槽内,使得承载架沿着T型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从而可将承载架从舱体内滑出,便于乘客将行李放置在承载架上。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舱体的上表面位于两个T型板之间设置有凸板,所述承载架的底部设置有与凸板滑动连接的凹槽,通过凸板与凹槽之间的配合,使得凸板延伸至凹槽内部,对承载架进一步起到了限位作用,提高了稳定性。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板的两端与T型板之间存在有间距,且所述凸板与凹槽的截面均为梯形结构,通过将T型板与凹槽的截面设置为梯形结构,使得承载架的底部可与凸板咬合在一起进行滑动,提高了稳定性。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T型板的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承载架的后端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一挡块对应分布的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的底部与T型板的上表面接触,通过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之间的配合,当向外滑动承载架时,第二挡块便会跟随承载架进行移动,当第二挡块移动至第一挡块处时,第二挡块的前侧壁与第一
挡块的后侧壁接触,从而使得第一挡块对第二挡块起到了阻挡作用,可以防止承载架继续往外移动而完全移出舱体的现象发生,使得承载架一半处于舱体外部,一半处于舱体内部,既便于放置行李,又提高了承载架的稳定性。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架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手提槽,通过手提槽的设置,便于将手放入手提槽内部拉动承载架。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抽拉式结构的设计,使得承载架可被移出舱体,从而便于乘客取放行李,避免乘客需要钻进舱体内壁取放行李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了取放行李的效率,且由于将承载架移出舱体,使得乘客可将行李放置在承载架的最内侧,避免行李全部积压在舱门口的现象发生,并在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之间的配合下,使得第一挡块对第二挡块起到了阻挡作用,可以防止承载架继续往外移动而完全移出舱体的现象发生,使得承载架一半处于舱体外部,一半处于舱体内部,既便于放置行李,又提高了承载架的稳定性。
[0016]2、通过设置的多个承载架以及与其匹配的舱门,使得乘客可以有序放置行李,避免出现拥挤、或乘客随意放置行李导致空间不能被合理利用而造成存放行李少的现象发生,且通过各个承载架的设置,使得当行李较少时,可对行李进行阻挡,防止行李在舱体内随意晃动的现象发生,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中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前视图。
[0020]图4为图2的分解图。
[0021]图5为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中承载架与T型板的分解图。
[0022]图中:1、车体;2、舱门;3、舱体;4、承载机构;5、承载架;6、后挡板;7、T型板;8、凸板;9、凹槽;10、滑槽;11、手提槽;12、第一挡块;13、第二挡块。
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包括车体1,车体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舱体3,两个舱体3内腔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承载机构4,且舱体3的外侧与每个承载机构4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舱门2,承载机构4包括设置于舱体3内部的导轨机构、以及与导轨机构滑动连接用于放置行李箱的承载架5,承载架5为U型结构,且承载架5的后侧开口处设置有后挡板6,通过后挡板6的设置,可对位于后方的行李进行阻挡,承载架5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手提槽11,通过手提槽11的设置,便于将手放入手提槽11内部拉动承载架5,导轨机构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T型板7,承载架5的底部两侧均
设置有与T型板7滑动连接的滑槽10,通过T型板7与滑槽10之间的配合,使得T型板7的凸出部分延伸至滑槽10内,使得承载架5沿着T型板7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从而可将承载架5从舱体3内滑出,便于乘客将行李放置在承载架5上,舱体3的上表面位于两个T型板7之间设置有凸板8,承载架5的底部设置有与凸板8滑动连接的凹槽9,通过凸板8与凹槽9之间的配合,使得凸板8延伸至凹槽9内部,对承载架5进一步起到了限位作用,提高了稳定性,凸板8的两端与T型板7之间存在有间距,且凸板8与凹槽9的截面均为梯形结构,通过将T型板7与凹槽9的截面设置为梯形结构,使得承载架5的底部可与凸板8咬合在一起进行滑动,提高了稳定性,T型板7的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挡块12,承载架5的后端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一挡块12对应分布的第二挡块13,第二挡块13的底部与T型板7的上表面接触,通过第一挡块12与第二挡块13之间的配合,当向外滑动承载架5时,第二挡块13便会跟随承载架5进行移动,当第二挡块13移动至第一挡块12处时,第二挡块13的前侧壁与第一挡块12的后侧壁接触,从而使得第一挡块12对第二挡块13起到了阻挡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舱体(3),两个所述舱体(3)内腔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承载机构(4),且所述舱体(3)的外侧与每个承载机构(4)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舱门(2);其中,所述承载机构(4)包括设置于舱体(3)内部的导轨机构、以及与导轨机构滑动连接用于放置行李箱的承载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5)为U型结构,且所述承载架(5)的后侧开口处设置有后挡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的行李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机构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T型板(7),所述承载架(5)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与T型板(7)滑动连接的滑槽(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顺康陆宇锋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长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