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烷酸精制工艺,特别是粗环烷酸的脱油工艺。粗环烷酸中含有15~65×10-2的不皂化物(或称中性油),其存在严重影响环烷酸的应用。脱油是使粗环烷酸达到行业标准的重要手段。现有技术中,美国专利4,634,519(1987)介绍了从酸值大于0.2mgKOH/g的石油馏分(180~600℃)中脱除环烷酸的方法,该法是用液体链烷醇、水和氨组成的溶剂萃取环烷酸,但该法只适用于酸值小于5mgKOH/g的石油馏分,而且所回收的环烷酸含量小于90×10-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简便有效、无污染及废渣处理问题的粗环烷酸脱油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用甲醇、水和氨以一定比例组成的溶剂体系在室温下选择萃取环烷酸,从而使环烷酸与中性油分离,达到脱油精制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先将粗环烷酸进行减压蒸馏,切割成前馏分(小于300℃)、后馏分和酸渣(小于总量的10×10-2)三部分。将前馏分与甲醇和氨水组成的溶剂混合,体系经沉降分离为两相。一相为酸值小于5mgKOH/g的中性油,经处理(二次铵化)后可作为柴油调合组分;另一相则为富含环烷酸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粗环烷酸的脱油精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先将其切割为前馏分、后馏分和酸渣,然后用甲醇、水和氨组成的溶剂体系在室温下萃取前馏分的环烷酸,其工艺包括的步骤有:(a)将粗环烷酸前馏分与溶剂体系均匀接触,得到一种互不相溶的两相混合物,一相是富含环 烷酸的溶剂相,另一相是低酸值的中性油相;(b)将上述富含环烷酸的溶剂相与中性油相分离,溶剂相经蒸馏得到脱油环烷酸和溶剂,中性油相经处理后作柴油调合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松,徐志达,周小妹,吴东武,傅林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广州石油化工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