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91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导向套、外套、固定座、限位杆、弹簧和功能件;导向套装配在上顶针板,导向套设置有上活动槽和下活动槽;外套装配在下顶针板且套设在导向套的外周,外套设置有开口朝侧上的外退位槽;固定座装配在下固定板,固定座中沿轴向装配有限位杆和弹簧,限位杆的外周可相对轴向移动地套设有功能件,功能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内限位槽,弹簧用于对功能件进行轴向移动时的弹性支撑,限位杆和功能件均可相对轴向移动地插入和退出导向套,上活动槽中设置有上活动件,下活动槽中设置有下活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开合模顺畅、结构可靠性强、模具使用寿命长的模具结构。结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产品的顶出有机械、液压和气动三种方式。其中机械顶出的运用最为普遍。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产品,顶出动作可一次完成。但是,由于产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生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产品仍然在型腔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这便是二次顶出。二次顶出能够让顶出流程顺畅化,对于某些顶出行程需求较大的产品,利用二次顶出可以减少顶针在顶出时施加的力量,避免顶出时造成产品上的缺陷。如何设计顶出方式才能使得模具动作顺畅、加工成本低廉,特别对于尺寸较高的产品很难实现脱模的问题,需要给出解决方案。因此,如公开号为CN21509540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涉及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包括导向座、导向块、顶杆和活动件;当活动件位于由内退槽与安装孔组成的第一腔体中,此时导向座与顶杆为同步可移动状态;当活动件退出内退槽移动至由安装孔与外退槽组成的第二腔体中,此时导向座为不可移动状态,顶杆为可移动状态。该现有技术通过将顶杆采用分体式结构,简化了顶杆在顶出脱模机构中的装配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产品上有倒勾强脱或者产品高度较高而难脱模的缺陷,实现了模具动作顺畅、加工成本低廉的技术效果。但是在该现有技术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结构过于简单,使得功能比较单一,并且稳定性较弱,缺少弹性支撑,无法实现模板在开合模过程中得到缓冲,容易影响机械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包括:导向套、外套、固定座、限位杆、弹簧和功能件;导向套装配在上顶针板,导向套设置有上活动槽和下活动槽;外套装配在下顶针板且可相对轴向移动地套设在导向套的外周,外套设置有开口朝侧上的外退位槽;固定座装配在下固定板,固定座中沿轴向装配有限位杆和弹簧,限位杆的外周可相对轴向移动地套设有功能件,功能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内限位槽,弹簧用于对功能件进行轴向移动时的弹性支撑,限位杆和功能件均可相对轴向移动地插入和退出导向套,上活动槽中设置有上活动件,上活动槽与外退位槽对接时,上活动件部分移动至外退位槽以实现对功能件的退位,下活动槽中设置有下活动件,下活动槽与内限位槽对接时,下活动件部分移动至内限位槽以实现对功能件的限位;上顶针板7设置有用于限制上顶针板7的抬升高度的上限位柱15以及用于限制下顶针板10的抬升高度的下限位柱22。
[000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上设置有挡板盖设在弹簧的顶面以提供平面支撑。
[000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卡环以限制挡板的上行行程。
[000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杆的外周可相对轴向移动地套设有调节块,调节块置
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多个”是指大于或者等于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002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包括导向套1、外套2、固定座3、限位杆4、弹簧5和功能件6;导向套1装配在上顶针板7,导向套1设置有贯穿内外的上活动槽8和下活动槽9;外套2装配在下顶针板10且可相对轴向移动地套设在导向套1的外周,外套2设置有开口朝侧上的外退位槽11,由于外退位槽11的开口朝侧上,则在外套2相对导向套1抬升时,会对上活动件20进行推动;固定座3装配在下固定板12,固定座3中沿轴向装配有限位杆4和弹簧5,限位杆4的外周可相对轴向移动地套设有功能件6,功能件6的外表面设置有内限位槽14,弹簧5用于对功能件6进行轴向移动时的弹性支撑,限位杆4和功能件6均可相对轴向移动地插入和退出导向套1,上活动槽8中设置有上活动件20,上活动槽8设置有限位结构以限制上活动件20从上活动槽8脱出,上活动槽8与外退位槽11对接时,上活动件20部分移动至外退位槽11以实现对功能件6的退位,下活动槽9中设置有下活动件,下活动槽9设置有限位结构以限制下活动件21从下活动槽9脱出,下活动槽9与内限位槽14对接时,下活动件21部分移动至内限位槽14以实现对功能件6的限位;上顶针板7设置有用于限制上顶针板7的抬升高度的上限位柱15以及用于限制下顶针板10的抬升高度的下限位柱22。上活动件用于在上顶针板7和下顶针板10未相对下固定板12抬升时也就是合模状态时,上活动槽8与外退位槽11对接,上活动件20从上活动槽8移动到外退位槽11中以消除对功能件6相对轴向移动时的阻碍实现退位。下活动件21用于在上顶针板7和下顶针板10未相对下固定板12抬升时也就是合模状态时,下活动槽9与内限位槽14对接,下活动件21从下活动槽9移动到内限位槽14中以限定功能件6在轴向移动式的位置以实现限位。
[002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3上设置有挡板16盖设在弹簧5的顶面以提供对功能件6的平面支撑。固定座3上设置有限位卡环17以限制挡板16的上行行程,以防止弹簧5脱出,能够保证弹簧5能够更加稳定地运作,在固定座3的内槽的开口边缘设置有上述的限位卡环17。
[0022]为了让功能件6能够充分地在弹簧5的作用下实现弹性复位以及缓冲,限位杆4的外周可相对轴向移动地套设有调节块18,调节块18置于功能件6与弹簧5之间,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调节块18以调节缓冲的弹性压力。
[0023]本实施例的限位杆4的顶部自带有限位面19,以用于防止功能件6从限位杆4上脱出。
[0024]本实施例中,导向套1通过加长套13装配在上顶针板7,可以延长上顶针板7与下顶针板10之间的间距,适用于注塑产品较高的脱模。加长套13与导向套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0025]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0026]合模状态时:功能件6插入导向套1内,上活动件20退到外退位槽11中,下活动件21
在功能件6的内限位槽14中。
[0027]开模状态第一次顶出时:上顶针板7和下顶针板10同步带动,导向套1、外套2、上活动件和下活动件同步抬升,在移动到一定位置后,上顶针板7由于上限位柱15的作用停止抬升,而下顶针板继续10抬升,上活动件20在外退位槽11的触碰下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套(1)、外套(2)、固定座(3)、限位杆(4)、弹簧(5)和功能件(6);所述导向套(1)装配在上顶针板(7),所述导向套(1)设置有上活动槽(8)和下活动槽(9);所述外套(2)装配在下顶针板(10)且可相对轴向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向套(1)的外周,所述外套(2)设置有开口朝侧上的外退位槽(11);所述固定座(3)装配在下固定板(12),所述固定座(3)中沿轴向装配有所述限位杆(4)和弹簧(5),所述限位杆(4)的外周可相对轴向移动地套设有所述功能件(6),所述功能件(6)的外表面设置有内限位槽(14),所述弹簧(5)用于对所述功能件(6)进行轴向移动时的弹性支撑,所述限位杆(4)和功能件(6)均可相对轴向移动地插入和退出所述导向套(1),所述上活动槽(8)中设置有上活动件,所述上活动槽(8)与所述外退位槽(11)对接时,所述上活动件部分移动至所述外退位槽(11)以实现对功能件(6)的退位,所述下活动槽(9)中设置有下活动件,所述下活动槽(9)与所述内限位槽(14)对接时,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百通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