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期地膜回收机起膜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567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苗期地膜回收机起膜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起膜滚筒、若干外弹齿和一中间轴;起膜滚筒采用焊接滚筒,其包括一筒体,筒体的中心位置轴向设置有一中间套,筒体和中间套通过若干径向焊接的支撑辐条固定成一体;外弹齿包括弹齿固定板和弧形弹齿,若干弹齿固定板按相同的间隔角度周向固定在起膜滚筒外圈上;弹齿直径由根部到末端逐渐减小,弹齿的根部用螺栓固定在弹齿固定板上;中间轴两端的轴头上各设置有一轴承,轴承的端面一边采用轴头的轴肩安装定位;其中一端轴头的轴承外侧还设置有一链轮,链轮通过轴端挡圈及键实现其轴向和周向定位;起膜滚筒通过中间套安装在中间轴,中间套与中间轴为过渡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苗期地膜回收机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膜轮,特别是关于一种苗期地膜回收机起膜轮
技术介绍
我国地膜覆盖技术推广面积很大,全国约在333.33万hm2以上,由于连年使用 地膜又不能及时回收构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因此,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工作思路转 变的步伐,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整治田间白色污染,使残膜能够有效的回 收己成为我们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已有地膜回收机的代表机型有1) 4TSM-4型悬挂式收膜机,采用地轮驱动。采用类似的抓膜轮将地膜捡起, 抓膜轮下安装起膜导轨以增加地膜揭起的可靠性,并用脱膜滚筒将捡起的地膜从抓 膜轮上脱下,收集在集膜筐中。2) JM-1废膜回收机,采用地轮驱动。将揭膜和中耕合为一体,先揭膜,再中 耕。揭膜部分主要是用巻膜部件将撕成条的地膜捡起并绕成巻。无专门的捡拾部件, 在地膜接头或地头需要人工辅助。而且,当作物株高超过500mm时,枝冠封垄会导 致其作业速度大大降低,另外,它还要求铺膜机作业时在种行处打两排孔,揭膜时 又常不能沿孔将膜揭开,影响回收效果。3) MSM-3型苗期残膜回收机,采用起膜轮起膜,巻膜辊主动收集废膜,其收膜 工作部件不需动力驱动。4) MS-2型苗期收膜机,利用轮上带齿的巻膜轮将起膜铲铲起的残膜挑起收集。 其收膜工作部件不需动力驱动。以上几种苗期地膜回收机对残膜的收净率都在85%以上,但是它们都是用于苗 长到一定高度后的地膜的回收,这时已经经过了破膜出苗,残膜不完整了,而且都 是采用弹齿由上往下扎入地膜,挑起,撕裂应力大,地膜收不净。而对于刚出苗时 的相对还比较完整的地膜的回收,目前还没有适合的机型。 专利技术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挑破地膜的苗期地膜回收机起膜 轮,从而实现较完整的收集地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苗期地膜回收机起膜轮,其 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起膜滚筒、若干外弹齿和一中间轴;所述起膜滚筒采用焊接滚 筒,其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的中心位置轴向设置有一中间套,所述筒体和中间套3通过若干径向焊接的支撑辐条固定成一体;所述外弹齿包括弹齿固定板和弧形弹 齿,若干所述弹齿固定板按相同的间隔角度周向固定在所述起膜滚筒外圈上;所述 弹齿选用柔性强的橡胶材料,其直径由根部到末端逐渐减小,所述弹齿的根部用螺 栓固定在所述弹齿固定板上;所述中间轴两端的轴头上各设置有一轴承,所述轴承 的端面一边采用所述轴头的轴肩安装定位;其中一端所述轴头的轴承外侧还设置有 一链轮,所述链轮通过轴端挡圈及键实现其轴向和周向定位;所述起膜滚筒通过所 述中间套安装在所述中间轴,所述中间套与所述中间轴为过渡配合。所述中间轴包括一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一轴头。 所述起膜滚筒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均布安装于所述中间轴上。 所述外弹齿的数量为6 9排。 所述起膜滚筒与弹齿固定板的材质均选用A3钢。 所述中间轴采用45号钢制成。由于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弹齿选用柔 性强的橡胶材料,其直径由根部到末端逐渐减小,且具有一定的弧度,收膜时弹齿 不扎入地膜,因此不会挑破地膜,地膜收净率高。2、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由柔性弹齿 连续从地膜之下挑起地膜,因此地头无需人工巻膜,即使中途出现地膜断裂仍可继 续工作。3、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链式传动来实现起膜滚筒转向的要求,因此无需安装 齿轮箱,简化了机构。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苗期地膜回收机上。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起膜滚筒的结构简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起膜滚筒与中间轴的安装定位方式简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用在苗期地膜回收机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与送膜轮等相关部件安装位置确定设计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l、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起膜滚筒l、若干外弹齿2和一中间轴3。由于 苗期地膜回收机起膜轮属于非驱动滚筒,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起膜滚筒l按需要设计为焊 接滚筒,其包括一筒体101,筒体101的中心位置轴向设置有一中间套4,筒体101和 中间套4之间径向焊接有若干支撑辐条5,从而将筒体101和中间套4固定成一体。外弹齿2包括弹齿固定板21和弧形弹齿22,六排弹齿固定板21按相同的间隔角 度周向固定在起膜滚筒l外圈上。弹齿22选用柔性强的橡胶材料,其直径由根部到4末端逐渐减小,弹齿22的根部用螺栓固定在弹齿固定板21上。如图3所示,中间轴3包括一钢管31,钢管31的两端通过螺栓32分别连接一轴头 33,从而减轻了整机结构质量。两轴头33上各设置有一轴承34,轴承34的端面一边 采用轴头33的轴肩安装定位。其中一端轴头33的轴承34外侧还设置有一链轮35,链 轮35通过轴端挡圈36及连接键37实现其轴向和周向定位。起膜滚筒1通过中间套4安 装在中间轴3的钢管31上,中间套4与钢管31为过渡配合。上述实施例中,单个起膜滚筒l的长度为180mm,根据作物的种植情况来调节安 装在中间轴3上的起膜滚筒1的个数及分布,以适应不同幅宽地膜的起膜需求。本实 施例设计将两个起膜滚筒1均布安装于中间轴3上,整机工作幅宽为l. 2m。上述实施例中,外弹齿2的数量为六排,也可以为六排以上,但最多不超过九排。上述实施例中,起膜滚筒1与弹齿固定板21的材质均选用A3钢。上述实施例中,中间轴3的材质选用45号钢,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对应力集中 的敏感性较低。为了改善其机械性质,中间轴3需进行正火、调质等热处理。由上述内容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起膜滚筒l设计为轮式,利用起膜滚筒l外圈上的 弹齿22挑起地膜。为此,起膜滚筒1的直径不能过大,太大了地膜在挑起过程中 容易掉落;也不能过小,否则弹齿22相对较短,起膜效果不好,离地也太低,对 后期的巻膜不利。本专利技术的起膜滚筒1外径为200mm,弹齿22长度为50mm,最终 的装配外径为300mffl。如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用在苗期地膜回收机上时,通过角钢座6搭接在苗 期地膜回收机的机架7上,并用紧固螺栓与机架7固定连接。为了保证本专利技术的正 常工作,其必须要与苗期地膜回收机的巻膜轮8和送膜轮9一起配合协调运转。因 此,设计送膜轮9的外弹齿10与本专利技术的外弹齿2之间重叠一部分,以达到将起 膜滚筒1上的地膜柔性扒落下来的目的。巻膜轮8与本专利技术之间的水平位置相距 376mm,巻膜轮8与地轮11相距131. 5mm。巻膜轮8、本专利技术两者外公切线与垂直 方向的夹角为63。,为防止地膜掉落,实现送膜轮9与巻膜轮8输送地膜的准确搭 接,则设计送膜轮9的外圈与外公切线相切。同时为保证送膜轮9将地膜平稳输送 到巻膜轮8上,并且保证两者之间不发生机构干涉,设计送膜轮9的外圈与巻膜轮 8的外圈相切。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地轮ll驱动起膜滚筒l反转,为防止起膜 过程中出现断膜现象,必须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一般介于0.5与0.8之间,并采用 链传动来实现。本实施例选用的地轮ll直径D,为460mm,本专利技术直径D2为300mm, 则传动比i= D2/D, =15/23。本专利技术用在苗期地膜回收机的工作原理为拖拉机牵引苗期地膜回收机前进, 地轮11通过一侧的链轮驱动本专利技术和巻膜轮8同步转动,本专利技术起膜。同时,地轮11通过另一侧的带轮驱动送膜轮9转动,送膜轮9将地膜输送到巻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苗期地膜回收机起膜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起膜滚筒、若干外弹齿和一中间轴;所述起膜滚筒采用焊接滚筒,其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的中心位置轴向设置有一中间套,所述筒体和中间套通过若干径向焊接的支撑辐条固定成一体; 所述外弹齿包括弹齿固定 板和弧形弹齿,若干所述弹齿固定板按相同的间隔角度周向固定在所述起膜滚筒外圈上;所述弹齿选用柔性强的橡胶材料,其直径由根部到末端逐渐减小,所述弹齿的根部用螺栓固定在所述弹齿固定板上; 所述中间轴两端的轴头上各设置有一轴承,所述轴承的端面 一边采用所述轴头的轴肩安装定位;其中一端所述轴头的轴承外侧还设置有一链轮,所述链轮通过轴端挡圈及键实现其轴向和周向定位;所述起膜滚筒通过所述中间套安装在所述中间轴,所述中间套与所述中间轴为过渡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娜娜张东兴张秋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