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消毒传输设备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133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消毒传输设备及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第三传输装置、第四传输装置以及第五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三传输装置、所述第四传输装置以及所述第五传输装置依次连接,且头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感应行李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上设置有体积检测装置,所述体积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行李体积,所述第四传输装置设置有加热消毒窗以及第一称重装置,所述加热消毒窗用于对所述第四传输装置上的行李加热消毒;本申请的自动消毒传输设备及控制系统实现了非接触式的自动消毒与传输作用,达到全方位消毒的目的。达到全方位消毒的目的。达到全方位消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消毒传输设备及控制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消毒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消毒传输设备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行李物品消毒处理方式主要采用喷洒消毒或紫光杀毒,喷洒消毒或紫光杀毒都停留在对行李物品的外表面消毒处理上,此种处理方式虽然较易实现自动化消毒作业,但无法对行李物品内部进行全面消毒。因此,在消毒不全面的情况下,进口货物仍然可能携带病毒,有进一步随物流扩散、引发群体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消毒传输设备及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对行李消毒过程中存在的消杀不全面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消毒传输设备,所述自动消毒传输设备,包括:
[0005]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第三传输装置、第四传输装置以及第五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三传输装置、所述第四传输装置以及所述第五传输装置依次连接,且头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感应行李的位置;
[0006]其中,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上设置有体积检测装置,所述体积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行李体积,所述第四传输装置设置有加热消毒窗以及第一称重装置,所述加热消毒窗用于对所述第四传输装置上的行李加热消毒,所述第一称重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四传输装置上全部行李的重量。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设置有第二称重装置,所述第二称重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上的重力变化。r/>[0008]优选地,所述体积检测装置包括竖直光栅以及水平光栅,所述竖直光栅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的传输面,所述水平光栅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的传输面。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上还设置有分拣装置。
[0010]优选地,所述加热消毒窗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以及循环风扇,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行李,所述循环风扇用于加速所述加热消毒窗内的气体循环。
[0011]优选地,所述加热消毒窗的入口与出口设置有自动门。
[00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第一传输控制器、第二传输控制器、第三传输控制器、第四传输控制器以及第五传输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控制器、所述第二传输控制器、所述第三传输控制器、所述第四传输控制器以及所述第五传输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传输控制器、所述第二传输控制器、所述第三传
输控制器、所述第四传输控制器以及所述第五传输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三传输装置、所述第四传输装置以及所述第五传输装置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体积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传输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消毒窗以及所述第一称重装置与所述第四传输控制器连接。
[0013]本申请提供的自动消毒传输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传输装置,获取行李的体积与重量,加热消毒窗可以根据所述第四传输装置上的全部行李的体积以及重量估算出需要加热的最佳时间,以确保全部行李都可以充分恒温消毒,又保证行李的完整性,实现了非接触式的自动消毒与传输作用,达到全方位消毒的目的。
[0014]本申请提供的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自动消毒传输设备,也便有了与自动消毒传输设备相同的有益效果,同时由中央控制器集中收集数据并发出控制命令,有利于各传输装置的协调运行。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消毒传输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的体积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1]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消毒传输设备进行说明。所述自动消毒传输设备,包括:第一传输装置10、第二传输装置20、第三传输装置30、第四传输装置40以及第五传输装置50,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0、所述第二传输装置20、所述第三传输装置30、
所述第四传输装置40以及所述第五传输装置50依次连接,且头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红外传感器60,所述红外传感器60用于感应行李的位置。
[0024]其中,所述第二传输装置20上设置有体积检测装置21,所述体积检测装置21用于检测行李体积,所述第四传输装置40设置有加热消毒窗41以及第一称重装置42,所述加热消毒窗41用于对所述第四传输装置40上的行李加热消毒,所述第一称重装置42用于检测所述第四传输装置40上全部行李的重量。
[0025]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0、所述第二传输装置20、所述第三传输装置30、所述第四传输装置40以及所述第五传输装置50依次连接时,行李可以沿着第一传输装置10、第二传输装置20、第三传输装置30、第四传输装置40以及第五传输装置50依次传输。
[0026]其中,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0、所述第二传输装置20、所述第三传输装置30、所述第四传输装置40以及所述第五传输装置50头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红外传感器60,所述红外传感器60用于感应行李的位置,每个传输带头端的传感器感应到行李时,即行李开始进入对应的传输装置,每个传输带尾端的传感器感应到行李时,即行李即将离开对应的传输装置,将要进入下一个传输装置。
[0027]例如,第一传输装置10头端的传感器感应到行李时,即行李开始进入第一传输装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消毒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第三传输装置、第四传输装置以及第五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三传输装置、所述第四传输装置以及所述第五传输装置依次连接,且头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感应行李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上设置有体积检测装置,所述体积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行李体积,所述第四传输装置设置有加热消毒窗以及第一称重装置,所述加热消毒窗用于对所述第四传输装置上的行李加热消毒,所述第一称重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四传输装置上全部行李的重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消毒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设置有第二称重装置,所述第二称重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上的重力变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消毒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积检测装置包括竖直光栅以及水平光栅,所述竖直光栅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的传输面,所述水平光栅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的传输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消毒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富章赖时伍关庆佳苗应亮陈芳明湛艳波魏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盛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