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伺服电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14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轴伺服电机装置,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内侧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前端连接有主转轴,所述定子外侧套设有内壳,所述主转轴与内壳之间连接有前套环,所述前套环外侧壁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远离前套环的一端连接有后套环,所述后套环中部贯穿设置有副转轴,所述内壳外侧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存在空隙形成环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前套环、连接筒、后套环与副转轴,可以达到实现伺服电机的双轴输出功能,使一个伺服电机可用于驱动两个零件的同步转动;通过设置插块、插槽、拨杆与螺钉,可以达使伺服电机既可用于单轴输出又可用于双轴输出,并实现伺服电机单轴输出与双轴输出状态的快速切换。单轴输出与双轴输出状态的快速切换。单轴输出与双轴输出状态的快速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伺服电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一种双轴伺服电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伺服电机是指基于伺服系统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伺服电机将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以实现精准控制速度及位置,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等特性。
[0003]目前市面上的伺服电机通常为单轴,驱动器有多轴,意思是指一个驱动器可以同时控制多个电机运行,因此市面上的双轴伺服电机是指两个伺服电机同时运行,而并非伺服电机本身具备两个输出轴。在某些具备两个待驱动零件的机械领域中,就需要使用两个伺服电机反向对称安装,分别连接零件驱动其转动,这种方式不但存在驱动器控制误差,导致两个伺服电机运行不同步的情况,而且增大了伺服电机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伺服电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轴伺服电机装置,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内侧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前端连接有主转轴,所述定子外侧套设有内壳,所述主转轴与内壳之间连接有前套环,所述前套环外侧壁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远离前套环的一端连接有后套环,所述后套环中部贯穿设置有副转轴,所述内壳外侧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存在空隙形成环形槽。
[0007]优选地,所述连接筒呈内部中空且两端相通的圆筒状,所述连接筒两端内壁分别与前套环、后套环一体连接,所述连接筒外径尺寸与环形槽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连接筒与外壳内壁、内壳外侧壁不接触。
[0008]优选地,所述前套环与后套环相互远离的一端外侧壁连接有外轴承,所述前套环与后套环相互靠近的一端外侧壁套设有内轴承,所述前套环、后套环通过外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前套环、后套环通过内轴承与内壳转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主转轴侧壁开设有插槽,所述主转轴外侧壁与前套环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主转轴与副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副转轴外侧壁与后套环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前套环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顶部前侧壁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内部贯穿设置有螺钉,所述滑槽前侧开设有长条孔,所述滑槽后侧开设有螺孔。
[0011]优选地,所述插块呈矩形块状,所述插块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于前套环上下两侧内部,所述插块宽度尺寸与滑槽内壁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插块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插块与插槽插接。
[0012]优选地,所述拨杆与插块一体连接,所述拨杆贯穿长条孔从前套环前侧伸出,所述
螺钉依次贯穿拨杆、插块与螺孔螺纹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申请的双轴伺服电机装置,通过设置前套环、连接筒、后套环与副转轴,主转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前套环转动,前套环带动连接筒在环形槽内转动,使连接筒后端带动后套环转动,后套环带动副转轴随主转轴同步转动,实现伺服电机的双轴输出功能,使一个伺服电机可用于驱动两个零件的同步转动。
[0015]2、本申请的双轴伺服电机装置,通过设置插块、插槽、拨杆与螺钉,通过拨动拨杆在长条孔内朝向远离主转轴的一侧移动,将拨杆置于长条孔远离主转轴的一端,转动螺钉与螺孔连接,使拨杆带动插块从插槽内脱离,收缩进入滑槽内部,取消前套环与主转轴的连接作用,可使主转轴转动过程中并不带动副转轴转动,伺服电机既可用于单轴输出又可用于双轴输出,实现伺服电机单轴输出与双轴输出状态的快速切换。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前套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前套环前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前套环后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定子;2、转子;3、主转轴;4、内壳;5、前套环;6、连接筒;7、后套环;8、副转轴;9、外壳;10、环形槽;11、外轴承;12、内轴承;13、滑槽;14、插块;15、拨杆;16、螺钉;17、长条孔;18、螺孔;19、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轴伺服电机装置,包括定子1,定子1内侧设置有转子2,转子2前端连接有主转轴3,主转轴3连接转子2作为伺服电机的主要输出轴,定子1外侧套设有内壳4,主转轴3与内壳4之间连接有前套环5,前套环5用于连接主转轴3与连接筒6,在主转轴3转动时经前套环5带动连接筒6转动,前套环5外侧壁连接有连接筒6,连接筒6用于前套环5与后套环7之间转动传递,即主转轴3与副转轴8之间转动传递,连接筒6远离前套环5的一端连接有后套环7,后套环7中部贯穿设置有副转轴8,后套环7连接副转轴8并对副转轴8进行支撑,内壳4外侧套设有外壳9,外壳9作为的伺服电机的外部防护结构,外壳9与内壳4之间存在空隙形成环形槽10,外壳9与内壳4之间的活动环为连接筒6转动提供活动空间,且外壳9与内壳4并不接触,降低了外壳9与内壳4之间的震荡传递,可有效增强伺服电机抗冲击性。
[0024]具体的,连接筒6呈内部中空且两端相通的圆筒状,连接筒6两端内壁分别与前套环5、后套环7一体连接,前套环5与后套环7分别连接连接筒6的两端,连接筒6外径尺寸与环形槽10内径尺寸相适配,连接筒6与外壳9内壁、内壳4外侧壁不接触,连接筒6内外侧壁不与内壳4、外壳9接触,一方面在转动过程中可避免连接筒6与内壳4、外壳9摩擦发生磨损与噪声,另一方面避免与内壳4、外壳9摩擦产生阻力,抵消部分主转轴3的扭矩力,影响伺服电机
的工作效能。
[0025]进一步地,前套环5与后套环7相互远离的一端外侧壁连接有外轴承11,前套环5与后套环7通过外轴承11连接外壳9,前套环5与后套环7相互靠近的一端外侧壁套设有内轴承12,前套环5与后套环7通过内轴承12连接内壳4,使外壳9与内壳4、稳定安装,并留出环形槽10,前套环5、后套环7通过外轴承11与外壳9转动连接,前套环5、后套环7通过内轴承12与内壳4转动连接,支撑前套环5与后套环7在连接外壳9、内壳4的同时可对主转轴3转动。
[0026]进一步地,主转轴3侧壁开设有插槽19,插槽19为矩形状,插槽19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于主转轴3上下两侧,主转轴3外侧壁与前套环5内壁活动连接,可实现伺服电机单轴输出与双轴输出状态的快速切换,主转轴3与副转轴8同轴设置,副转轴8外侧壁与后套环7连接,主转轴3在转动过程经连接筒6带动后套环7转动,后套环7带动副转轴8随主转轴3同步转动,实现伺服电机的双轴输出功能,使一个伺服电机可用于驱动两个零件的同步转动。
[0027]进一步地,前套环5内部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对称分布于前套环5内壁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伺服电机装置,包括定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内侧设置有转子(2),所述转子(2)前端连接有主转轴(3),所述定子(1)外侧套设有内壳(4),所述主转轴(3)与内壳(4)之间连接有前套环(5),所述前套环(5)外侧壁连接有连接筒(6),所述连接筒(6)远离前套环(5)的一端连接有后套环(7),所述后套环(7)中部贯穿设置有副转轴(8),所述内壳(4)外侧套设有外壳(9),所述外壳(9)与内壳(4)之间存在空隙形成环形槽(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伺服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6)呈内部中空且两端相通的圆筒状,所述连接筒(6)两端内壁分别与前套环(5)、后套环(7)一体连接,所述连接筒(6)外径尺寸与环形槽(10)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连接筒(6)与外壳(9)内壁、内壳(4)外侧壁不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伺服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环(5)与后套环(7)相互远离的一端外侧壁连接有外轴承(11),所述前套环(5)与后套环(7)相互靠近的一端外侧壁套设有内轴承(12),所述前套环(5)、后套环(7)通过外轴承(11)与外壳(9)转动连接,所述前套环(5)、后套环(7)通过内轴承(12)与内壳(4)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小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兆昱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