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钻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73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钻控制柜,属于数控钻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卡接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该数控钻控制柜,通过设置齿板、固定架和活动板,控制驱动机构工作,使得固定架与地面接触,使得滚轮与地面脱离,同时活动板带动控制柜运动,使得控制柜的高度可调节,相对于现有的控制柜,该控制柜的高度可根据工作人员的身高去调节,使得工作人员可方便的对控制柜进行使用,且在对控制柜的高度进行调节的同时还可对控制柜进行固定,使得控制柜不会在工作时发生运动。不会在工作时发生运动。不会在工作时发生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钻控制柜


[0001]本技术属于数控钻
,具体为一种数控钻控制柜。

技术介绍

[0002]数控钻床主要用于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加工。它是数字控制的以钻削为主的孔加工机床,由于加工中心的发展,绝大多数数控钻床已被加工中心取代。在汽车、机车、造船、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行业;尤其对于超长型叠板,纵梁、结构钢、管型件等多孔系富源成海的各类大型零件的钻孔加工当为首选,数控钻床在工作时需要使用控制柜对其进行控制。
[0003]现有的控制柜的尺寸大多是固定的,使得工作人员不能根据其自身的身高对其进行调节,使得工作人员不便于对其进行使用,因控制柜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因此控制柜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该控制柜容易在工作时发生移动,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调节和固定功能的数控钻控制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钻控制柜,解决了现有的控制柜的尺寸大多是固定的,使得工作人员不能根据其自身的身高对其进行调节,使得工作人员不便于对其进行使用,因控制柜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使得该控制柜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该控制柜容易在工作时发生移动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钻控制柜,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卡接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两个第二齿轮均与齿板相啮合,所述齿板的正面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
[0008]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下表面的左侧和第一壳体上表的右侧开设的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位于左侧面齿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
[0009]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面,位于右侧齿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和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与控制柜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壳体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第一通孔相对应,所述固定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脚。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第二壳体内壁的相对面。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面通过合页与盖板的上表面铰接,所述盖板的背面卡接有磁铁,所述磁铁和第二壳体的上表面相对应。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机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固定杆与第一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形状设置为L形。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齿轮内卡接有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内壁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该数控钻控制柜,通过设置驱动机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板、固定架和活动板,当需要对控制柜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控制驱动机构工作,使得驱动机构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齿轮转动,使得两个第二齿轮通过两个齿板分别带动固定架和活动板运动,当固定架运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滚轮与地面脱离,同时活动板带动控制柜运动,使得控制柜的高度可调节,相对于现有的控制柜,该控制柜的高度可根据工作人员的身高去调节,使得工作人员可方便的对控制柜进行使用,且在对控制柜的高度进行调节的同时还可对控制柜进行固定,使得控制柜不会在工作时发生运动。
[0018]2、该数控钻控制柜,通过设置合页、磁铁、盖板和第二壳体,当该控制柜长时间不需要使用时,控制驱动机构工作,使得控制柜向下运动并移进第二壳体内,工作人员转动盖板,使得盖板带动磁铁与第二壳体的上表面接触,因第二壳体设置为铁磁材料,使得第二壳体与磁铁相互配合可对盖板进行固定,使得盖板、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相互配合可组成一个密闭的防护罩,使得外界的灰尘不易落到控制柜的表面,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清理便可对其再次进行使用。
[0019]3、该数控钻控制柜,通过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因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使得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相互配合可对固定架进行限位,使得固定架在运动时不会发生晃动,使得固定架可在在齿板的作用下平稳的运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控制柜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第一壳体、2第一转动机构、3驱动机构、4固定杆、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二转动机构、8齿板、9滑孔、10限位块、11第一通孔、12固定架、13第二通孔、14滚轮、15防滑脚、16第一滑块、17第一滑槽、18活动板、19第二滑块、20第二滑槽、21第二壳体、22控制柜、23合页、24盖板、25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5]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控钻控制柜,包括第一壳体
1,第一壳体1内卡接有第一转动机构2,第一转动机构2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3,第一转动机构2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与两个第二齿轮6相啮合,两个第二齿轮6均与齿板8相啮合,齿板8的正面开设有滑孔9。
[0026]滑孔9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0,通过设置滑孔9和限位块10,因限位块10滑动连接在滑孔9内,使得滑孔9和限位块10相互配合可对齿板8进行限位,使得齿板8在运动时不会发生晃动,使得齿板8可在第二齿轮6的作用下平稳的运动,两个限位块10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1下表面的左侧和第一壳体1上表的右侧开设的第一通孔11内,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1,位于左侧面齿板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6,第一滑块16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7内。
[0027]第一滑槽17开设在第一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位于右侧齿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8,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和第二壳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板18的上表面与控制柜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28]具体的,如图2所示,固定架12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3,第一壳体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14,通过设置滚轮14,当滚轮14与地面接触时,工作人员可方便的对该控制柜22进行移动,滚轮14与第一通孔11相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钻控制柜,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卡接有第一转动机构(2),所述第一转动机构(2)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3),所述第一转动机构(2)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与两个第二齿轮(6)相啮合,两个第二齿轮(6)均与齿板(8)相啮合,所述齿板(8)的正面开设有滑孔(9);所述滑孔(9)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0),两个限位块(10)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1)下表面的左侧和第一壳体(1)上表的右侧开设的第一通孔(11)内,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1),位于左侧面齿板(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6),所述第一滑块(16)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7)内;所述第一滑槽(17)开设在第一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位于右侧齿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8),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和第二壳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8)的上表面与控制柜(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钻控制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小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兆昱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