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伺服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03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伺服驱动器,包括驱动器壳体和设于驱动器壳体底部的基座,驱动器壳体的一侧设有散热出口,散热出口的内部设有防护网,散热出口相对一侧的驱动器壳体中间设有散热进口,散热进口的内部设有防尘网,防尘网内侧的驱动器壳体内设有散热风扇,防尘网外侧的驱动器壳体上设有防尘网的清理机构,散热出口和散热进口之间的驱动器壳体内部一侧设有散热器,散热器一侧的驱动器壳体内部设有伺服驱动器元件集成板,散热器的一侧与伺服驱动器元件集成板一侧接触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优化散热性能,驱动器内部防尘,具有散热、防尘功能,寿命长,改变散热空气流动方向,扩大散热流通范围,散热更全面。散热更全面。散热更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伺服驱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器
,具体为用于多功能伺服驱动器。

技术介绍

[0002]伺服驱动器是现代运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及数控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中,用来作为控制伺服电机等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
[0003]目前伺服驱动器的散热通常是通过壳体上设置散热口与散热风扇配合,将驱动器壳体内热量由散热口排出,但通过散热风扇由散热口进入壳体内的空气水平直流流动,因此壳体内部远离散热口、散热风扇的空间空气流通性差,但壳体内部实际产热量大,存在严重的散热差异;以及散热空气流通进入壳体的灰尘滞留在内部,干扰驱动器元件及覆盖阻碍散热,严重影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伺服驱动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伺服驱动器,包括驱动器壳体(1)和设于驱动器壳体(1)底部的基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壳体(1)的一侧设有散热出口(2),所述散热出口(2)的内部设有防护网(21),所述散热出口(2)相对一侧的驱动器壳体(1)中间设有散热进口(3),所述散热进口(3)的内部设有防尘网(31),所述防尘网(31)内侧的驱动器壳体(1)内设有散热风扇(4),所述防尘网(31)外侧的驱动器壳体(1)上设有防尘网(31)的清理机构(5),所述散热出口(2)和散热进口(3)之间的驱动器壳体(1)内部一侧设有散热器(7),所述散热器(7)一侧的驱动器壳体(1)内部设有伺服驱动器元件集成板,所述散热器(7)的一侧与伺服驱动器元件集成板一侧接触设置,所述散热器(7)靠近散热进口(3)的一端和散热风扇(4)之间的驱动器壳体(1)内部设有导风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5)包括导轨槽(51)、移动块(52)、清理板(53)、螺纹杆(54)和驱动箱(55),散热进口(3)上方和下方的驱动器壳体(1)上均设有导轨槽(51),导轨槽(51)设有两个,两个导轨槽(51)的内部均设有螺纹杆(54),螺纹杆(54)上螺纹设有螺纹座,螺纹座的一侧设有移动块(52),防尘网(31)的外侧设有清理板(53),清理板(53)相对的两端与移动块(52)连接,清理板(53)靠近防尘网(31)的一侧设有毛刷,毛刷与防尘网(31)接触设置,驱动器壳体(1)的一侧设有驱动箱(55),驱动箱(55)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螺纹杆(54)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6)包括导风板(61)和导风口(62),导风板(61)包括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散热风扇(4)上方的散热进口(3)和散热器(7)之间设有上导风板,散热风扇(4)下方的散热进口(3)和散热器(7)之间设有下导风板,导风板(61)上设有若干导风口(62),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的一侧均与驱动机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号锥齿轮(551)、二号锥齿轮(552)、蜗杆(553)、连接杆(554)、伺服电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小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兆昱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