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I受体激动剂nCoV-L及其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13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病毒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RI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IG

I受体激动剂nCoV

L及其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病毒药物
,特别是涉及RIG

I受体激动剂nCoV

L及其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s,PRRs)是一类主要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非克隆性分布、可识别一种或多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molecularpattern,PAMP)的识别分子,诸如TLRs(Toll

like receptors)、NLRs(NOD

likereceptors)和RLRs(RIG
‑Ⅰ‑
likereceptors),模式识别受体在激活固有免疫和诱导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PRRs识别配体后,启动信号级联反应,诱导干扰素等细胞因子表达,一方面激活细胞的抗病毒信号,另一方面通过招募免疫细胞等,从而激活或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由于PRRs在激活免疫系统中的关键作用,靶向PRRs的配体成为潜在的抗病毒的候选药物。
[0003]目前,靶向TLRs和NLRs的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或上市,而靶向视黄酸(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
‑Ⅰ
(Retinoicacidinduciblegene
‑Ⅰ
,RIG
‑Ⅰ
)样受体(RLRs)的药物尚处于研究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RIG

I受体激动剂nCoV

L及其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RIG

I受体激动剂nCoV

L在体内能诱导干扰素应答,够激活机体抗病毒免疫,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是一种具有潜在前景的抗病毒药物。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IG

I受体激动剂nCoV

L,所述nCoV

L为5

端含有三个磷酸基团的RNA;所述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nCoV

L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0008]优选的,所述病毒包括但不限于肠道病毒A组71型、柯萨奇病毒B组5型和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病毒药物,所述药物包括上述nCoV

L。
[0010]优选的,所述抗病毒药物还包括递送载体;所述递送载体包括但不限于Lipofectamine3000。
[0011]优选的,所述病毒包括但不限于肠道病毒A组71型、柯萨奇病毒B组5型和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IG

I受体激动剂nCoV

L,所述nCoV

L为5

端含有三个磷酸基团的RNA;所述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nCoV

L,其RNA内部碱基高度互补配对,能够形成茎环结构,能够特异性激活RIG

I受体,在体内能诱导干扰素应答,
够激活机体抗病毒免疫,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是一种具有潜在前景的抗病毒药物。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5]图1为实施例1构建的表达载体部分示意图;
[0016]图2为电泳鉴定结果图;
[0017]图3应用例1~3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0018]图4为应用例1中nCoV

L体外抗肠道病毒A组71型C2

2株(EV71C2

2)病毒效果图;
[0019]图5为应用例2中nCoV

L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组5型JS417株(CB5JS417)病毒效果图;
[0020]图6为应用例3中nCoV

L体外抗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Sabin株(PV

1Sabin)病毒效果图;
[0021]其中图4~6中的a为病毒载量结果,b为病毒滴度结果;
[0022]图7为nCoV

L体内抗病毒效果图;其中a为生存曲线结果,b为体重曲线结果,c为临床评分结果,d为各组织病毒载量结果;
[0023]图8为应用例6测定的不同组在不同时间血清中Interferon

β(IFN

β)浓度结果图;
[0024]其中,ns为P>0.05,无显著性差异;*为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为P<0.01;***为P<0.005;****为P<0.0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IG

I受体激动剂nCoV

L,所述nCoV

L为5

端含有三个磷酸基团的RNA;所述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具体如下:GGUUUAAUACCU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AUCCC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AGGUAU UAAACC。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nCoV

L的5

端含有三个磷酸基团,即PPP基团,所述PPP基团通过磷酸二酯键和所述RNA连接在一起。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nCoV

L,其RNA内部碱基高度互补配对,能够形成茎环结构,能够特异性激活RIG

I受体,从而发挥抗病毒的作用。具体作用机理如下:RIG

I受体能够识别具有5

PPP(即5

端带有三个磷酸基团)的双链RNA,RIG

I识别并结合病毒双链RNA后构象发生改变,与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lantiviralsignalprotein,MAVS)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复合物(21、22)。MAVS复合物随后招募丝氨酸蛋白激酶(IKKε/TBK1)复合物,诱导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regulatoryfactor,IRF)3和7的磷酸化以及核转录因子(Nucle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IG

I受体激动剂nCoV

L,其特征在于,所述nCoV

L为5

端含有三个磷酸基团的RNA;所述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权利要求1所述nCoV

L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包括但不限于肠道病毒A组71型、柯萨奇病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子扬王茜安超强梁争论毛群颖吴星高帆卞莲莲刘明琛贺倩刘建阳白玉宋丽芳张佳璐刘东高秋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