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N端结构域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4094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TW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N端结构域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TW型IB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W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N端结构域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TW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N端结构域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禽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的鸡,其中雏鸡感染后临床症状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甩头、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某些肾型IBV毒株感染也可造成鸡只的严重肾炎。IBV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血清型和基因型众多,给世界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IBV属巢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正冠状病毒亚科、gammacoronavirus属,单股正链RNA病毒,有包膜,基因组全长约为27.6kb,病毒基因组5

端的三分之二编码非结构蛋白1a/1b,参与病毒复制和翻译等功能,3

端三分之一的序列编码结构蛋白,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M蛋白(membrane protein)、E蛋白(envelope protein)和N蛋白(nucleotide protein),此外还有辅助蛋白:3a、3b、5a和5b,这些蛋白均参与病毒组装。S、M和E蛋白构成病毒囊膜,是病毒引起免疫反应的主要表面抗原。其中S蛋白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分子量约为150kDa,在病毒表面形成突出的同源三聚体。S由两个功能亚基组成,在S1和S2亚基之间的边界处(S1/S2裂解点)被切割,这两个亚基在融合前构象中保持非共价结合。S2亚基也由多个结构域构成,它的功能主要是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融合。远端S1亚基在结构上分为四个不同的结构域:N端结构域(NTD)、C端结构域(CTD)、SD1和SD2,自然状态下,S1呈三聚体结构,其中NTD是已经证明与唾液酸结合的结构域,主要负责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唾液酸糖结合,从而介导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因此,S1蛋白及NTD均为目前宿主抗体检测和基础研究的主要靶标。
[0003]目前,IBV血清型众多,临床上流行的IBV毒株主要是QX型,其次为TW型,均给养禽业带来了较大损失,而当前国内所用疫苗株多为Mass型。不同血清型毒株的抗体针对S1

NTD区域交叉反应性差,现有的抗体检测试剂不能针对特定血清型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不能反映鸡群真实的抗体水平,给临床防控该病带来了很大障碍。现已经有针对QX型IBV流行毒株抗体水平的ELISA试剂盒,因此,模拟IBV

S1

NTD的天然结构,为后期针对TW

IBV的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相关基础研究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W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N端结构域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TW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N端结构域重组融合蛋白,所述重组融合蛋白包含顺次串联连接的IL

2ss分泌性信号


TW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N端结构域

异亮氨酸拉链基序

人IgG1的Fc片段。
[0006]进一步地,所述重组融合蛋白包含如下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07]i)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
[0008]ii)在i)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氨基酸序列;或
[0009]iii)i)或ii)的氨基酸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编码所述重组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经过密码子优化后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11]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含有所述核酸分子的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重组DNA、表达盒、转座子、质粒载体、病毒载体、工程菌或转基因细胞系。
[0012]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重组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将编码所述重组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上,导入HEK293细胞,培养后收获上清,并进行目的蛋白纯化。
[0013]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TW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含非疾病诊断目的),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1:将所述重组融合蛋白以0.5μg/mL的包被浓度加入酶标板,每孔100μL,包被条件为4℃过夜,然后用PBST缓冲液清洗酶标板(洗3次,每次3min);
[0015]步骤2:向酶标板的每孔加200μL的质量百分数为5%的脱脂奶粉进行封闭,4℃封闭过夜,然后用PBST缓冲液清洗酶标板(洗3次,每次3min);
[0016]步骤3:用质量百分数为5%的脱脂奶粉稀释待测血清作为一抗,向步骤2得到的酶标板的每孔加入100μL一抗,待测血清的稀释度为1:100,37℃反应60min,然后用PBST缓冲液清洗酶标板(洗3次,每次3min);
[0017]步骤4:将质量百分数为5%的脱脂奶粉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鸡IgG作为二抗,稀释倍数为1:10000,向步骤3得到的酶标板的每孔加100μL酶标二抗,反应60min,然后用PBST缓冲液清洗酶标板(洗5次,每次3min);
[0018]步骤5:步骤4得到的酶标板的每孔避光加入100μL单组分TMB底物,37℃避光反应10min,每孔加入50μL终止液,震荡混匀,采用终点法,检测波长450nm,用酶标仪检测OD
450
值(450nm吸光度值);
[0019]步骤6:当OD
450
值≥0.45时,判定为阳性,当OD
450
值<0.38时,判定为阴性;当0.45>OD
450
值≥0.38时,为可疑,需重测,重测结果OD
450
值≥0.38时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0020]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终止液为1mol/L H2SO4。
[0021]本方法可用于TW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阳性血清与其他血清型(如Mass型、QX型)禽传染支气管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本专利技术所述重组融合蛋白不与Mass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H120株和QX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D株抗体阳性血清发生反应。
[0022]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三聚体化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

N端结构域重组融合蛋白、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对TW

IBV

S1蛋白的基因序列进行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TW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N端结构域重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融合蛋白包含顺次串联连接的IL

2ss分泌性信号肽

TW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N端结构域

异亮氨酸拉链基序

人IgG1的Fc片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融合蛋白包含如下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i)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ii)在i)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氨基酸序列;或iii)i)或ii)的氨基酸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3.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重组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5.含有权利要求3或4所述核酸分子的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为重组DNA、表达盒、转座子、质粒载体、病毒载体、工程菌或转基因细胞系。6.权利要求1或2所述重组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重组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上,导入HEK293细胞,培养后收获上清,并进行目的蛋白纯化。7.TW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重组融合蛋白以0.5μg/mL的包被浓度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烨游人荣张国中唐丽华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