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聚乙烯膜、制备方法以及防静电袋技术

技术编号:384085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静电聚乙烯膜、制备方法以及防静电袋,防静电聚乙烯膜包括外层膜、中层膜和内层膜;内层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高分子抗静电剂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静电聚乙烯膜、制备方法以及防静电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聚乙烯膜、制备方法以及防静电袋。

技术介绍

[0002]半导体产品、高度集成化精密电子元件(例如液晶显示面板)、精密仪器设备、医疗设备等电子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均需要防静电袋进行包装,以解决上述电子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静电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防静电袋包覆上述电子产品,防静电袋由放静电膜制备而成。防静电膜包括内层膜、中层膜和外层膜,内层膜与电子产品接触,内层膜、中层膜和外层膜均包括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且内层膜、中层膜和外层膜中均混合有抗静电剂,以防静电。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防静电膜的防静电性能较差,且拉伸强度较差,导致防静电袋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静电聚乙烯膜、制备方法以及防静电袋,防静电聚乙烯膜具有较好的防静电性能以及较高的拉伸强度,防静电袋的使用寿命较长。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静电聚乙烯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外层膜、中层膜和内层膜;其中,所述内层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抗静电剂15%

25%和低密度聚乙烯75

85%,所述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抗静电剂;所述中层膜由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和所述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例为15:9:8

1:1:1;所述外层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抗静电剂15%

25%,聚乙烯混合物75

85%,所述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抗静电剂;所述聚乙烯混合物中包括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和所述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例为15:9:8

1:1:1。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层膜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和所述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例为20:11:8

1:1:2。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膜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和所述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例为20:9:7

1:1:2。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静电聚乙烯膜的膜厚为40

80微米;和/或,所述外层膜的膜厚为5

20微米;和/或,所述中层膜的膜厚为30

40微米;和/或,所述内层膜的膜厚为5

20微米。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分子抗静电剂的数均分子量大于1500。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静电剂为。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防静电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作上述第
一方面所述的防静电聚乙烯膜,防静电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和抗静电剂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均匀并加入挤出设备的第一料斗中;将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混合按照重量百分比均匀并加入挤出设备的第二料斗中;将抗静电剂和低密度聚乙烯混合按照重量百分比均匀并加入挤出设备的第三料斗中;通过所述第一料斗、所述第二料斗和所述第三料斗共同出料,挤出并收卷所述防静电聚乙烯膜。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料斗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所述中密度聚乙烯和所述抗静电剂的质量比为9:4:4:3

1:1:1:1;所述第二料斗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和所述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1:6:5

10:5:2;所述第三料斗中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和所述抗静电剂的质量比为17:3

3:1。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防静电袋,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防静电聚乙烯膜制备而成。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静电袋的表面电阻为109‑
10
11
欧姆,表面静电积累为10

100V,热合强度为15

20N/15mm,纵向拉伸强度为20

40MPa,横向拉伸强度为20

40MPa,纵向断裂伸长率为400%

600%,横向断裂伸长率为400%

600%。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静电聚乙烯膜、制备方法以及防静电袋具有如下优点:
[0017]内层膜包括预设质量比例的抗静电剂和低密度聚乙烯,柔韧性较好,避免内层膜划伤显示面板。且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抗静电剂,其不易朝向防静电聚乙烯膜的表面扩散迁移,抗静电剂的使用寿命较长,优化防静电袋的防静电效果。
[0018]中层膜包括预设质量比例的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通过添加中密度聚乙烯,可以提高中层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且中层膜内未设置抗静电剂,降低了防静电袋中抗静电剂的含量。
[0019]外层膜包括预设质量比例的抗静电剂、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以及中密度聚乙烯,即能提高外层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且由于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抗静电剂,其不易朝向防静电聚乙烯膜的表面扩散迁移,抗静电剂的使用寿命较长,优化防静电袋的防静电效果。
[002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静电聚乙烯膜、制备方法以及防静电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静电聚乙烯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静电袋的挤出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0:防静电聚乙烯膜;
[0026]110:外层膜;
[0027]120:中层膜;
[0028]130:内层膜;
[0029]200:挤出设备;
[0030]210:第一料斗;
[0031]220:第二料斗;
[0032]230:第三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外层膜、中层膜和内层膜;其中,所述内层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抗静电剂15%

25%和低密度聚乙烯75

85%,所述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抗静电剂;所述中层膜由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和所述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例为15:9:8

1:1:1;所述外层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抗静电剂15%

25%,聚乙烯混合物75

85%,所述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抗静电剂;所述聚乙烯混合物中包括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和所述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例为15:9:8

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膜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和所述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例为20:11:8

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膜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和所述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例为20:9:7

1: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聚乙烯膜的膜厚为40

80微米;和/或,所述外层膜的膜厚为5

20微米;和/或,所述中层膜的膜厚为30

40微米;和/或,所述内层膜的膜厚为5

2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抗静电剂的数均分子量大于15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静电聚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平平刘晓玲王灿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