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刚度PE光伏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873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刚度PE光伏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PE光伏电缆材料的刚度不佳的问题;该制备方法首先将碳纤维用无水乙醇、丙酮洗涤,去除表面上浆剂以及杂质,之后利用包覆料将清洗碳纤维进行包覆,形成内部为碳纤维外部为包覆料的包覆碳纤维,之后将包覆碳纤维加入至高密度聚乙稀制备得到光伏电缆材料,碳纤维最大的特点是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碳纤维的密度不及钢的1/4,但强度可数倍于钢铁材料,因此,包覆碳纤维能够赋予光伏电缆材料高刚度,使得由该光伏电缆材料制备的光伏电缆不易被破坏,从而能够保证光伏电缆的安全,延长光伏电缆的使用寿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刚度PE光伏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刚度PE光伏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获得途径,具有无污染、可持续、简单易得的特点。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能量传输元件,在光伏发电组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HDPE具有很好的电性能,特别是绝缘介电强度高,使其很适用于光伏电缆,HDPE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在常温甚至在

40℃低温度下均如此,但与工程塑料制品相比,HDPE制品受强度不够高、硬度低、环境应力开裂能差等限制,使得光伏电缆在环境条件恶劣的户外铺设时,电缆有可能承受各种外力的冲击,如果电缆护套刚度不够,电缆绝缘层将会受到损坏,进而导致无法为内部的导线进行保护,不仅使得光伏电缆的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还易于出现安全隐患。
[0004]如何改善现有的PE光伏电缆材料的刚度不佳是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因此,亟需一种光伏电缆用高强度PE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刚度PE光伏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碳纤维加入至无水乙醇、丙酮中搅拌反应,得到清洗碳纤维,将清洗碳纤维加入至包覆料中搅拌反应,得到包覆碳纤维,将高密度聚乙稀、包覆碳纤维、硅烷偶联剂KH

560、硬脂酸钙、抗氧剂1076以及紫外线吸收剂UV

531加入至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经过挤出机中挤出造粒,之后将粒料烘干,得到该高刚度PE光伏电缆材料,解决了现有的PE光伏电缆材料的刚度不佳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高刚度PE光伏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按照重量份称取高密度聚乙稀80

100份、包覆碳纤维1

25份、硅烷偶联剂KH

560 4

8份、硬脂酸钙8

15份、抗氧剂1076 2.5

5.5份以及紫外线吸收剂UV

531 1.4

2.8份,备用;
[0009]步骤二:将高密度聚乙稀、包覆碳纤维、硅烷偶联剂KH

560、硬脂酸钙、抗氧剂1076以及紫外线吸收剂UV

531加入至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经过挤出机中挤出造粒,之后将粒料烘干,得到该高刚度PE光伏电缆材料。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包覆碳纤维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11]步骤S1:将碳纤维、无水乙醇、丙酮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温度为85

90℃,搅拌速率为300

400r/mi 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0

3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真空抽滤,将滤饼用蒸馏水洗涤2

3次,之后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温度为60

65℃的条件下干燥20

30h,得到清洗碳纤维;
[0012]步骤S2:将包覆料、N,N

二甲基甲酰胺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在温度为25

30℃,搅拌速率为300

400r/mi 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30

40mi n,之后加入清洗碳纤维并升温至75

8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5

6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趁热真空抽滤,将滤饼冷却至室温,之后用蒸馏水洗涤2

3次,之后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温度为60

65℃的条件下干燥2

3h,得到包覆碳纤维。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1中的所述碳纤维、无水乙醇、丙酮的用量比为1g:8

10mL:8

10mL。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中的所述包覆料、N,N

二甲基甲酰胺以及清洗碳纤维的用量比为0.5

2.5g:50

60mL:1g。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包覆料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16]步骤A1:将2

甲基萘、氢溴酸以及无水甲醇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在温度为0

5℃,搅拌速率为300

400r/mi 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逐滴加入双氧水,控制滴加速率为1

2滴/s,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10

15h,之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旋转蒸发去除溶剂,之后收集温度为136

138℃,压力为2.9

2.95kPa的馏分得到中间体1;
[0017]反应过程如下:
[0018][0019]步骤A2:将咔唑、N,N

二甲基甲酰胺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在温度为25

30℃,搅拌速率为300

400r/mi 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逐滴加入N

溴代丁二酰亚胺溶液,控制滴加速率为1

2滴/s,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6

8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加入至冰水中,之后用氯仿萃取2

3次,之后合并萃取液,将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得到中间体2;
[0020]反应过程如下:
[0021][0022]步骤A3:将中间体2、4

甲氧基苯硼酸、四(三苯基膦)钯、碳酸钾溶液以及二氧六环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导气管以及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在温度为25

30℃,搅拌速率为300

400r/mi 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0

30mi n,之后升温至回流的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10

15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加入至冰水中,之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

3次,之后合并萃取液,将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得到中间体3;
[0023]反应过程如下:
[0024][0025]步骤A4:将中间体1、中间体3、氢氧化钠、四丁基溴化铵以及四氢呋喃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温度为25

30℃,搅拌速率为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刚度PE光伏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份称取高密度聚乙稀80

100份、包覆碳纤维1

25份、硅烷偶联剂KH

560 4

8份、硬脂酸钙8

15份、抗氧剂1076 2.5

5.5份以及紫外线吸收剂UV

531 1.4

2.8份,备用;步骤二:将高密度聚乙稀、包覆碳纤维、硅烷偶联剂KH

560、硬脂酸钙、抗氧剂1076以及紫外线吸收剂UV

531加入至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经过挤出机中挤出造粒,之后将粒料烘干,得到该高刚度PE光伏电缆材料;所述包覆碳纤维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步骤S1:将碳纤维、无水乙醇、丙酮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之后真空抽滤,将滤饼洗涤、干燥,得到清洗碳纤维;步骤S2:将包覆料、N,N

二甲基甲酰胺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之后加入清洗碳纤维继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趁热真空抽滤,将滤饼冷却,之后洗涤、干燥,得到包覆碳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度PE光伏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所述碳纤维、无水乙醇、丙酮的用量比为1g:8

10mL:8

10mL;步骤S2中的所述包覆料、N,N

二甲基甲酰胺以及清洗碳纤维的用量比为0.5

2.5g:50

60mL:1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度PE光伏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料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步骤A1:将2

甲基萘、氢溴酸以及无水甲醇加入至三口烧瓶中,边搅拌边逐滴加入双氧水,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之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旋转蒸发,之后收集馏分,得到中间体1;步骤A2:将咔唑、N,N

二甲基甲酰胺加入至三口烧瓶中,边搅拌边逐滴加入N

溴代丁二酰亚胺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加入至冰水中,之后萃取,将萃取液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2;步骤A3:将中间体2、4

甲氧基苯硼酸、四(三苯基膦)钯、碳酸钾溶液以及二氧六环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之后加入至冰水中,之后萃取,将萃取液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3;步骤A4:将中间体1、中间体3、氢氧化钠、四丁基溴化铵以及四氢呋喃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之后加入至冰水中,之后萃取,将萃取液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4;步骤A5:将中间体4、二氯甲烷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之后边搅拌边逐滴加入三溴化硼,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加入至冰水中,之后萃取,将萃取液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5;步骤A6:将中间体5、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月翟立锋王怡瑶吕志亮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双登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