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筒仓滑模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079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筒仓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单体筒仓滑模施工装置,解决现有单体筒仓滑模施工时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使仓体滑升发生扭转,而影响滑模施工正常进行的问题,包括提升架,操作平台,支承杆,内、外模板以及用于加固模板的围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内模板由组合钢模板和按照仓体中心对称布置的抗扭柱钢模板构成,所述抗扭柱钢模板横截面为U型,抗扭柱钢模板两侧壁设有分别与两侧组合钢模板焊接的凸沿,抗扭柱钢模板与组合钢模板外表面在同一曲面内。施工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了成本,提高筒仓的施工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更重要的是消除了滑模施工中偏扭的质量通病的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筒仓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单体筒仓滑模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滑模施工技术是钢筋混凝土直壁和筒体结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 工速度快、场地占用少、安全作业有保障、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方法。滑 模施工装置主要由提升架、操作平台、支承杆、内外模板、围檩等几部分组成。 在仓体滑升过程中,由于千斤顶的受力不均、混凝土的浇灌量不一致;操作平 台上荷载分布不均匀;千斤顶上升时不能同步;砼浇筑高差不一致;内外模板 各处的倾斜度不一致等,很容易使仓体滑升发生扭转,从而会影响到滑模施工 的正常进行。当仓体出现扭转现象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很 长的时间来进行纠扭,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而且也给施工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 麻烦,就传统的平台纠扭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还得时刻注意纠正的效果及发展 趋势,还应随时观察整个操作平台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特别在实施纠扭时,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找出原因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稍 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单体筒仓滑模施工时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使仓体滑升 发生扭转,而影响滑模施工正常进行的问题,提供一种单体筒仓滑模施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单体筒仓滑模施工装置,包括提升架,操作平台,支承杆,内、外模板以及用于加固模板的围檩,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 于内模板由组合钢模板和按照仓体中心对称布置的抗扭柱钢模板构成,所述抗扭柱钢模板横截面为u型,抗扭柱钢模板两侧壁设有分别与两侧组合钢模板焊接的凸沿,抗扭柱钢模板与组合钢模板外表面在同一曲面内。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 构设计,在原有组合钢模板作为内模的基础上增设了抗扭柱钢模板,浇灌混凝 土后,相当于在筒仓内壁对称增设了抗扭柱,在滑模滑升过程中,抗扭柱自身 下部砼己经形成了一定的强度,对模板的位移产生了抵抗力,限制了模板的位 移,对整体模板系统产生了约束作用,阻止了模板系统的周圈移动,从而克服 了筒体模板的扭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施工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了成本,提高筒 仓的施工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更重要的是消除了滑模施工中偏扭的质量通病 的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抗扭柱钢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横向剖视图图中1-围檩2-组合钢模板3-仓体4-抗扭柱钢模板5-凸沿6-肋板 7-抗扭柱 具体实施例方式单体筒仓滑模施工装置,包括提升架,操作平台,支承杆,内、外模板以 及用于加固模板的围檩l,如图1、2所示,内模板由组合钢模板2和按照仓体3中心对称布置的抗扭柱钢模板4构成,抗扭柱钢模板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如图3、 4所示,所述抗扭柱钢模板4横截面为U型,抗扭柱钢模板4 两侧壁设有分别与两侧组合钢模板2焊接的凸沿5,抗扭柱钢模板4与组合钢 模板2外表面在同一曲面内,抗扭柱钢模板4背面增设肋板6,肋板6与围檩1 焊接连接。具体实施时,抗扭柱钢模板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制作与安装1、 抗扭柱钢模板制作 抗扭柱钢模板用3mm厚钢板煨制成型,宽590毫米,槽深52毫米,凸沿宽50毫米,高1200毫米,如图3所示;2、 滑模装置组装抗扭柱钢模板在筒仓直径线上对称布置,抗扭柱钢模板与组合钢模板焊接 连接,抗扭柱钢模板与筒仓组合钢模板外表面在同一曲面内,围檩在抗扭柱处 不断开,保证了围檩的刚度和整体性,模板系统组装完毕后,围檩固定,为了 增强抗扭柱钢模板刚度,安装后在抗扭柱钢模板背后用L50*50角钢增加两道 肋板,与围檩焊接连接,形成模板提升系统,与提升架、操作平台固定在一起 形成滑模施工装置;3、 模板的制作必须板面平整、无巻边、翘曲、孔洞、毛刺等,阴阳角的 单面倾斜度应符合规范要求;4、 操作步骤1)抗扭柱钢模板安装位置要选在筒仓中心的两侧,按仓体中心对称布置, 根据已安装好的组合钢模板的距离来确定内附壁柱模板的宽度, 一般要制作成 两个组合钢模板的宽度;2) 把抗扭柱钢模板稳妥地放入预定位置后,也和其它模板一样,安装成上 窄下宽的形式,然后在模板的背面焊接肋板,来保证模板的强度。与组合钢模 板水平连接的长度一般为50MM,搭接面的地方要用电焊均匀地进行点焊,使 之与其它模板形成一体;3) 在安装好提升架、千斤顶、周圈围檩,里、外围檩和管路部分后,先进 行油路试压,待全部检查合格后,就可进行滑升了。权利要求1、一种单体筒仓滑模施工装置,包括提升架,操作平台,支承杆,内、外模板以及用于加固模板的围檩(1),其特征是内模板由组合钢模板(2)和按照仓体(3)中心对称布置的抗扭柱钢模板(4)构成,所述抗扭柱钢模板(4)横截面为U型,抗扭柱钢模板(4)两侧壁设有分别与两侧组合钢模板(2)焊接的凸沿(5),抗扭柱钢模板(4)与组合钢模板(2)外表面在同一曲面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筒仓滑模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抗扭柱钢模板(4)背面增设肋板(6),肋板(6)与围檩(1)焊接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筒仓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单体筒仓滑模施工装置,解决现有单体筒仓滑模施工时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使仓体滑升发生扭转,而影响滑模施工正常进行的问题,包括提升架,操作平台,支承杆,内、外模板以及用于加固模板的围檩,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内模板由组合钢模板和按照仓体中心对称布置的抗扭柱钢模板构成,所述抗扭柱钢模板横截面为U型,抗扭柱钢模板两侧壁设有分别与两侧组合钢模板焊接的凸沿,抗扭柱钢模板与组合钢模板外表面在同一曲面内。施工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了成本,提高筒仓的施工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更重要的是消除了滑模施工中偏扭的质量通病的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文档编号E04G11/22GK101666159SQ20091007558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尚建增, 昕 王, 王海中 申请人: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体筒仓滑模施工装置,包括提升架,操作平台,支承杆,内、外模板以及用于加固模板的围檩(1),其特征是内模板由组合钢模板(2)和按照仓体(3)中心对称布置的抗扭柱钢模板(4)构成,所述抗扭柱钢模板(4)横截面为U型,抗扭柱钢模板(4)两侧壁设有分别与两侧组合钢模板(2)焊接的凸沿(5),抗扭柱钢模板(4)与组合钢模板(2)外表面在同一曲面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中尚建增王昕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