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0413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4
一种振动感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壳,用于与待测物体接触的第一底座,用于支撑所述外壳的第二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振动传感器、振动处理电路及振动隔离部件;其中:所述振动隔离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底座传递的振动能量;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二底座上的通孔,与所述第一底座刚性连接,用于感应所述第一底座传递的振动能量,并将感应到的振动能量转换为第一电信号,输出至所述振动处理电路;所述振动处理电路,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并进行处理。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提高振动的感应灵敏度。感应灵敏度。感应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感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振动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道和旋转机械等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因异常、泄露、破坏产生振动,因此可以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来监听振动信号,进而对其状态进行感知。
[0003]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振动信号很微弱,其频率和振幅都较低。比如,管道因泄漏而产生的声信号,主要频率成分集中在1

2kHz。再如,管道的受到破坏而产生的振动信号,频率一般也在1kHz以下,且信号的幅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衰减。
[0004]现有的振动传感器,对微弱振动的感应灵敏度较差,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振动的感应灵敏度?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感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壳,用于与待测物体接触的第一底座,用于支撑所述外壳的第二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振动传感器、振动处理电路及振动隔离部件;其中:
[0007]所述振动隔离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底座传递的振动能量;
[0008]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二底座上的通孔,与所述第一底座刚性连接,用于感应所述第一底座传递的振动能量,并将感应到的振动能量转换为第一电信号,输出至所述振动处理电路;
[0009]所述振动处理电路,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并进行处理。r/>[0010]可选地,所述振动隔离部件包括:第一柔性垫片。
[0011]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螺纹连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与第一底座之间,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通过所述螺纹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底座刚性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螺纹连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底座的通孔内,且所述螺纹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柔性密封圈。
[0013]可选地,所述振动隔离部件还包括:第二柔性垫片,位于所述螺纹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振动处理电路,包括:时间控制模块、磁控采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音频转换模块、存储模块及输出模块;其中:
[0015]所述时间控制模块,与所述磁控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磁控采集模块的工作时间;
[0016]所述磁控采集模块,与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连接,用于在外部磁激励时使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
[0017]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0018]所述音频转换模块,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转为音频格式文件;
[0019]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所述音频格式文件;
[0020]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用于输出所述音频格式文件。
[0021]可选地,所述振动处理电路,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或所述输出模块连接,用于向控制端输出所述第一电信号。
[0022]可选地,所述振动感应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振动感应装置内各用电器件提供电源。
[0023]可选地,所述振动处理电路,还包括:续航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电源模块的电压及电流,计算所述振动感应装置的续航时长,并将输出所述续航时长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
[0024]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振动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用于检测所述振动感应装置移动的加速度或幅度,并在所述振动感应装置移动加速度或幅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振动处理电路输出第二电信号。
[0025]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报警组件,与所述第二振动传感器连接,适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振动传感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时,执行报警操作。
[0026]可选地,所述报警组件,还适于对获取所述振动感应装置的位置信息,以将所述振动感应装置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端。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8]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第一底座用于与待测物体接触,并与第一振动传感器刚性连接,故在待测物体发生振动时,第一底座可以将待测物体产生的振动能量传递至第一振动传感器。由于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振动隔离部件,而第二底座用于支撑外壳,故第一底座传递的能量不会传递至第二底座以及第二底座上的外壳,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振动传感器上接收的振动能量与第一底座基本相同,由此可以使得振动的感应灵敏度更高,更准确地识别待测物体是否发生振动。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振动感应装置的主视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振动感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振动感应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振动处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现有的振动感应装置,在置于待测物体上测量待测物体是否发生振动时,待测物体的振动能量会传递至振动感应装置的所有部件,即振动感应装置的所有部件共同振动,由此导致振动传感器上接收的振动能量较小。故在待测物体的振动很微弱时,振动传感器上接收的振动能量会更小,振动传感器经常检测不到待测物体是否发生振动。
[0034]针对该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振动感应装置,所述振动感应装置中,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振动隔离部件,第一底座与第一振动传感器刚性连接,故在待测物体发生振动时,第一底座可以将待测物体产生的振动能量传递至第一振动传感器,而不会传递至第二底座以及第二底座上的外壳,这样使得第一振动传感器上接收的振动能量与第一底座基本相同,振动能量损耗较小,由此可以提高振动感应装置的灵敏度,也就可以提高振动检测的准确性。
[003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地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振动感应装置1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振动感应装置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振动感应装置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7]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感应装置1,所述振动感应装置1可以包括:外壳10,第一底座11,第二底座12,第一振动传感器13、振动处理电路14及振动隔离部件15。其中:
[0038]外壳10具有腔室。所述第二底座12,与所述外壳10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外壳10。所述第一底座11,用于与待测物体接触。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13、振动处理电路14及振动隔离部件15,设置在所述外壳10腔室内。
[0039]所述振动隔离部件15,位于所述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12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底座11传递的振动能量。
[0040]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13,通过所述第二底座上12的通孔,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用于与待测物体接触的第一底座,用于支撑所述外壳的第二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振动传感器、振动处理电路及振动隔离部件;其中:所述振动隔离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底座传递的振动能量;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二底座上的通孔,与所述第一底座刚性连接,用于感应所述第一底座传递的振动能量,并将感应到的振动能量转换为第一电信号,输出至所述振动处理电路;所述振动处理电路,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并进行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隔离部件包括:第一柔性垫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连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与第一底座之间,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通过所述螺纹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底座刚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底座的通孔内,且所述螺纹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柔性密封圈。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隔离部件还包括:第二柔性垫片,位于所述螺纹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处理电路,包括:时间控制模块、磁控采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音频转换模块、存储模块及输出模块;其中:所述时间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磁控采集模块的工作时间;所述磁控采集模块,与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连接,用于在外部磁激励时使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锋白昊汪宗御陆超杰尤伟宏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大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