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86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属于景观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地基,设置在所述地基上的第一立柱,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立柱四周的多个第二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内置有引水管道的多个第三立柱,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柱和第一立柱之间的绿植爬架,位于所述第三立柱上部的环形支撑架,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支撑架上、且与所述引水管道相连接的多个定量浇灌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结构上设置绿植网架,并在绿植网架顶部设置定量浇灌管道,不仅可以避免过渡浇灌的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浇灌管道位于藤蔓植物的上部,能够还能起到热天降温作用,提高本装置的实用价值性。高本装置的实用价值性。高本装置的实用价值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景观建筑
,尤其是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人造景观是指人们在室内外,利用技术制造出来的景观,在一定区域呈现的景象,具有比较强烈的视觉效果。人造景观是为适应一定的旅游和休闲需求,专门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美学、历史、艺术价值的新景观,例如景观廊架、科普装置、生态凉亭等,可以为成为公众观赏、娱乐、休闲提供方便。
[0003]而上述人造景观装置均需要设计支撑结构,用于固定和安装人造景观。而现有的支撑结构一般以木材、竹材、金属、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原料制成,并在支撑结构周围种植一些绿色藤蔓,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相搭配,满足以满足人们对生态微景观需求。但是由于人造景观通常放置在户外,需要维护人员定时的进行浇灌,而且在浇灌过程中会存在过渡浇灌的问题,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所涉及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包括:地基,设置在所述地基上的第一立柱,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立柱四周的多个第二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内置有引水管道的多个第三立柱,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柱和第一立柱之间的绿植爬架,位于所述第三立柱上部的环形支撑架,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支撑架上、且与所述引水管道相连接的多个定量浇灌管道。
[0006]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地基周边还设置有雨水回收装置;
[0007]所述雨水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地基周围的多个雨水收集管道,以及与所述雨水收集管道相连接的储水箱。
[0008]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引水管道另一端与雨水回收装置的储水箱相连接。
[0009]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埋入地下的部分的周向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
[0010]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底部还设置有钢架,并通过钢架将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0011]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上部还设置有安装桁架;
[0012]所述安装桁架沿着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的连线延伸至所述第三立柱的外部。
[0013]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安装桁架顶部设置有避雨遮阳用防护板。
[0014]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防护板的竖直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地基。
[0015]本技术涉及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支撑结构上设置绿植网架,用于依附藤蔓植物,与周围的自然生态
环境相搭配,以满足人们对生态微景观需求。另一方面,在绿植网架顶部设置定量浇灌管道,不仅可以避免过渡浇灌的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浇灌管道位于藤蔓植物的上部,能够还能起到热天降温作用,提高本装置的实用价值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地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绿植爬架和浇灌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地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应用场景1中碳汇科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应用场景2中生态凉亭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为:110、地基;120、第一立柱;130、第二立柱;140、第三立柱;150、绿植爬架;160、环形支撑架;170、浇灌管道;180、雨水收集管道;111、混凝土保护层;112、钢架;190、安装桁架;
[0022]210、防护板;220、第一装饰物;230、第二装饰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实施例的示例旨在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参阅附图1至5,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包括:地基110,设置在所述地基110上的第一立柱120,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立柱120四周的多个第二立柱1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120和第二立柱130之间、内置有引水管道的多个第三立柱140,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柱140和第一立柱120之间的绿植爬架150,位于所述第三立柱140上部的环形支撑架160,以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支撑架160上、且与所述引水管道相连接的多个浇灌管道170。
[0026]其中,所述第一立柱120、第二立柱130和第三立柱140均选用Q235B级钢,且Q235级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700

2006中相应规定:Q355级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CB/T1591

2008中相应规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构件的弹性模量E=206
×
103N/mm2,剪切模量G=79
×
103N/mm线膨胀系数=12
×
10

6(以每℃计),质量密度=7850kg/m3。
[0027]在所述第三立柱140和第一立柱120之间设置绿植爬架150,一方面,绿植爬架150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支撑结构周围种植常青藤、绿萝、爬山虎等藤蔓植物,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相搭配,以满足人们对生态微景观需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待种植植物生长的需求设计宽度,及角度,并提前预设植物依附爬架生长后的造型来设计绿植网架110的具体构造,构建一个低维护、生物友好的生态微景观。
[0028]另外,在第二立柱130内部隐藏安装有引水管道,并在绿植架顶部设置有浇灌管道170,通过在浇灌管道170内设置控制阀,实现对藤蔓植物的定量浇灌。一方面,避免过渡浇
灌的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而且浇灌管道170位于藤蔓植物的上部,能够形成在绿植网架周围形成水雾,起到热天降温作用,提高本装置的实用价值性。
[0029]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在所述地基110周边还设置有雨水回收装置,所述雨水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地基110周围的多个雨水收集管道180,以及与所述雨水收集管道180相连接的储水箱。另外,为了配合所述雨水收集管道180的使用,在所述支撑结构顶部安装有避雨遮阳用防护板210,例如屋顶、光伏板等,且所述防护板210的竖直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地基110。雨水可以沿着防护板210流入地表,刚好经过雨水收集管,汇集至储水箱中,为浇灌所用,提高整个装置的水资源利用率。
[0030]在进一步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整个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参阅附图4,所述第一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10),设置在所述地基(110)上的第一立柱(120),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立柱(120)四周的多个第二立柱(1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120)和第二立柱(130)之间、内置有引水管道的多个第三立柱(140),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柱(140)和第一立柱(120)之间的绿植爬架(150),位于所述第三立柱(140)上部的环形支撑架(160),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支撑架(160)上、且与所述引水管道相连接的多个定量浇灌管道(1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10)周边还设置有雨水回收装置;所述雨水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地基(110)周围的多个雨水收集管道(180),以及与所述雨水收集管道(180)相连接的储水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道另一端与雨水回收装置的储水箱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仪吴江源陈淘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