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碳汇科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761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碳汇科普装置,属于科普装置领域。包括由若干钢构件焊接形成的“十”字形主支撑结构,水平设置在所述主支撑结构上部、水平截面形为或近似为圆环形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用于连接所述主支撑结构和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的固定支架,悬挂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多个生态装饰物,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支撑结构中部的环形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虚实两方面营造科普环境和传播科普知识,具有更好的展示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和乐趣度,有利于提高科普效果。提高科普效果。提高科普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碳汇科普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科普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户外碳汇科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科普装置是一种全新、独特的科普形式,能使人们在快乐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探究科学的能力。它将科普知识、科学实验等以实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们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方面接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精神,以此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科普装置作为一种创新的科普形式,而且适用于社区公园、学校、综合商业体等各种科普宣传的场合。
[0003]碳汇是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自“双碳”目标提出后,越来越多关于“双碳”、“碳汇”的科普知识由新闻媒体、学界以及业界传播给公众,但是这种大都是通过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科普,公众仅通过图片和文字的介绍说明对“碳汇”相关科普知识的展示不够直观、清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户外碳汇科普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所涉及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户外碳汇科普装置,包括:由若干钢构件焊接形成的“十”字形主支撑结构,水平设置在所述主支撑结构上部、水平截面形为或近似为圆环形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用于连接所述主支撑结构和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的固定支架,悬挂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多个生态装饰物,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支撑结构中部的环形显示屏。
[0006]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主支撑结构上还设置有绿植网架。
[0007]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包括:多个水平放置、且在竖直方向上相距预定间隙的透明环形反应管道,设置在所述环形反应管道之间的连接管道,以及设置在最上方环形反应管道的曝气装置。
[0008]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环形反应管道包括四个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弧形管道,和密封插接所述弧形管道之间、并连接弧形管道形成环形反应管道的安装管道。
[0009]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生态装饰物可以为生态鸟巢、昆虫爬箱、植物种植槽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生态装饰物内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与所述环形显示屏信号连接。
[0011]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主支撑结构上还设置有微波传感器和/或声音传感器,且微波传感器和/或声音传感器与所述环形显示屏信号连接。
[0012]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主支撑结构顶部设置有圆形的光伏板,且所述光伏板刚好位于所述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上方。
[0013]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光伏板上表面还设置有雨刮器。
[0014]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碳汇科普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
技术通过设计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用于培养微藻,通过实物展示以微藻为代表的海洋碳汇;通过设置绿植网架供植物爬藤生长,通过实物展示以植物为代表的林业碳汇、草原碳汇;设置生物装饰物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室外微生态环境,科普生物多样性;通过设置环形显示屏,实时播放碳汇相关的科普视频,以虚拟影像的方式科普碳汇。本技术通过虚实两方面营造科普环境和传播科普知识,具有更好的展示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和乐趣度,有利于提高科普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中碳汇科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碳汇科普装置(隐去环形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为:100、主支撑结构;110、绿植网架;200、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210、环形反应管道;211、弧形管道;212、安装管道;220、连接管道;230、曝气装置;300、固定支架;400、生态装饰物;500、环形显示屏;510、立柱;520、安装框架;600、光伏板;610、雨刮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0]参阅附图1至3,一种户外碳汇科普装置,包括:主支撑结构100、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200、固定支架300、生态装饰物400、环形显示屏500和光伏板600。
[0021]所述主支撑结构100为由若干钢构件焊接形成的“十”字形结构,所述钢构件选用Q235B级钢,且Q235级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700

2006中相应规定:Q355级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CB/T1591

2008中相应规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构件的弹性模量E=206
×
103N/mm2,剪切模量G=79
×
103N/mm线膨胀系数=12
×
10
‑6(以每℃计),质量密度=7850kg/m3。
[0022]在所述主支撑结构100上还设置有绿植网架110,所述绿植网架110上种植的植物可以为常青藤、绿萝、爬山虎等藤蔓植物,用户可以根据本地气候情况选取合适的藤蔓植物,然后根据待种植植物生长的需求设计宽度,及角度,并提前预设植物依附爬架生长后的造型来设计绿植网架110的具体构造,构建一个低维护、生物友好的绿植网架。
[0023]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200的截面形为或近似为圆环形,水平设置在所述主支撑结构100上部。由于微藻的可以利用CO2进行生长繁殖,同时利用太阳能作为能量来源,并且具有生长速度快、分布范围广、减少占地面积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降低CO2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的影响,是海洋碳汇中的代表性植物,因此本实施例选用微藻作为科普植物。
[0024]而现有的光生物反应器一般为立式结构,在户外场合采用自然光进行培养时,需要对生物反应器持续性的曝气,通过水流的扰动、湍流使得微藻尽可能保持悬浮状态,提高光生物反应器的光能利用率。
[0025]本实施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将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200更好的融入科普装置
中,设计了一种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200结构。参阅附图3,所述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200包括:多个水平放置、且在竖直方向上相距预定间隙的透明环形反应管道210,设置在所述环形反应管道210之间的连接管道220,以及设置在最上方环形反应管道210的曝气装置230。所述曝气装置230可以设计为通气孔,无需配备额外的气泵,只需要保证整个光生物反应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满足微藻生长需求即可。
[0026]进一步地,综合考虑圆形管道的加工难度和圆形管道的安装方便性,所述环形反应管道210包括四个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弧形管道211,和密封插接所述弧形管道211之间、并连接弧形管道211形成环形反应管道210的安装管道212。所述弧形管道211采用有机玻璃材料制成,在保证反应器透明度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韧性,方便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碳汇科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钢构件焊接形成的“十”字形主支撑结构(100),水平设置在所述主支撑结构(100)上部、水平截面形为或近似为圆环形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200),用于连接所述主支撑结构(100)和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200)的固定支架(300),悬挂在所述固定支架(300)上的多个生态装饰物(400),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支撑结构(100)中部的环形显示屏(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碳汇科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结构(100)上还设置有绿植网架(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碳汇科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光生物反应容器(200)包括:多个水平放置、且在竖直方向上相距预定间隙的透明环形反应管道(210),设置在所述环形反应管道(210)之间的连接管道(220),以及设置在最上方环形反应管道(210)的曝气装置(2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户外碳汇科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反应管道(210)包括四个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仪吴江源陈淘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