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49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0
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集成泵站、行走对中机构与密封锁紧机构;集成泵站的主吸水口通过1P口与行走对中机构的P1口、P2口相连,行走对中机构的A1口与A11口相连,B1口与B11口相连,A2口与A22口相连,B2口与B22口相连;集成泵站的备吸水口通过2P口与密封锁紧机构的P3口、P4口相连,密封锁紧机构的A3口与A33口相连,B3口与B33口相连,A4口与A44口相连,B4口与B44口相连;1P口与2P口相连;集成泵站的总回水口通过1T口与行走对中机构的T1口、T2口以及密封锁紧机构的T3口、T4口相连;应用中,通过集成泵站驱动行走对中机构与密封锁紧机构,实现行走对中机构与密封锁紧机构两侧的联动控制,完成对中密封。因此,本设计的施工安全性、可靠性较高。可靠性较高。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水利工程领域常用的施工围堰一般采用起重机吊装、人工敷设以形成围堰后抽干水形成作业干区,然后进行围堰施工,但由于箱梁结构外形宽大、质量偏重限制,采用传统工艺进行敷设施工对于相互配合作业的起重机吨位要求严格,并且对河道两岸的道路空间以及起重机操作人员的作业技术等要求较高,由于围堰部分需要严格密封,往往需要在岸上提前进行预装好围堰体,保证密封面的拧紧力矩,或者分段吊装至水下后,由人工下潜进行密封处的螺栓拧紧,施工安全性、可靠性较差。
[0003]申请号为202221257041.5,申请日为2022年5月24日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水工建筑施工用围堰结构,其所述第一堰板的一侧活动卡接有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的一侧活动卡接有第二堰板,所述第一堰板包括阻挡柱,所述阻挡柱的内部放置有第一组合条,所述第一组合条的外侧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柱身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阻挡柱的内部放置有第二组合条,所述第二组合条的外侧放置有第二固定块。
[0004]该围堰结构需要反复进行对位确认,才能完成组装,不仅难以保证水下对接后密封面的密封性能,而且也无法保证水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性,没有解决围堰施工中的施工安全性、可靠性较差的缺陷。
[0005]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安全性、可靠性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施工安全性、可靠性较高的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集成泵站、行走对中机构与密封锁紧机构;所述集成泵站的主吸水口通过1P口与行走对中机构的P1口、P2口相连,所述行走对中机构的A1口与A11口相连,B1口与B11口相连,A2口与A22口相连,B2口与B22口相连;所述集成泵站的备吸水口通过2P口与密封锁紧机构的P3口、P4口相连,所述密封锁紧机构的A3口与A33口相连,B3口与B33口相连,A4口与A44口相连,B4口与B44口相连;所述1P口与2P口相连;所述集成泵站的总回水口通过1T口与行走对中机构的T1口、T2口以及密封锁紧机构的T3口、T4口相连。
[0008]所述集成泵站包括主泵站与备用泵站;所述主泵站包括主泵机、主过滤器、主压力监控组件与主截止阀;所述主压力监控组件、主截止阀、主泵机、主过滤器依次设置于主吸水口与1P口之间的主水管路上;
所述备用泵站包括备泵机、备过滤器、备压力监控组件与备截止阀;所述备压力监控组件、备截止阀、备泵机、备过滤器依次设置于备吸水口与2P口之间的备水管路上。
[0009]所述行走对中机构包括左行走机构与右行走机构;所述左行走机构包括左驱动马达与左马达控制阀组;所述右行走机构包括右驱动马达与右马达控制阀组;所述密封锁紧机构包括左限位组件与右锁紧组件;所述左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水液压缸组与限位水液压缸控制阀组;所述右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水液压缸组与锁紧水液压缸控制阀组。
[0010]所述左马达控制阀组包括马达换向阀与对称设置的左马达管路、右马达管路;所述左马达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左双向液压锁、左安全阀、左压力监测装置与左快插接头;所述右马达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右双向液压锁、右安全阀、右压力监测装置与右快插接头;所述左马达管路与右马达管路之间通过第一截止阀相连,所述左安全阀与右安全阀相连。
[0011]所述马达换向阀的A1口依次通过左马达管路、左马达软管与左驱动马达的A11口相连,所述马达换向阀的B1口依次通过右马达管路、右马达软管与左驱动马达的B11口相连;所述右马达控制阀组与左马达控制阀组结构一致。
[0012]所述限位水液压缸组包括多个限位水液压缸,所述限位水液压缸包括有杆腔与无杆腔;所述多个限位水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有杆腔管路相连,所述多个限位水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无杆腔管路相连;所述锁紧水液压缸组的结构与限位水液压缸组一致。
[0013]所述限位水液压缸控制阀组包括限位换向阀与对称设置的左限位管路、右限位管路;所述左限位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左限位双向液压锁、左限位安全阀、左限位压力监测装置与左限位快插接头;所述右限位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右限位双向液压锁、右限位安全阀、右限位压力监测装置与右限位快插接头;所述左限位管路与右限位管路之间通过第二截止阀相连,所述左限位安全阀与右限位安全阀相连。
[0014]所述限位换向阀的A3口依次通过左限位管路、左软管与无杆腔管路的A33口相连,所述限位换向阀的B3口通过右限位管路、右软管与有杆腔管路的B33口相连;所述锁紧水液压缸控制阀组与限位水液压缸控制阀组的结构一致。
[0015]所述主水管路与备水管路通过2T口相连,所述2T口与1T口相连;所述左马达控制阀组、右马达控制阀组、限位水液压缸控制阀组与锁紧水液压缸控制阀组之间通过3T口与2T口相连。
[0016]所述左驱动马达与左马达泄水口相连,所述右驱动马达与右马达泄水口相连;所述左马达泄水口、右马达泄水口、主吸水口、备吸水口与总回水口处均分别设置有快插接头,所述快插接头均通过软管分别与左马达泄水口、右马达泄水口、主吸水口、备吸水口、总回水口相连。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包括集成泵站、行走对中机构与密封锁紧机构;集成泵站的主吸水口通过1P口与行走对中机构的P1口、P2口相连,行走对中机构的A1口与A11口相连,B1口与B11口相连,A2口与A22口相连,B2口与B22口相
连;集成泵站的备吸水口通过2P口与密封锁紧机构的P3口、P4口相连,密封锁紧机构的A3口与A33口相连,B3口与B33口相连,A4口与A44口相连,B4口与B44口相连;1P口与2P口相连;集成泵站的总回水口通过1T口与行走对中机构的T1口、T2口以及密封锁紧机构的T3口、T4口相连;本设计在应用中,通过集成泵站1P口驱动行走对中机构的P1口、P2口,进而驱动A11口、B11口、A22口与B22口,实现行走对中机构两侧的联动控制,并且驱动密封锁紧机构的P3口、P4口,进而驱动A33口、B33口、A44口与B44口,实现密封锁紧机构两侧的联动控制,从而实现精确的自动对中拼接,并且无需人员下水进行扭矩预紧,保证了安全性。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施工安全性,而且可靠性较高。
[0018]2、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中,集成泵站包括主泵站与备用泵站;主泵站包括主泵机、主过滤器、主压力监控组件与主截止阀;主压力监控组件、主截止阀、主泵机、主过滤器依次设置于主吸水口与1P口之间的主水管路上;备用泵站包括备泵机、备过滤器、备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集成泵站(1)、行走对中机构(2)与密封锁紧机构(3);所述集成泵站(1)的主吸水口(101)通过1P口与行走对中机构(2)的P1口、P2口相连,所述行走对中机构(2)的A1口与A11口相连,B1口与B11口相连,A2口与A22口相连,B2口与B22口相连;所述集成泵站(1)的备吸水口(102)通过2P口与密封锁紧机构(3)的P3口、P4口相连,所述密封锁紧机构(3)的A3口与A33口相连,B3口与B33口相连,A4口与A44口相连,B4口与B44口相连;所述1P口与2P口相连;所述集成泵站(1)的总回水口(103)通过1T口与行走对中机构(2)的T1口、T2口以及密封锁紧机构(3)的T3口、T4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泵站(1)包括主泵站(11)与备用泵站(12);所述主泵站(11)包括主泵机(111)、主过滤器(112)、主压力监控组件(113)与主截止阀(114);所述主压力监控组件(113)、主截止阀(114)、主泵机(111)、主过滤器(112)依次设置于主吸水口(101)与1P口之间的主水管路(115)上;所述备用泵站(12)包括备泵机(121)、备过滤器(122)、备压力监控组件(123)与备截止阀(124);所述备压力监控组件(123)、备截止阀(124)、备泵机(121)、备过滤器(122)依次设置于备吸水口(102)与2P口之间的备水管路(12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对中机构(2)包括左行走机构(21)与右行走机构(22);所述左行走机构(21)包括左驱动马达(211)与左马达控制阀组(212);所述右行走机构(22)包括右驱动马达(221)与右马达控制阀组(222);所述密封锁紧机构(3)包括左限位组件(31)与右锁紧组件(32);所述左限位组件(31)包括限位水液压缸组(311)与限位水液压缸控制阀组(312);所述右锁紧组件(32)包括锁紧水液压缸组(321)与锁紧水液压缸控制阀组(3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马达控制阀组(212)包括马达换向阀(213)与对称设置的左马达管路(218)、右马达管路(228);所述左马达管路(218)上依次设置有左双向液压锁(214)、左安全阀(215)、左压力监测装置(216)与左快插接头(217);所述右马达管路(228)上依次设置有右双向液压锁(224)、右安全阀(225)、右压力监测装置(226)与右快插接头(227);所述左马达管路(218)与右马达管路(228)之间通过第一截止阀(223)相连,所述左安全阀(215)与右安全阀(225)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对接装置水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换向阀(213)的A1口依次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琥铖刘杰方敏周成凯范永辉朱郭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