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45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其可以包括: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安装在车轮内并且向车轮提供驱动力;第一转向节,该第一转向节联接到驱动单元;第二转向节,该第二转向节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与第一转向节间隔开并且布置成彼此面对;悬架单元,该悬架单元连接到第二转向节并且相对于车身支撑第二转向节;转向驱动单元,该转向驱动单元安装在第二转向节中以产生转向力;以及转向角调节单元,该转向角调节单元连接到第一转向节,并且协同从转向驱动单元产生的转向力一起调节车轮的转向角。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通过借助第一转向节和第二转向节分别防止主销轴和悬架轴与车轮过度分离,可以减小主销偏移值并且改善车辆的驱动和制动稳定性。动稳定性。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


[0001]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并且更具体地,在转弯模块设备中集成了驱动、制动、转向和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常而言,电动车辆是一种不排放废气的环保型车辆,并且配备有供应能量以进行驱动的高压电池、从高压电池输出的电力产生旋转力的驱动马达,并且马达的旋转动力通过驱动轴传递到车轮。
[0003]近年来,轮内马达车辆已受到关注,其通过省除诸如减速器和差动齿轮之类的中间动力传输装置来减轻车辆的重量,并考虑到减少动力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的优点,而且由于马达直接安装在车轮内,因此马达的动力直接传递到车轮上。此外,不仅驱动系统,而且制动、转向和悬架系统也在积极开发中。
[0004]本公开的相关技术在韩国专利申请第10

2019

0041855号(在2019年4月23日公开,并且题为“STEERING SYSTEM FOR IN

WHEEL MOTOR VEHICLE(用于轮内马达车辆的转向系统)”)中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提供本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为了以简化形式介绍所选择的概念,这些概念将在下文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不旨在辨别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旨在作为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的辅助手段。
[0006]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该转弯模块设备能够独立地控制每个车轮的操作。
[0007]此外,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该转弯模块设备可以在没有系杆的情况下确保驱动稳定性。
[0008]此外,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该转弯模块设备能够调节车轮对准。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车轮内并且向所述车轮提供驱动力;第一转向节,所述第一转向节与所述驱动单元结合;第二转向节,所述第二转向节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转向节间隔开;悬架单元,所述悬架单元连接到所述第二转向节并且相对于车身支撑所述第二转向节;转向驱动单元,所述转向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向节中以产生转向力;以及转向角调节单元,所述转向角调节单元连接到所述第一转向节,并且协同由所述转向驱动单元产生的转向力调节所述车轮的转向角。
[0010]此外,所述第二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所述转向节本体被布置为面对所述第一转向节并且设置有容纳单元,所述转向驱动单元被插入到所述容纳单元中;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从所述转向节本体的一侧延伸并且支撑所述转向角调节单元;第一连接单元,所
述第一连接单元从所述安装单元延伸并且连接到所述悬架单元;以及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从所述转向节本体的另一侧延伸并且连接到所述悬架单元。
[0011]此外,所述转向节本体被布置成相对于地面倾斜。
[0012]此外,所述容纳单元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穿透转向节本体。
[0013]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被布置成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0014]此外,所述转向角调节单元包括:减速单元,所述减速单元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转向节连接并且对所述转向驱动单元的旋转速度进行减速从而增大从所述转向驱动单元产生的转向力;以及接头单元,所述接头单元通过将所述转向力从所述减速单元传递到所述第一转向节来改变所述车轮的转向角。
[0015]此外,所述减速单元包括: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转向驱动单元的输入轴一起旋转;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并且协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旋转一起旋转;以及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并且协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旋转一起使输出轴旋转。
[0016]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被形成为具有蜗杆轴的形状,在所述蜗杆轴的外周表面上具有蜗杆螺纹。
[0017]此外,所述接头单元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从所述输出轴延伸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转向节的一侧;以及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从所述第二转向节延伸,与所述第一接头间隔开,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转向节的另一侧。
[0018]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被布置成相对于地面以预定角度倾斜。
[0019]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是恒速接头。
[0020]此外,所述悬架单元包括:悬架臂,所述悬架臂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向节和所述车身之间,以支撑所述第二转向节;以及减震器,所述减震器连接到所述悬架臂并且吸收从路面传递的冲击。
[0021]此外,所述悬架臂包括:第一臂,所述第一臂的一端能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并且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能旋转地连接到所述车身;以及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与所述第一臂间隔开,所述第二臂的一端能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并且所述第二臂的另一端能旋转地连接到所述车身。
[0022]此外,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车轮内并且向所述车轮提供驱动力;第一转向节,所述第一转向节联接到所述驱动单元;第二转向节,所述第二转向节与所述第一转向节间隔开以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一转向节,并且所述第二转向节能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转向节;悬架臂,所述悬架臂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节和车身并且相对于所述车身支撑所述第二转向节;接头臂,所述接头臂将所述第一转向节和所述第二转向节彼此连接;以及角度调节单元,所述角度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向节和所述接头臂之间,并且通过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轴向旋转所述接头臂来调节所述第一转向节和所述第二转向节之间的相对角度。
[0023]所述接头臂可以包括:所述接头臂包括:球接头,所述球接头能旋转地接合到所述第一转向节;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紧固到所述第二转向节;以及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在所述球接头和所述紧固件之间。
[0024]在所述接头臂中形成有第一紧固孔和第一槽孔,所述第一紧固孔穿过所述紧固件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槽孔位于所述第一紧固孔下方并且穿过所述紧固件的外表面。
[0025]在所述第二转向节中形成与所述第一紧固孔相对应的第二紧固孔和与所述第一槽孔相对应的第二槽孔。
[0026]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为纵向孔的形状。
[0027]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可以包括:凸轮螺栓、与所述凸轮螺栓的螺栓轴的外周表面偏心联接的垫圈、以及穿过所述螺栓轴的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以及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二转向节的外表面上,并且以偏心旋转所述凸轮螺栓的方式引导所述垫圈。
[0028]所述角度调节单元还可以包括调节构件,所述调节构件穿过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并且将所述第二转向节和所述紧固件彼此紧固。
[0029]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通过分别借助第一转向节和第二转向节分别防止主销轴和悬架轴与车轮过度分离,可以减小主销偏移值并且改善车辆的驱动和制动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所述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车轮内并且向所述车轮提供驱动力;第一转向节,所述第一转向节联接到所述驱动单元;第二转向节,所述第二转向节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转向节间隔开并且布置成彼此面对;悬架单元,所述悬架单元连接到所述第二转向节并且相对于车身支撑所述第二转向节;转向驱动单元,所述转向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向节中以产生转向力;以及转向角调节单元,所述转向角调节单元连接到所述第一转向节,并且协同从所述转向驱动单元产生的转向力调节所述车轮的转向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所述转向节本体被布置为面对所述第一转向节并且设置有容纳单元,所述转向驱动单元被插入到所述容纳单元中;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从所述转向节本体的一侧延伸并且支撑所述转向角调节单元;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从所述安装单元延伸并且连接到所述悬架单元;以及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从所述转向节本体的另一侧延伸并且连接到所述悬架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其中,所述转向节本体被布置成相对于地面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其中,所述容纳单元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穿透所述转向节本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被布置成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其中,所述转向角调节单元包括:减速单元,所述减速单元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转向节连接并且对所述转向驱动单元的旋转速度进行减速从而增大从所述转向驱动单元产生的转向力;以及接头单元,所述接头单元通过将所述转向力从所述减速单元传递到所述第一转向节来改变所述车轮的转向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其中,所述减速单元包括: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转向驱动单元的输入轴一起旋转;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并且协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旋转一起旋转;以及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并且协同所述第二传动齿
轮的旋转一起使输出轴旋转。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被形成为具有蜗杆轴的形状,在所述蜗杆轴的外周表面上具有蜗杆螺纹。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其中,所述接头单元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从所述输出轴延伸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转向节的一侧;以及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从所述第二转向节延伸,与所述第一接头间隔开,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转向节的另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转弯模块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被配置成相对于地面以预定角度倾斜。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在雄朱振旭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