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丙烷塔的分离提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44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丙烷塔的分离提纯装置,属于分离提纯技术领域。它包括脱丙烷塔,设置在脱丙烷塔塔底的再沸器,循环设置在脱丙烷塔和再沸器之间的管道,依次连接在脱丙烷塔塔底的塔底冷凝器和采出罐,且与脱丙烷塔相连的再沸器和塔底冷凝器并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脱丙烷塔塔底设置有将低压蒸汽作为热源的再沸器。通过再沸器加热后,将碳二、碳三等轻组分蒸上脱丙烷塔塔顶,于此同时,将塔底碳四等重组分经过冷却后采出。重组分经过冷却后采出。重组分经过冷却后采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丙烷塔的分离提纯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分离提纯
,涉及一种脱丙烷塔的分离提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丙烯是仅次于乙烯的重要石化基础原料,其下游衍生物主要包括聚丙烯和环氧丙烷、丙烯腈、丙烯酸、异丙苯/苯酚/丙酮、羰基合成醇、异丙醇等有机原料。近年开发扩大丙烯来源的生产工艺成为热点,其中丙烷脱氢(PDH)制丙烯工艺最备受关注。PDH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技术含量高,原料、产品单一,产品收率高,工艺路线简单稳定、低能耗、安全、环保。
[0003]现有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烷中含有0.5%左右的碳四组分(异丁烷、正丁烷)等,在脱氢裂解反应过程中也会发生副反应,生成碳四。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可以有效分离、脱除碳四的提纯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脱丙烷塔的分离提纯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脱丙烷塔的分离提纯装置,包括脱丙烷塔,设置在脱丙烷塔塔底的再沸器,循环设置在脱丙烷塔和再沸器之间的管道,依次连接在脱丙烷塔塔底的塔底冷凝器和采出罐,且与脱丙烷塔相连的再沸器和塔底冷凝器并联设置。
[0007]丙烷经预处理单元脱除碱性物质、重金属、水等杂质后,与丙烷丙烯分离塔底的循环丙烷混合进入脱丙烷塔,脱丙烷塔塔底设置有将低压蒸汽作为热源的再沸器。通过再沸器加热后,将碳二、碳三等轻组分蒸上脱丙烷塔塔顶,于此同时,将塔底碳四等重组分经过冷却后通入采出罐,做为副产物。
[0008]在上述的脱丙烷塔的分离提纯装置中,所述的脱丙烷塔具有处于塔底的低压蒸汽采出口和低压蒸汽入口,所述的管道包括连通低压蒸汽采出口和再沸器的第一管道,连通再沸器和低压蒸汽入口的第二管道。
[0009]所述的管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二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温控阀,所述的温控阀具有将管道的流量控制在设定流量的设定位,以及将管道的流量控制在大流量或小流量的调控位。工作原理如下,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自动减少蒸汽用量,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增加蒸汽用量。
[0010]所述的温控阀及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的第一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温控阀工作。具体地,再沸器蒸汽用量和温度传感器形成串级调节,实现自动控制。
[0011]所述的脱丙烷塔具有处于塔底的液化石油采出口,所述的液化石油采出口和塔底冷凝器之间的管路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阀门。
[0012]所述的液化石油采出口和塔底冷凝器之间的管路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控制阀,所述的脱丙烷塔塔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具有将管路的流量控制在
设定流量的设定位,以及将管路的流量控制在大流量或小流量的调控位。工作原理如下,当液位高于设定值时,自动增大液化石油采出量;当液位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减少液化石油采出量。
[0013]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和流量控制阀均与第二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的第二控制单元根据液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该流量控制阀工作。塔底液化石油气采出量和分离塔液位设置串级调节,实时监控分析数据,防止碳四进入塔顶进而影响丙烷的品质。
[0014]还包括设置在脱丙烷塔塔顶的循环单元,循环设置在脱丙烷塔和循环单元之间的连接管,所述的循环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塔顶冷凝器,回流罐和回流泵。
[0015]还设有进出料换热器,与回流泵相连的进出料换热器和脱丙烷塔并联设置。
[0016]处于塔脱丙烷塔顶的管路串联有压力变送器,与再沸器相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用于开关的阀门,所述的阀门具有将管道处于通路的运行位,以及将管道关闭的防控位。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及阀门与安全仪表系统相连,所述的安全仪表系统根据压力变送器的输出信号控制阀门工作。工作原理如下,为了保证生产运行安全,安装有3个压力变送器,并设置有安全仪表系统(简称SIS)进行三取二模式,当塔操作异常,压力达到联锁值时,自动切断塔底再沸器蒸汽,防止超压出现安全事故。此外,塔顶还可以设置自动压力调节阀。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本技术脱丙烷塔塔底设置有将低压蒸汽作为热源的再沸器。通过再沸器加热后,将碳二、碳三等轻组分蒸上脱丙烷塔塔顶,于此同时,将塔底碳四等重组分经过冷却后通入采出罐,做为副产物。
[0019]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温控阀的运作机理示意图。
[0022]图3是流量控制阀的运作机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所示,一种脱丙烷塔的分离提纯装置,包括脱丙烷塔1,设置在脱丙烷塔1塔底的再沸器2,循环设置在脱丙烷塔1和再沸器2之间的管道,依次连接在脱丙烷塔1塔底的塔底冷凝器3和采出罐4,且与脱丙烷塔1相连的再沸器2和塔底冷凝器3并联设置。
[0025]本实施例中,脱丙烷塔1具有处于塔底的低压蒸汽采出口5和低压蒸汽入口6,管道包括连通低压蒸汽采出口5和再沸器2的第一管道7,连通再沸器2和低压蒸汽入口6的第二管道8。
[0026]如图2所示,管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第二管道8上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温控阀9,温控阀9具有将管道的流量控制在设定流量的设定位,以及将管道的流量控制在大流量或小流量的调控位。其中,温控阀9及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单元11相连,第一控制单元11根据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温控阀9工作。工作原理如下,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自动减
少蒸汽用量,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增加蒸汽用量。
[0027]本实施例中,脱丙烷塔1具有处于塔底的液化石油采出口12,液化石油采出口12和塔底冷凝器3之间的管路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阀门。
[0028]如图3所示,液化石油采出口12和塔底冷凝器3之间的管路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控制阀13,脱丙烷塔1塔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14,流量控制阀13具有将管路的流量控制在设定流量的设定位,以及将管路的流量控制在大流量或小流量的调控位。其中,液位传感器14和流量控制阀13均与第二控制单元相连,第二控制单元根据液位传感器14的输出信号控制该流量控制阀13工作。
[0029]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脱丙烷塔1塔顶的循环单元16,循环设置在脱丙烷塔1和循环单元16之间的连接管17,循环单元16包括依次相连的塔顶冷凝器18,回流罐19和回流泵20。此外,还设有进出料换热器21,与回流泵20相连的进出料换热器21和脱丙烷塔1并联设置。
[0030]具体地,处于塔脱丙烷塔1顶的管路串联有压力变送器22,与再沸器2相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用于开关的阀门23,阀门23具有将管道处于通路的运行位,以及将管道关闭的防控位。工作原理如下,为了保证生产运行安全,安装有3个压力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丙烷塔的分离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丙烷塔(1),设置在脱丙烷塔(1)塔底的再沸器(2),循环设置在脱丙烷塔(1)和再沸器(2)之间的管道,依次连接在脱丙烷塔(1)塔底的塔底冷凝器(3)和采出罐(4),且与脱丙烷塔(1)相连的再沸器(2)和塔底冷凝器(3)并联设置;还包括设置在脱丙烷塔(1)塔顶的循环单元(16),循环设置在脱丙烷塔(1)和循环单元(16)之间的连接管(17),所述的循环单元(16)包括依次相连的塔顶冷凝器(18),回流罐(19)和回流泵(20),还设有进出料换热器(21),与回流泵(20)相连的进出料换热器(21)和脱丙烷塔(1)并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丙烷塔的分离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丙烷塔(1)具有处于塔底的低压蒸汽采出口(5)和低压蒸汽入口(6),所述的管道包括连通低压蒸汽采出口(5)和再沸器(2)的第一管道(7),连通再沸器(2)和低压蒸汽入口(6)的第二管道(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丙烷塔的分离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二管道(8)上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温控阀(9),所述的温控阀(9)具有将管道的流量控制在设定流量的设定位,以及将管道的流量控制在大流量或小流量的调控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丙烷塔的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振华刘汉勇高意良江毅东倪勇智覃震宇邹陈陈福军谢小林邓莎莎陈铁峰沈阮代永坤贾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泓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