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纳米结构材料间的电互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914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纳米结构材料间的电互连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空间电势诱导,实现微纳米结构材料间电互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打开电子束,利用电子束和材料表面间的电势差,在材料表面产生低电势点,从而诱导材料表面的荷电原子流向该低电势点,固化为连线结构;控制电子束使连线结构在纳米结构材料间形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克服现有电互连技术的局限性,为微纳结构的组装、复杂微纳系统及其集成等提供有效的电连接手段。杂微纳系统及其集成等提供有效的电连接手段。杂微纳系统及其集成等提供有效的电连接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结构材料间的电互连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
,具体涉及一种微纳米结构材料间的电互连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结构材料的电互连是完成纳米结构单元组装、复杂纳米系统及其集成,实现多功能高效率微纳结构产品的基础。因而,纳米材料电连接问题已成为纳米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学科前沿。纳米材料电连接的本质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纳米结构材料,其表面原子在外界环境的约束下相互结合并连接的过程;依据纳米结构材料的自身特性,开发了很多互连方法,如低温烧结互连法,利用纳米材料烧结温度远低于块体材料这一特点,在较低温度下把纳米材料烧结互连,表面原子扩散结合为界面,完成低温连接;冷焊互连法指只通过机械压力使纳米颗粒或纳米线等相互接触,通过压力驱动,并在接触界面毛细作用的约束下,表面原子快速扩散弛豫,从而实现冷焊互连;激光辐照法利用表面等离子激元的热效应,加热辐照区域的纳米材料,实现纳米结构材料的接触连接及融合;此外还有液相互连法,利用液相作为纳米材料表面原子的扩散媒介,从而在接触面间形成新的融合界面的生长。
[0003]然而,现有的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结构材料间的电互连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连接的微纳米结构材料组合放入电子束真空室;打开电子束,控制电子束焦点位于待连接的微纳米结构材料连接点附近空间,使待连接的微纳米结构材料组合中的一种材料的表面产生低电势点;通过电势能差及表面毛细作用,使荷电原子或原子团流向低电势点;控制电子束,使流向低电势点的荷电原子或原子团固化稳定,形成微纳米级的连线,并向纳米结构材料组合中的另一种材料方向生长,直至微纳米级的连线与所述另一种材料形成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结构材料间的电互连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纳米结构材料组合由至少两种材料构成,其中,至少有一种材料具有微纳米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结构材料间的电互连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纳米结构材料为:导体或者半导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结构材料间的电互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红贾彩虹王永强周少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