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线缆剥皮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104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线缆剥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线缆剥皮工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驱动模组,驱动模组处设置开口轮,开口轮上固定有用于绕线缆产生同轴回转动作的回转模组,回转模组上设置用于定中夹持线缆的夹持组件和用于切削线缆的绝缘皮的切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处设置有在打开状态下避让线缆安装路径的闭口链块;闭口链块封闭所述开口部时,闭口链块外缘与开口轮的外缘共同组成动力连接驱动源处驱动轮的整圆状传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结构紧凑、质量轻和体积小巧的优点,可以仅依靠驱动模组处的单个驱动轮就能实现切削组件和夹持组件的持续工作效果。持组件的持续工作效果。持组件的持续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线缆剥皮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剥皮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线缆剥皮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在线路熔接施工过程中,绝缘导线护套也即绝缘皮的剥除是导线开剥接续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现有的线缆剥皮方式分为人工与自动化剥皮两种。在人工利用绝缘斗臂车或绝缘平台等进出电位工具实施带电作业时,不仅作业人员直接接触带电导线,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同时剥皮难度大、作业步骤多且效率低,作业环境也容易受到当地理环境影响,现已逐渐被自动化剥皮所取代。自动化剥皮结构参照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119946A”的名称为“一种线缆电动剥皮模组”中就有所描述,工作时,通过驱动部分来带动剥皮部分回转,即可起到相对线缆的回转式剥皮效果。对于该类自动化剥皮结构,固然有诸如使用效率高以及劳动强度低等一系列优势,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就驱动部分而言,为保证能径向套入线缆,需要将驱动部分的主齿轮设计为开口轮结构,以确保线缆能沿主齿轮的开口卡入主齿轮内并实现相对剥皮部分的同轴安装效果。然而,一方面,工作时,主齿轮是需要产生回转动作从而带动剥皮部分产生同轴回转的,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线缆剥皮工具,包括驱动模组(10),驱动模组(10)处设置开口轮(13),开口轮(13)上固定有用于绕线缆产生同轴回转动作的回转模组,回转模组上设置用于定中夹持线缆的夹持组件(30)和用于切削线缆的绝缘皮的切削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13a)处设置有在打开状态下避让线缆安装路径的闭口链块(14);闭口链块(14)封闭所述开口部(13a)时,闭口链块(14)外缘与开口轮(13)的外缘共同组成动力连接驱动源(12)处驱动轮的整圆状传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线缆剥皮工具,其特征在于:闭口链块(14)通过开口铰接座(14a)铰接在开口部(13a)处,且所述开口铰接座(14a)的铰接轴线平行所述开口轮(13)的轴线;在剥皮时的开口轮(13)的转动方向上,以开口部(13a)的位于该转动方向上的口端为前槽端,所述开口铰接座(14a)安装于所述前槽端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线缆剥皮工具,其特征在于:开口轮(13)安装于安装基板(11)上,安装基板(11)包括前基板(11a)和后基板(11b),前基板(11a)和后基板(11b)彼此轴向配合后,依靠位于前基板(11a)和后基板(11b)的相邻面处凹设的容纳沉孔,从而围合形成用于容纳开口轮(13)的容纳腔;前基板(11a)的前槽口构成用于抵接闭口链块(14),从而推动闭口链块(14)产生铰接封闭动作的抵靠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线缆剥皮工具,其特征在于:驱动源(12)安装于后基板(11b)上,所述驱动源(12)包括通过驱动电机(12a)驱动的单个驱动轮(12b),所述驱动轮(12b)的轮齿与开口轮(13)及闭口链块(14)所围合形成的整圆状传动面间形成啮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线缆剥皮工具,其特征在于:以闭口链块(14)的相对铰接端的另一端为搭接端(14b),所述搭接端(14b)外形呈二段式台阶状构造,且搭接端(14b)的台阶面垂直开口轮(13)轴线,开口部(13a)的用于配合该搭接端(14b)的口端外形呈与搭接端(14b)形状适配的台阶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线缆剥皮工具,其特征在于:闭口链块(14)和/或开口轮(13)和/或安装基板(11)处布置磁铁,从而使得闭口链块(1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璞郭兴源姚德亮经士阳童超陈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蓝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