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钛白粉耐磨性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78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钛白粉性能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低成本钛白粉耐磨性检测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测试对象的选择、制浆、测试和对照评价等步骤,其装置包括低温恒温槽和搅拌罐,搅拌罐放置在低温恒温槽内,且搅拌罐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盖,顶盖上设有变频电机和控制器,变频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与顶盖转动连接,转轴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套筒,套筒外侧紧密套接有胶套,且套筒的内壁底部设有接触式水浸探测器,转轴为中空转轴,接触式水浸探测器的接线穿过转轴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内设有计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大幅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能精准地体现出产品耐磨性的差异性,在工厂检测环节对于油墨级钛白粉的质量把控具有重大意义。有重大意义。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钛白粉耐磨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钛白粉性能检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成本钛白粉耐磨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专用于油墨行业生产用的钛白粉,油墨专用钛白粉的磨耗值是评价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
[0003]目前市面上不管是油墨行业还是钛白生产行业,对于油墨专用钛白粉的磨耗检测通常是:将钛白粉配置成油墨浆料,然后在料浆中放入专用铜板并固定,模拟油墨生产工艺,使用多块刀片在铜片上方按同一时针方向转动对铜板进行刮试。最后在规定转数内,完成测试,计算铜板实验前后质量的损失值

m,即为该钛白粉的磨耗值(也就是耐磨性能)。
[0004]这类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它只针对钛白粉生产成品。钛白粉生产工艺是很复杂很长的无机生产工艺,经煅烧后的后处理工段大体可分为湿磨—砂磨—包膜—三洗—闪干—汽粉—成品,如果只检测成品就具有滞后性,且它的检测材料成本高(专用铜板只能依靠进口,价格约200

250元一张,为一次性耗材,油墨用树脂价格也不低),完整的检测时间一次约为4

5h,检测效率较低。
[0005]由此,亟需对现有的钛白粉耐磨性检测方法及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钛白粉油墨磨耗测试方法需使用成品进行测试,且成本很高,耗时较长,从检测到反馈生产具有滞后性的技术问题。
[0007]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钛白粉耐磨性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测试对象的选择:以钛白粉生产工艺中煅烧后的后处理工段中的砂磨料或湿磨料来进行测试;
[0009]S2、制浆:将步骤S1中的砂磨料或湿磨料加入脱盐水搅拌成具有一定浓度的料浆;
[0010]S3、测试:取一定量的料浆作为检测试样放入容器中,并将容器放置于低温恒温槽内,低温恒温槽内的温度保持在15~17℃,容器采用耐磨钢制成或直接在容器内壁敷设耐磨层,在容器上方设有转轴,转轴通过变频电机驱动,且转轴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外壁套接有胶套,胶套插入至容器内的料浆中,且胶套与容器的底部靠近但不接触,通过变频电机使转轴在一定转速下转动,带动胶套旋转,使浆料与胶套发生摩擦直至胶套磨损断裂开,记录胶套磨损断裂开的耗时t1;
[0011]S4、对照评价:将经过常规方法检测的合格样品,依次按步骤S2进行制浆、按步骤S3进行测试,记录所对应的胶套磨损断裂开的耗时t0;若t1≥(t0
±
60S),则判定检测试样为合格品,反之,则为不合格品。
[0012]优选地,步骤S2中,料浆的浓度为495~500g/L。
[0013]优选地,步骤S4中,每次取1L的检测试样放入容积为2L~3L的容器中,设定转轴的转速为2000rpm。
[0014]优选地,步骤S4中,测试前,检测试样的温度需冷却至常温(25℃以下)。
[0015]优选地,步骤S4中,测试结束后,容器中的检测试样可于生产系统进行返料处理。
[0016]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为了实现上述低成本钛白粉耐磨性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钛白粉耐磨性检测装置,包括低温恒温槽和搅拌罐,所述搅拌罐放置在低温恒温槽内,且搅拌罐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变频电机和控制器,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顶盖并延伸至搅拌罐内,且转轴与顶盖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外侧紧密套接有胶套,且套筒的内壁底部设有接触式水浸探测器,所述转轴为中空转轴,所述接触式水浸探测器的接线穿过转轴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内设有计时器。
[0017]优选地,所述搅拌罐与盖体螺纹或卡扣连接,所述套筒侧壁设有紧定螺栓,套筒通过紧定螺栓可调节套接在转轴下端。
[0018]该低成本钛白粉耐磨性检测装置,使用时,取一定量的料浆作为检测试样放入搅拌罐中,先将胶套套接在套筒外侧,再通过紧定螺栓调节套筒在转轴上的位置,以调节胶套与容器底壁的间隙,使胶套靠近容器底壁但不与容器底壁相接触,然后拧紧搅拌盖,通过控制器设定转速,即可开始检测,当接触式水浸探测器检测到漏水并发生报警后,PLC控制器通过计时器完成计时并记录本次测试中胶套出现破损导致泄漏发生的耗时t1,同时停止搅拌。将本次耗时与事先检测的合格样品的耗时t0做比对,同时根据实验误差精度进行修正,当t1≥(t0
±
60S)时,则判定检测试样为合格品,反之,则为不合格品,以此来快速评判检测试样的耐磨性。
[0019]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能够使其正常实施的其它步骤、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手段。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未加限定的步骤、装置或组件,如接触式水浸探测器、变频电机、控制器、胶套、低温恒温槽等均采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且本申请中的胶套可从市面购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002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认为钛白粉的磨耗来自于两方面,第一是钛白粉本身粒子形貌,粒子越靠近球形,其磨耗值越低,相反如果越靠近于不规则菱形,磨耗值就越高。第二是钛白粉生产工艺中金属杂质,这也是影响钛白粉磨耗值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专利技术人想到不需要成品钛白粉,只利用钛白粉经煅烧后的后处理工段中的砂磨料或湿磨料亦可进行磨耗值评价检测,这样不仅能节约成本,更是能帮助生产车间快速反应,从而控制产品质量。由于钛白粉粒子小于微米级别,制浆后在搅拌状态下可与胶套发生摩擦,本申请只需要采用普通的廉价胶套,将检测试样测试时胶套磨损的耗时与合格样品检测时胶套磨损的耗时相比较,同时通过实验的误差精度修正,来评判检测试样的耐磨性。本专利技术最大的易耗材为胶套,价格非常廉价,品质好较精细的约4毛一个,虽然测试误差高于现有检测方法,但测试结果有对应性,耗时较短,作为日常检测的方法是非常合适的。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方法所描述的低成本耐磨性检测方法,易耗材仅为廉价的胶套,可大幅降低检测成本,且检测时间可控制在2小时以内,从而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虽然测试精度略有下
降,但是根据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来看,也能精准地体现出产品耐磨性的差异性,在工厂检测环节对于油墨级钛白粉的质量把控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2中本专利技术的低成本钛白粉耐磨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G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钛白粉耐磨性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S1、测试对象的选择:以钛白粉生产工艺中煅烧后的后处理工段中的砂磨料来进行测试;
[0029]S2、制浆:将步骤S1中的砂磨料加入脱盐水搅拌成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钛白粉耐磨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测试对象的选择:以钛白粉生产工艺中煅烧后的后处理工段中的砂磨料或湿磨料来进行测试;S2、制浆:将步骤S1中的砂磨料或湿磨料加入脱盐水搅拌成具有一定浓度的料浆;S3、测试:取一定量的料浆作为检测试样放入容器中,并将容器放置于低温恒温槽内,低温恒温槽内的温度保持在15~17℃,容器采用耐磨钢制成或直接在容器内壁敷设耐磨层,在容器上方设有转轴,转轴通过变频电机驱动,且转轴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外壁套接有胶套,胶套插入至容器内的料浆中,且胶套与容器的底部靠近但不接触,通过变频电机使转轴在一定转速下转动,带动胶套旋转,使浆料与胶套发生摩擦直至胶套磨损断裂开,记录胶套磨损断裂开的耗时t1;S4、对照评价:将经过常规方法检测的合格样品,依次按步骤S2进行制浆、按步骤S3进行测试,记录所对应的胶套磨损断裂开的耗时t0;若t1≥(t0
±
60S),则判定检测试样为合格品,反之,则为不合格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钛白粉耐磨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料浆的浓度为495~500g/L。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杰周春勇代堂军谢鑫伟吴彭森许萍
申请(专利权)人: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