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动上水结构液体加热器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54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1
一种带自动上水结构液体加热器用连接器,包括上连接器、下连接器、控制板,所述的主壳体的背面环形槽内分别安装第一信号极、L极导电环、N极导电环、第二信号环、第三信号环和接地环,所述的第二信号环于上连接器正面导线或导片连接电容式水位检测探头,所述的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的中心开设有内置自动上水组件的进水通道,所述安装自动上水组件用的进水通道于上连接器形成上进水通道,上进水通道在主壳体背面形成中心带芯孔的柱壁,所述的第一信号极靠柱壁外周壁环设。将增加的一弱电环靠上进水通道在主壳体背面形成中心带芯孔的柱壁而环设,既未增加体积,又符合各标准,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大,有效避免了壶体底部导线杂乱团绕的弊端。的弊端。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自动上水结构液体加热器用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用的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带自动上水结构液体加热器用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通过连接器连接的无绳电热水壶已经是烧水、泡茶的实用电器,由于其成本低廉且电源线与壶体分离,使用方便深受人们喜爱。底座包含电源线和PCB板控制电路,市面通用的五芯连接器只能提供给壶体底部发热管正负极、地线以及NTC温度传感器两条端线的连接。受限于连接器连接的结构无绳电热水壶暂时没有简易的检测水位方法。由于底部上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位检测越来越重要,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为脱离连接器独立设水位检测模块,其体积庞大,壶底和底座上的接线复杂,成本高;另一种件水位检测接线与连接器的接地端共用,强电与弱电交叉共用,在故障时刻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空间利用率高的带自动上水结构液体加热器用的连接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带自动上水结构液体加热器用连接器,包括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动上水结构液体加热器用连接器,包括安装液体加热器壶体底部的上连接器、安装在底座上且与上连接器电性连接配合的下连接器、安装在底座内的控制板,所述的上连接器包括主壳体(1)、固定板、带热敏双金属致动器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壳体的背面环形槽内分别安装有与下连接器可耦合电性连接的第一信号极和五个同心圆筒环状电极,由内而外分别为第一信号极(4)、L极导电环(5)、N极导电环(6)、第二信号环(7)、第三信号环(8)和接地环(9),L极导电环(5)、N极导电环(6)和接地环(9)经下连接器耦合后分别与控制器的三个强电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信号极(4)、第二信号环(7)、第三信号环(8)经下连接器耦合后分别连接底座内控制器的三个弱电信号端;在上连接器主壳体的正面设有与L极导电环(5)温控连接的L极接线片(51)、与N极导电环(6)温控连接的N极接线片(61)、与接地环(9)连接的接地极接线片(91)、与第一信号极(4)连接的第一信号接线片(41)、与第三信号环(8)连接的第三信号接线片(81)以及与第二信号环(7)连接的水位检测探头,第一信号接线片(41)和第三信号接线片(81)用于连接NTC温度传感器(3),所述的NTC温度传感器(3)经第一信号接线片(41)和第三信号接线片(81)与控制板连接;所述的第二信号环(7)于上连接器正面导线或导片连接电容式水位检测探头,所述的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的中心开设有内置自动上水组件的进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阳杨强郑和生王明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家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