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的除腥制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744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的除腥制浆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预处理:对原料大豆以及辅料进行简单处理备用;S2:脱皮:对预处理后的大豆进行脱皮处理,并分别对豆仁与豆皮进行分别存储;S3:制浆:将豆仁混合水进行研磨,并收集浆液为初浆;S4:豆皮处理:对分离后的豆皮进行粉碎处理;S5:称量辅料:称量合适重量的辅料备用;S6:混合研磨:将处理后的豆皮、辅料与初浆混合研磨;S7:后处理:对研磨后的浆液进行过滤;S8:成浆:得到最终成品浆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低成本的除腥制浆方法具有有效祛除豆皮产生的豆腥,做到了大豆的充分利用,提高同等重量的大豆制浆量,避免浪费成本的效果。避免浪费成本的效果。避免浪费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的除腥制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豆制浆
,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的除腥制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豆奶是大豆经研磨后,萃取性状良好的呈乳白色至淡黄色的乳状液体制品,首先需要用大豆进行制浆,再进行杀菌等后处理制成豆奶。
[0003]在大豆的制浆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大豆进行打碎或者研碎等,特别是其豆皮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氧化酶等物质,脂肪氧化酶等多种酶类可催化脂肪氧化反应,进而产生有豆腥味的物质。
[0004]由于其豆皮中的饱和脂肪酸,脂肪氧化酶等物质含量高,且难以对豆皮的豆腥味进行处理,在制浆时会直接将豆皮分离且并不利用豆皮制浆,但大豆的豆皮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维生素,且豆皮中也含有大豆的豆香,传统方式制浆会造成豆皮的浪费,从而增加制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成本的除腥制浆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方式制浆会造成豆皮的浪费,从而增加制浆成本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低成本的除腥制浆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08]S1:预处理:对原料大豆以及辅料进行简单处理备用;
[0009]S2:脱皮:对预处理后的大豆进行脱皮处理,并分别对豆仁与豆皮进行分别存储;
[0010]S3:制浆:将豆仁混合水进行研磨,并收集浆液为初浆;
[0011]S4:豆皮处理:对分离后的豆皮进行粉碎处理;
[0012]S5:称量辅料:称量合适重量的辅料备用;
[0013]S6:混合研磨:将处理后的豆皮、辅料与初浆混合研磨;
[0014]S7:后处理:对研磨后的浆液进行过滤;
[0015]S8:成浆:得到最终成品浆液;
[0016]所述S4中,豆皮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17]S41:豆皮称量:称量合适重量的处理后豆皮备用;
[0018]S42:制备氮环境:制备氮气充足的环境备用;
[0019]S43:豆皮粉碎:在氮环境中利用粉碎机对豆皮进行粉碎;
[0020]S44:二次粉碎:在氮环境中对粉碎后的豆皮进行二次精细粉碎;
[0021]S45:粉末收集:收集二次粉碎后的豆皮粉末备用。
[0022]一般在利用大豆进行制浆时,由于其豆皮容易产生豆腥气,会直接将豆皮分离且并不利用豆皮制浆,用氮气替换氧气,使豆皮中的酶与脂肪不能氧化,从而有效祛除豆皮产生的豆腥,做到了大豆的充分利用,提高同等重量的大豆制浆量,避免浪费成本,同时通过
豆皮与豆仁分开处理,使豆仁在生产过程中不会造成额外成本支出,进一步保障了低成本制浆。
[0023]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S41中,豆皮称量中,豆皮的份数为1,豆仁的份数为100

150;
[0024]所述S1中,预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25]S11:原料筛杂:对大豆进行筛杂,挑出坏豆以及杂质;
[0026]S12:原料清洗:对筛杂后的大豆进行清洗备用;
[0027]S13:辅料制备:准备大米作为辅料备用;
[0028]S14:辅料研磨:对辅料进行研磨,获得研磨后的辅料浆液备用;
[0029]所述S13中,辅料制备中的辅料也可为糯米、花生和芋头。
[0030]通过在浆液中添加辅料并加以研磨,可增加浆液的粘稠度,辅料可为大米、糯米、花生和芋头等成本较低,且增稠效果明显的材料,不会造成过多成本支出,在增加成品浆液香气、口感的同时,也能提高制浆量。
[0031]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S2中,脱皮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32]S21:蒸煮:对大豆进行蒸煮,使豆皮脱离部分豆仁;
[0033]S22:烘干:将蒸煮后的大豆进行高温烘干,使豆皮干燥进一步脱离豆仁;
[0034]S23:揉搓脱皮:揉搓烘干后的大豆,使豆皮与豆仁脱离;
[0035]S24:收集存储:分别对豆仁与豆皮存储备用。
[0036]通过蒸煮使豆皮部分脱离豆仁,同时通过高温蒸煮可有效降低豆仁内酶的活性,从而对豆仁内的豆腥气进行处理,接着通过烘干的方式使豆皮进一步与豆仁脱离,烘干后的大豆经过轻微揉搓即可使豆皮完全脱离,降低了脱皮难度的同时,也省去了使用专业脱皮装置的成本,同时通过高温蒸煮的大豆可降低大豆内酶的活性,进一步祛除了大豆制浆后的腥气,提高浆液质量。
[0037]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S3中,制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38]S31:豆仁称量:称量与豆皮相对应重量的豆仁备用;
[0039]S32:配比水:按豆皮与豆仁的重量配比水的所需量;
[0040]S33:注入液氮:在研磨前向配比好的混合物中加入液氮;
[0041]S34:研磨:将S33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研磨;
[0042]S35:二次研磨:利用研磨机对研磨后的混合浆液进行二次研磨;
[0043]S36:浆液收集:收集二次研磨后的初浆;
[0044]S37:二次蒸煮:研磨后的浆液通过高温进行蒸煮;
[0045]所述S32中,配比水中水与豆仁、豆皮总重的重量比为10:1;
[0046]所述S7中,后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47]S71:挤压过滤:对混合研磨后的混合浆液利用重物进行挤压过滤,过滤出混合浆液中的残渣,得到浆液成品;
[0048]S72:收集残渣:对挤压过滤后的残渣进行收集。
[0049]通过在研磨前向配比好的混合物中加入液氮再进行研磨,液氮可降低磨浆温度,有利于保持大豆蛋白的活性,同时能有效防止磨浆过程中的氧化,使制得的浆比较白,通过二次蒸煮对研磨后的初浆进行高温处理,有效防止浆液被氧化,达到出浆更白的目的。
[0050]由上可知,一种低成本的除腥制浆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51]S1:预处理:对原料大豆以及辅料进行简单处理备用;
[0052]S2:脱皮:对预处理后的大豆进行脱皮处理,并分别对豆仁与豆皮进行分别存储;
[0053]S3:制浆:将豆仁混合水进行研磨,并收集浆液为初浆;
[0054]S4:豆皮处理:对分离后的豆皮进行粉碎处理;
[0055]S5:称量辅料:称量合适重量的辅料备用;
[0056]S6:混合研磨:将处理后的豆皮、辅料与初浆混合研磨;
[0057]S7:后处理:对研磨后的浆液进行过滤;
[0058]S8:成浆:得到最终成品浆液;
[0059]所述S4中,豆皮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60]S41:豆皮称量:称量合适重量的处理后豆皮备用;
[0061]S42:制备氮环境:制备氮气充足的环境备用;
[0062]S43:豆皮粉碎:在氮环境中利用粉碎机对豆皮进行粉碎;
[0063]S44:二次粉碎:在氮环境中对粉碎后的豆皮进行二次精细粉碎;
[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的除腥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预处理:对原料大豆以及辅料进行简单处理备用;S2:脱皮:对预处理后的大豆进行脱皮处理,并分别对豆仁与豆皮进行分别存储;S3:制浆:将豆仁混合水进行研磨,并收集浆液为初浆;S4:豆皮处理:对分离后的豆皮进行粉碎处理;S5:称量辅料:称量合适重量的辅料备用;S6:混合研磨:将处理后的豆皮、辅料与初浆混合研磨;S7:后处理:对研磨后的浆液进行过滤;S8:成浆:得到最终成品浆液;所述S4中,豆皮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41:豆皮称量:称量合适重量的处理后豆皮备用;S42:制备氮环境:制备氮气充足的环境备用;S43:豆皮粉碎:在氮环境中利用粉碎机对豆皮进行粉碎;S44:二次粉碎:在氮环境中对粉碎后的豆皮进行二次精细粉碎;S45:粉末收集:收集二次粉碎后的豆皮粉末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的除腥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1中,豆皮称量中,豆皮的份数为1,豆仁的份数为100

1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的除腥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预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1:原料筛杂:对大豆进行筛杂,挑出坏豆以及杂质;S12:原料清洗:对筛杂后的大豆进行清洗备用;S13:辅料制备:准备大米作为辅料备用;S14:辅料研磨:对辅料进行研磨,获得研磨后的辅料浆液备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的除腥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3中,辅料制备中的辅料也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帆王传彭
申请(专利权)人:豆源和山东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