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环境胁迫菌株G1-3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261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环境胁迫菌株G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极端微生物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其中,以耐高温、耐高渗的乳酸菌最为突出,这些乳酸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与化工等领域。
[0003]乳酸菌是酸汤发酵微生物体系中的主要细菌,乳酸菌的代谢活动对酸汤香气和风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的不断交融与渗透,国内外酸汤需求量日益剧增,据了解,年需求量可达几十亿吨,其产量已有供不应求的趋势。目前,苗族酸汤发酵仍然处于传统的小作坊式自然发酵,发酵周期长,易受原料质量、乙醇压力和发酵后期的低酸性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企业虽然能进行工业化生产酸汤,但大多都通过添加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醋酸等有机酸进行调制,最后的酸汤产品虽然酸度强烈,但香味与浓厚感缺乏。通过适宜的优势菌种选育,用于酸汤发酵,适应各种极端环境,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及其应用,得到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1

3具有多重耐受性,同时具有耐受高温、高糖、高乙醇、高盐、低酸、胆盐等多种环境胁迫的优点,可以应用于解除环境胁迫,促进物料发酵。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1

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保藏号为CCTCC M 20221736,保藏时间为2022年11月7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1

3的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0008]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解除环境胁迫在发酵产品中的应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发酵产品为食品发酵产品。
[0010]进一步的,所述环境胁迫包括高温环境胁迫、高糖环境胁迫、高乙醇环境胁迫、高盐环境胁迫、低酸环境胁迫或胆盐环境胁迫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进一步的,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耐受35℃≤温度≤55℃的生长环境。
[0012]进一步的,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耐受40%葡萄糖的生长环境。
[0013]进一步的,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耐受17%无水乙醇的生长环境。
[0014]进一步的,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耐受盐浓度为≤9%氯化钠的生长环境。
[0015]进一步的,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在pH3.0环境下孵育3h存活率大于71%。
[0016]进一步的,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在0.3%胆盐浓度下孵育3h存活率大于52%。
[0017]本专利技术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为发酵剂得到的发酵酸汤产品,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将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进行活化,得到活化菌种;将番茄浆、辣椒粉、水以质量比20:1:4的比列混匀,加入仔姜浆、糯米粉、食盐、白酒后搅拌均匀,装入容器中,按照体积质量比3%的接种量接种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活化菌种,25~30℃静置发酵5天后,得到所述发酵酸汤产品。
[0019]进一步的,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活化菌种发酵温度为28℃。
[0020]进一步的,所述仔姜浆、糯米粉、食盐、白酒的加入量分别为总质量的1%、4%、2%、2%。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能够耐高温、耐高糖、耐高乙醇、耐高盐、耐低酸、耐胆盐等环境胁迫。与传统农家小作坊式自然发酵相比,不会受到原料质量、乙醇压力、发酵酸度、温度、高盐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成功率高,风味好;与现在工业化生产发酵产品相比,不需要额外添加有机酸进行调制,从而因为有机酸影响产品的风味,利用本专利技术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得到的发酵产品风味更加接近于自然发酵产品,且制备过程简单,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更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实现,不需要添加任何有机酸、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更加保证食品安全。
[0023]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在MRS固态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左图)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图像(右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在不同浓度的无水乙醇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专利技术旨在保护的范围内。
[0030]另外,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均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或现有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的定量实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改良MRS固体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牛肉膏10g,葡萄糖20g,磷酸氢二钾2g,柠檬酸三铵2g,乙酸钠5g,吐温80 1mL,七水硫酸镁
0.58g,四水硫酸锰0.25g,琼脂20g,碳酸钙10g,溴甲酚紫0.1g,去离子水1000mL,pH6.2~6.4。
[0032]实施例1: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0033]本专利技术的耐环境胁迫菌株G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1

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保藏号为CCTCC M 20221736,保藏时间为2022年11月7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1

3的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解除环境胁迫在发酵产品中的应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胁迫包括高温环境胁迫、高糖环境胁迫、高乙醇环境胁迫、高盐环境胁迫、低酸环境胁迫或胆盐环境胁迫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3耐受35℃≤温度≤55℃的生长环境。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环境胁迫菌株G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中军王斌屈明成杜江黄巧邹滢
申请(专利权)人:聚慧重庆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