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大豆轮作轮耕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725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大豆轮作轮耕种植方法,为农作物耕作技术领域,种植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5月1日~5月5日,将玉米秸秆归行成宽度为70~80cm的秸秆条带,同时形成宽度为50~60cm的无秸秆种植带,对所述无秸秆种植带进行条旋;5月6日~5月10日,在所述无秸秆种植带播种大豆,同时施入大豆底肥;大豆田间管理,收获大豆后,将大豆秸秆粉碎,喷撒于地表;次年5月5日~5月10日,于70~80cm的秸秆条带免耕播种玉米,同时施入玉米底肥;玉米田间管理,收获玉米后,将玉米秸秆粉碎,喷撒于地表。有利于实现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多年轮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效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大豆轮作轮耕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耕作
,尤其涉及一种玉米大豆轮作轮耕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东北为“中国黑土带”,总面积103万km2。黑土是宝贵的土壤资源,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保肥、供肥能力强,为作物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优势。东北耕地总面积达3.1
×
107hm2,种植作物以玉米、水稻、豆类为主,其中玉米播种面积位居首位,占总耕地的50%,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3.7%。东北素有“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之称,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0003]然而,长期“重用轻养”的土地利用方式加速农田土壤退化,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导致东北粮食生产“压舱石”的作用发生动摇风险。玉米是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期连作的耕作制度导致加速土壤退化,而且玉米连作导致秸秆过剩,利用率低,秸秆还田难度增大,区域性、季节性秸秆焚烧现象仍然严重。同时,虽然东北是大豆之乡,但是大豆单产和总产量较低,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需求。当前,在东北地区如何保护耕地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传统的耕作方式导致土壤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结构恶化,即耕层浅、犁底层加厚,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层变薄;物料还田不足,土壤肥力下降;秸秆产量大,还田率低。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传统的耕作方式已经不适宜发展需求,以保护性耕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的耕作制度是未来东北农业发展主流方向。免耕秸秆覆盖被国内外证明是保护土壤直接有效技术途径。然而,在东北,玉米连作免耕秸秆全量覆盖影响播种和出苗质量,作物生育前期土壤温度低是制约免耕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如何通过耕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解决玉米秸秆“过剩”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大豆产量,对保护东北黑土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大豆轮作轮耕种植方法,用于解决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质量问题,以及免耕秸秆覆盖作物生长前期土壤温度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大豆轮作轮耕种植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0007]5月1日~5月5日,将玉米秸秆归行成宽度为70~80cm的秸秆条带,同时形成宽度为50~60cm的无秸秆种植带,对所述无秸秆种植带进行条旋;
[0008]5月6日~5月10日,在所述无秸秆种植带播种大豆,同时施入大豆底肥;
[0009]大豆田间管理,收获大豆后,将大豆秸秆粉碎,喷撒于地表;
[0010]次年5月5日~5月10日,于70~80cm的秸秆条带播种玉米,同时施入玉米底肥;
[0011]玉米田间管理,收获玉米后,将玉米秸秆粉碎,喷撒于地表。
[0012]优选的,所述条旋的深度为10~12cm。
[0013]优选的,所述大豆的播种密度为20~24万株/公顷。
[0014]优选的,所述大豆底肥施肥量为每公顷N:P2O5:K2O=50~60kg:70~90kg:80~120kg。
[0015]优选的,所述大豆田间管理包括以下步骤:5月7日~5月13日进行封闭除草。
[0016]优选的,所述大豆秸秆粉碎后的长度≤10cm。
[0017]优选的,所述玉米的种植密度为5.5~6.5万株/公顷。
[0018]优选的,所述玉米底肥的施肥量为每公顷N:P2O5:K2O=200~220kg:70~90kg:70~110kg。
[0019]优选的,所述玉米田间管理包括以下步骤:玉米播种后,5月7日~5月13日进行封闭除草。
[0020]优选的,所述玉米秸秆粉碎后的长度≤20cm。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大豆轮作轮耕种植方法,有利于平衡传统耕作与玉米秸秆全量覆盖免耕优缺点,有利于实现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多年轮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效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较常规玉米连作增产5.6~16.4%,大豆增产13.4~19.4%,豆茬种植玉米每亩增加经济效益109~228元,玉米茬种植大豆每亩增加经济效益42

95元;玉米茬种植大豆时,与常规耕作相比,在大豆播种至出苗期0~30cm土壤含水量提高3.3~5.5个百分点,在播种至出苗期提高0~5cm土壤温度1.2~1.3℃;与玉米连作相比,大豆茬种植玉米时,在玉米播种至出苗期增加0~30cm土壤含水量6.1~7.2个百分点,0~5cm土壤温度提高1.6~1.8℃。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玉米大豆轮耕种植方法作业流程图(A为玉米茬条旋种植大豆主要作业流程图,B为大豆茬免耕种植玉米主要作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大豆轮作轮耕种植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0024]5月1日~5月5日,将玉米秸秆归行成宽度为70~80cm的秸秆条带,同时形成宽度为50~60cm的无秸秆种植带,对所述无秸秆种植带进行条旋;
[0025]5月6日~5月10日,在所述无秸秆种植带播种大豆,同时施入大豆底肥;
[0026]大豆田间管理,收获大豆后,将大豆秸秆粉碎,原位喷撒于地表;
[0027]次年5月5日~5月10日,于70~80cm的秸秆条带播种玉米,同时施入玉米底肥;
[0028]玉米田间管理,收获玉米后,将玉米秸秆粉碎,原位喷撒于地表。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玉米秸秆归行的时间优选为5月1日~5月5日,进一步优选为5月2日~5月4日;所述秸秆条带的宽度优选为70~80cm,进一步优选为72~78cm,再进一步优选为74~76cm;无秸秆种植带的宽度优选为50~60cm,进一步优选为52~58cm,再进一步优选为54~56cm。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玉米秸秆归行后,对无秸秆种植带进行条旋,所述条旋的深度优选为10~12cm,进一步优选为11cm。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条旋后,种植大豆,所述大豆的播种时间优选为5月6日~5月10日,进一步优选为5月7日~5月9日;所述大豆品种优选为吉育86;所述大豆的播种密度优选为
20~24万株/公顷,进一步优选为21~23万株/公顷,再进一步优选为22万株/公顷;所述大豆播种的深度优选为2~5cm,进一步优选为3~4cm。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播种大豆的同时施入底肥,所述大豆底肥施肥量优选为每公顷N:P2O5:K2O=50~60kg:70~90kg:80~120kg,进一步优选为N:P2O5:K2O=52~58kg:75~85kg:90~110kg,再进一步优选为N:P2O5:K2O=55kg:80kg:95~105kg。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播种大豆后进行田间管理,所述大豆田间管理包括以下步骤:在播种后,进行封闭除草;所述除草的时间优选为5月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大豆轮作轮耕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5月1日~5月5日,将玉米秸秆归行成宽度为70~80cm的秸秆条带,同时形成宽度为50~60cm的无秸秆种植带,对所述无秸秆种植带进行条旋;5月6日~5月10日,在所述无秸秆种植带播种大豆,同时施入大豆底肥;大豆田间管理,收获大豆后,将大豆秸秆粉碎,喷撒于地表;次年5月5日~5月10日,于70~80cm的秸秆条带免耕播种玉米,同时施入玉米底肥;玉米田间管理,收获玉米后,将玉米秸秆粉碎,喷撒于地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豆轮作轮耕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旋的深度为10~12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豆轮作轮耕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的播种密度为20~24万株/公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豆轮作轮耕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底肥施肥量为每公顷N:P2O5:K2O=50~60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平郑金玉罗洋郑洪兵隋鹏祥王浩刘武仁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