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黑小麦籽粒品质和硒含量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715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黑小麦籽粒品质和硒含量的栽培方法,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通过前期的黑小麦种子晒种、拌种,进行田间施肥,施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同播;适播期播种,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抽穗期喷施富含硒肥的叶面肥制剂,以及灌浆期施加磷酸二氢钾和尿素60 g~80 g,同时加入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黑小麦硒含量及黑小麦产量和品质,旱地黑小麦籽粒产量可稳定在250kg以上,水地黑小麦籽粒产量可稳定在400kg以上;黑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基本可稳定在14%以上;黑小麦籽粒硒含量可达到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黑小麦籽粒品质和硒含量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
,具体为一种提高黑小麦籽粒品质和硒含量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硒”是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可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高发,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补充200μg硒。科学补硒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因此,开发经济、方便,适合长期食用的富硒食品已经势在必行。值得指出的是,富硒产业成为今年两会关注产业。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通过植物吸收富集到农产品中,通过食补来达到补硒的效果。常见的小麦、水稻、玉米、大麦、燕麦等谷类作物中,以小麦对硒的富集能力最高,是重要的饮食硒来源。因此,发展富硒小麦有着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3]黑小麦是相对于普通的白粒小麦而言,籽粒的皮为紫色、深紫色、紫蓝色的一类小麦的总称,也是我国独有的种质资源。黑小麦富含硒、铁、锌、碘等微量元素,蛋白质、矿物元素、维生素等含量也普遍高于普通小麦。在同等硒水平下,黑粒小麦通常比普通白粒小麦对硒的富集量高,且硒水平越高,这种差异越明显。因此,黑小麦的富硒特征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加工产品是集营养与保健功能的特色农产品。尽管黑小麦富硒特征受到很多学者关注,但作为新兴和特色产品,黑小麦相应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还不够完善,导致黑小麦种植面积较小,受人们关注程度不够。一方面,黑小麦本身分蘖力强,株型偏高,产量偏低等弊端,因此种植面积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目前黑小麦栽培技术与普通小麦区别不大,针对黑小麦高产、优质及相应的肥水管理栽培技术缺乏,使黑小麦增产增效模式落后。
[0004]尽管目前在富硒黑小麦品种选育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小麦品种中硒水平变幅为0.001

30mg/kg,而富硒小麦标准介于0.15

0.30mg/kg,但籽粒硒吸收量与土壤硒含量的关系及其密切,再加上我国多数麦田区域处于土壤缺硒或低硒的状态,导致生产富硒黑小麦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借助外源性硒投入是短期有效提高黑小麦籽粒硒含量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提高黑小麦籽粒品质和硒含量的栽培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提高黑小麦籽粒品质和硒含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土壤平整、排灌方便、耕层厚度≥25 cm的地块;2)将选择好的黑小麦种子进行晒种处理2

3天;将晾晒好的种子与重量百分比为30

35%的戊唑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然后将浸泡好种子晾干;3)田间施肥:每666.7 m2施有机肥1000

1500kg;每666.7 m2施相当于8 kg~10 kg 的N、6 kg~8 kg的 P2O5、4 kg的 K2O的化肥;有机肥播前撒施,化肥采用种肥同播;4)播种:适播期内水地每666.7 m2播种10 kg~15 kg,旱地每666.7 m2播种7.5 kg
~10 kg;5)拔节期结合灌水每666.7 m2追施5 kg~7 kg的尿素;6)抽穗期,将富含硒肥的叶面肥制剂兑水稀释50

60倍,每666.7 m2叶面喷施用量为50

60L;所述的富含硒肥的叶面肥制剂每升含有0.01%芸苔素内酯水剂8

12mL、99%磷酸二氢钾90

110g、尿素70

90g、亚硒酸钠2

2.5 g;7)灌浆期每666.7 m2用99%磷酸二氢钾60 g~100 g,尿素60 g~80 g;同时加入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0007]优选的,步骤2)中戊唑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与黑小麦种子的混合比例为50 mL:100

110 kg。
[0008]优选的,步骤4)适播期每提前或推迟1天,每666.7 m2播种量减少或增加0.5kg。
[0009]优选的,所述的步骤4)播种的播深为3 cm~5 cm。
[0010]优选的,黑小麦三叶期后至越冬前,日均温度10℃,进行冬前化学除草。
[0011]优选的,三叶期后至夜冻昼消前浇冬水。
[0012]优选的,起身期每666.7 m2用25%多效唑悬浮剂1677~2800倍液,均匀喷雾,控制旺长。
[0013]优选的,若采用人工收割,则在蜡熟中期进行;若采用机械收割时,则在蜡熟末期进行。
[0014]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从黑小麦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硒肥施用等技术方面提高黑小麦硒的吸收利用率。在黑小麦抽穗期通过叶面喷施硒肥可提高黑小麦籽粒硒含量,且随着施硒浓度增加而增加,喷施时期的选择同样会影响籽粒硒的吸收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适宜的硒处理方法,实现了富硒黑小麦的生产。
[0015]与现有黑小麦相比,本专利技术专门针对黑小麦种植而设计,通过对土壤、种子处理,化学除草,适时病害防治,喷施叶面肥等调控措施使黑小麦实现优质高产。在黑小麦抽穗期以无机硒、芸苔素、磷酸二氢钾、尿素混合形成复合叶面肥,通过人工喷施实现黑小麦高产、籽粒富硒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能提高黑小麦硒含量及黑小麦产量,有效地控制黑小麦病害,操作简易,原料来源丰富,便于推广,按照本栽培方法种植黑小麦,正常年份,旱地黑小麦籽粒产量可稳定在250kg以上,水地黑小麦籽粒产量可稳定在400kg以上;黑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基本可稳定在14%以上;黑小麦籽粒硒含量可达到0.2

0.3mg/kg之间,达到富硒标准。为黑小麦富硒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17]实施例1实施地点临汾市尧都区吴村镇洪堡村(旱地)试验地块面积约6700 m2。海拔457.9 m,年降水量468.5 mm,年蒸发量1829.44mm,年日照时间2416.5h,年均温度12.2℃,土壤类
型为石灰性褐土,土壤0

20cm基础肥力为pH8.12,有机质含量20.16g/kg,全硒含量0.32mg/kg,种植模式为旱地黑小麦一年一作。
[0018]一种提高黑小麦籽粒品质和硒含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选用黑小麦品种:冬黑1206。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晒种处理1天。将晾晒好的种子与32%戊唑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拌种剂与黑小麦种子的混合比例为50mL:100kg。手工或机械搅拌混匀,将浸泡好种子日晒或置于通风处晾干表面水分。
[0019]2)根据耕层土壤养分含量、产量目标和田间校正试验确定施肥种类和施肥量,施肥采用有机无机结合。每66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黑小麦籽粒品质和硒含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土壤平整、排灌方便、耕层厚度≥25 cm的地块;2)将选择好的黑小麦种子进行晒种处理2

3天;将晾晒好的种子与重量百分比为30

35%的戊唑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然后将浸泡好种子晾干;3)田间施肥:每666.7 m2施有机肥1000

1500kg;每666.7 m2施相当于8 kg~10 kg 的N、6 kg~8 kg的 P2O5、4 kg的 K2O的化肥;有机肥播前撒施,化肥采用种肥同播;4)播种:适播期内水地每666.7 m
2 播种10 kg~15 kg,旱地每666.7 m
2 播种7.5 kg~10 kg;5)拔节期结合灌水每666.7 m2追施5 kg~7 kg的尿素;6)抽穗期,将富含硒肥的叶面肥制剂兑水稀释50

60倍,每666.7 m2叶面喷施用量为50

60L;所述的富含硒肥的叶面肥制剂每升含有0.01%芸苔素内酯水剂8

12mL、99%磷酸二氢钾90

110g、尿素70

90g、亚硒酸钠2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飞闫秋艳贾亚琴李峰鲁晋秀申艳婷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