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345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涉及小麦种植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育麦种,将优选的小麦种粒与水混合均匀潮湿,再将潮湿后的小麦种粒与亚硒酸钠均匀搅拌混合;步骤二,播种麦种,将处理好的麦种进行播种;步骤三,小麦施肥,在小麦拔节期向种植小麦的土壤中施加富硒锌铁螯合肥;步骤四,增加富硒量,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使用亚硒酸钠水溶液对小麦进行喷洒。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通过将麦种与亚硒酸钠搅拌混合,使得亚硒酸钠能够与麦种充分混合,再对麦种进行播种,能够保证麦种中的含硒量,在播种结束后,使用富硒锌铁螯合肥对麦苗进行施肥。进行施肥。进行施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硒、锌、铁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是中国营养学会每日膳食营养平衡标准中必备的营养素,硒在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调节蛋白质的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体缺锌会将导致免疫力下降,导致克山病、大骨节、冠心病等多种疾病,锌在人体内参与多种营养物质的代谢,是多种酶或功能蛋白的组成部分,人体缺锌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厌食、发育不良、智力下降等现象,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直接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缺铁将引发贫血,人体免疫力、运动能力及智力发育等受到影响。
[0003]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解决人类对微量元素需求的途径中,通过小麦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强化措施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0004]现有的小麦的栽培方法生长出来的含硒量较低,很难被人体有效吸收,而且小麦对于传统肥料中的硒吸收效率较低,影响小麦中的硒锌铁含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含硒量较低、吸收效率低下以及栽种难度高的特点。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所述小麦的具体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培育麦种,将优选的小麦种粒与水混合均匀潮湿,再将潮湿后的小麦种粒与亚硒酸钠均匀搅拌混合;
[0009]步骤二,播种麦种,将处理好的麦种进行播种;
[0010]步骤三,小麦施肥,在小麦拔节期向种植小麦的土壤中施加富硒锌铁螯合肥;
[0011]步骤四,增加富硒量,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使用亚硒酸钠水溶液对小麦进行喷洒。
[0012]进一步地,所述小麦种粒与水的重量比为100:4,而小麦种粒与亚硒酸钠的混合重量比为100:3,所述亚硒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2SeO3,所述小麦种粒需要放在一个容器中并用塑料薄膜封好,让小麦种粒充分吸收亚硒酸钠,吸收6小时后是最佳播种时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富硒锌铁螯合肥包括含有螯合硒盐、螯合锌盐和螯合铁盐,所述螯合硒盐的螯合剂为氨基酸,所述螯合锌盐和螯合铁盐的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富硒锌铁螯合肥的施用量以螯合肥中的硒、锌、铁元素计,硒元素的施用量为0.2~0.6克/亩,锌元素的施用量为60~105克/亩,铁元素的施用量为110~160克/亩。
[0015]进一步地,所述螯合肥在化学上叫做络合物,它是由一个大分子配位体与一个中心金属原子连接所形成的环状结构,能与金属离子起螯合作用的有机分子化合物称为螯合剂,或叫配体,螯合剂在植物的细胞中能有选择地捕捉某些金属离子,又能在必要时适量释放出这种金属离子,由于螯合剂具有对金属离子的“擒”“纵”的能力,让作物吸收营养更容易,更加充分合理。
[0016]进一步地,所述螯合物在植物体内承担着指挥部的作用,平衡根、茎、叶、花、果实之间的营养供给,使植物茁壮生长。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施加富硒锌铁螯合肥的同时还施加小麦复合肥,所述小麦复合肥由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组成,所述碳酸氢铵的施用量为10~15千克/亩,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为5~10千克/亩,氯化钾的施用量为3~5千克/亩。
[0018]进一步地,所述亚硒酸钠的水溶液的浓度为3.5%。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首先通过将麦种与亚硒酸钠搅拌混合,使得亚硒酸钠能够与麦种充分混合,再对麦种进行播种,能够保证麦种中的含硒量,在播种结束后,使用富硒锌铁螯合肥对麦苗进行施肥,保证麦苗有着充足的含硒量的同时也含有锌铁的元素,增加栽种后的麦苗的微量元素含量,极大的提高了收获后的麦子的营养含量。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螯合肥对麦苗进行施肥,能够显著提高麦苗的微量元素吸收效率,同时使用亚硒酸钠水溶液对小麦进行喷洒,增加硒含量。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的整体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小麦的具体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一,培育麦种,将优选的小麦种粒与水混合均匀潮湿,再将潮湿后的小麦种粒与亚硒酸钠均匀搅拌混合;
[0027]步骤二,播种麦种,将处理好的麦种进行播种;
[0028]步骤三,小麦施肥,在小麦拔节期向种植小麦的土壤中施加富硒锌铁螯合肥;
[0029]步骤四,增加富硒量,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使用亚硒酸钠水溶液对小麦进行喷洒。
[0030]在使用本栽种方法对富硒锌铁小麦进行栽种时,通过将麦种与亚硒酸钠搅拌混合,使得亚硒酸钠能够与麦种充分混合,再对麦种进行播种,能够保证麦种中的含硒量,在播种结束后,使用富硒锌铁螯合肥对麦苗进行施肥,保证麦苗有着充足的含硒量的同时也含有锌铁的元素,增加栽种后的麦苗的微量元素含量,极大的提高了收获后的麦子的营养含量,通过螯合肥对麦苗进行施肥,能够显著提高麦苗的微量元素吸收效率,同时使用亚硒
酸钠水溶液对小麦进行喷洒,增加硒含量。
[0031]为了将小麦种粒与亚硒酸钠充分混合,以方便吸收硒元素,小麦种粒与水的重量比为100:4,而小麦种粒与亚硒酸钠的混合重量比为100:3,亚硒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2SeO3,小麦种粒需要放在一个容器中并用塑料薄膜封好,让小麦种粒充分吸收亚硒酸钠,吸收6小时后是最佳播种时间。
[0032]为了方便提升小麦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种类,步骤三中富硒锌铁螯合肥包括含有螯合硒盐、螯合锌盐和螯合铁盐,螯合硒盐的螯合剂为氨基酸,螯合锌盐和螯合铁盐的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
[0033]为了增加微量元素的吸收率,富硒锌铁螯合肥的施用量以螯合肥中的硒、锌、铁元素计,硒元素的施用量为0.2~0.6克/亩,锌元素的施用量为60~105克/亩,铁元素的施用量为110~160克/亩。
[0034]螯合肥在化学上叫做络合物,它是由一个大分子配位体与一个中心金属原子连接所形成的环状结构,能与金属离子起螯合作用的有机分子化合物称为螯合剂,或叫配体,螯合剂在植物的细胞中能有选择地捕捉某些金属离子,又能在必要时适量释放出这种金属离子,由于螯合剂具有对金属离子的“擒”“纵”的能力,让作物吸收营养更容易,更加充分合理。
[0035]螯合物在植物体内承担着指挥部的作用,平衡根、茎、叶、花、果实之间的营养供给,使植物茁壮生长。
[0036]为了增加小麦的生长效率,步骤三中施加富硒锌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的具体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育麦种,将优选的小麦种粒与水混合均匀潮湿,再将潮湿后的小麦种粒与亚硒酸钠均匀搅拌混合;步骤二,播种麦种,将处理好的麦种进行播种;步骤三,小麦施肥,在小麦拔节期向种植小麦的土壤中施加富硒锌铁螯合肥;步骤四,增加富硒量,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使用亚硒酸钠水溶液对小麦进行喷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种粒与水的重量比为100:4,而小麦种粒与亚硒酸钠的混合重量比为100:3,所述亚硒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2SeO3,所述小麦种粒需要放在一个容器中并用塑料薄膜封好,让小麦种粒充分吸收亚硒酸钠,吸收6小时后是最佳播种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富硒锌铁螯合肥包括含有螯合硒盐、螯合锌盐和螯合铁盐,所述螯合硒盐的螯合剂为氨基酸,所述螯合锌盐和螯合铁盐的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锌铁螯合肥的施用量以螯合肥中的硒、锌、铁元素计,硒元素的施用量为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鹏梁艳华王兰蔡生青魏迎春范瑞英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