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送料的棒材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21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送料的棒材抛丸机,包括抛丸主机;其中,还包括用于将棒材沿轴向通过所述抛丸主机的棒材输送装置,所述棒材输送装置包括沿纵向排列布置的V型滚轮,所述V型滚轮的轴线与所述V型滚轮的排列方向形成锐角,所述V型滚轮的一端形成有转轴,相邻的所述转轴通过对应的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棒材输送装置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驱动所述V型滚轮转动,所述V型滚轮上设有用于接触棒材的耐磨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式送料的棒材抛丸机有利于使棒材抛丸处理均匀,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V型滚轮可以保持较好的工作性能,有利于输送棒材平稳。利于输送棒材平稳。利于输送棒材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送料的棒材抛丸机


[0001]本技术涉及抛丸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送料的棒材抛丸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抛丸机包括抛丸主机及输送装置,抛丸主机的核心部件是抛丸器,抛丸器设有叶片、定向套、分丸轮及主轴等部件,钢丸流入到分丸轮里面,和主轴一起旋转的分丸轮卷着钢丸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钢丸被甩到了定向套的内侧,然后通过定向套的开口排出到叶片上,钢丸被叶片以扇形的形式抛射出去,最后击打到工件上,实现抛丸处理的工艺。棒材的表面有氧化皮等杂物,需要通过抛丸机清理表面,但是现有的输送装置仅能使棒材沿其轴线方向通过抛丸主机,抛丸器单次只能对棒材的不足一半的表面进行抛丸处理,需要将棒材多次输送通过抛丸主机才能使棒材整个圆柱表面都得到抛丸处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出现抛丸处理不均匀的现象,所以现有技术的抛丸机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式送料的棒材抛丸机,它有利于使棒材抛丸处理均匀,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公开的旋转式送料的棒材抛丸机,包括抛丸主机;其中,还包括用于将棒材沿轴向通过所述抛丸主机的棒材输送装置,所述棒材输送装置包括沿纵向排列布置的V型滚轮,所述V型滚轮的轴线与所述V型滚轮的排列方向形成锐角,所述V型滚轮的一端形成有转轴,相邻的所述转轴通过对应的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棒材输送装置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驱动所述V型滚轮转动,所述V型滚轮上设有用于接触棒材的耐磨套。
[0006]优选地,所述耐磨套设为球墨铸铁耐磨套。
[0007]优选地,所述V型滚轮包括第一圆锥轮及第二圆锥轮,所述第一圆锥轮与所述第二圆锥轮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圆锥轮与所述第二圆锥轮相向设置,所述第一圆锥轮上形成有第一凹锥部,所述第二圆锥轮上形成有第二凹锥部,所述第一凹锥部与所述第二凹锥部之间形成有环凹槽,所述耐磨套的一端适配套在所述第一凹锥部外,所述耐磨套相对应的另一端适配套在所述第二凹锥部外,所述耐磨套的中部与所述环凹槽适配连接,所述耐磨套形成有通缝,所述通缝经过所述耐磨套的轴线,所述耐磨套通过所述通缝分割为第一瓦片及第二瓦片。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瓦片及所述第二瓦片的中部分别通过对应的螺钉与所述环凹槽的底部相对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瓦片及所述第二瓦片上分别形成有沉孔,所述螺钉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沉孔内。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用于将棒材沿轴向通过抛丸主机的棒材输送装置,棒材输送装置包括沿纵向排列布置的V型滚轮,V型滚轮的轴线
与V型滚轮的排列方向形成锐角,V型滚轮的一端形成有转轴,相邻的转轴通过对应的链条传动连接,棒材输送装置包括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驱动V型滚轮转动,于是有利于使棒材抛丸处理均匀,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V型滚轮上设有用于接触棒材的耐磨套,有利于使V型滚轮可以保持较好的工作性能,有利于输送棒材平稳。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棒材抛丸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棒材抛丸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棒材与排列布置的本技术的V型滚轮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V型滚轮与棒材组合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V型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对应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移去了耐磨套的本技术的V型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标号说明:抛丸主机1;棒材输送装置2;V型滚轮21;第一圆锥轮211;第一凹锥部2110;第二圆锥轮212;第二凹锥部2120;环凹槽2101;转轴213;耐磨套214;沉孔2140;第一瓦片2141;第二瓦片2142;通缝2143;螺钉215;减速电机22;链条23;棒材99。
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0]本技术的旋转式送料的棒材抛丸机,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抛丸主机1;还包括用于将棒材99沿轴向(即是说沿棒材99的轴线方向)通过抛丸主机1的棒材输送装置2,棒材输送装置2包括沿纵向排列布置的V型滚轮21,换句话说,V型滚轮21为沿棒材99的轴线方向排列布置,也是说V型滚轮21为沿棒材99的输送方向排列布置,如图5所示,沿径向看,V型滚轮21为具有形似英文字母“V”的槽状结构,举例地说,V型滚轮21的外形结构可以参考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218469724U的“一种V型辊磨损测量工具”及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204509395U的“一种V型辊套”。如图2所示,V型滚轮21的轴线与V型滚轮21的排列方向形成锐角,上述的锐角即为图2中所示的角度“Y”,角度“Y”可以为60
°
至75
°
,V型滚轮21的轴线处于水平面内。如图3和图4所示,V型滚轮21的一端形成有转轴213,如图2所示,相邻的转轴213通过对应的链条23传动连接,棒材输送装置2包括减速电机22,减速电机22驱动V型滚轮21转动,具体地说,转轴213通过对应的带座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架上,每条转轴213上各设有两个链轮,由于V型滚轮21的轴线与V型滚轮21的排列方向形成锐角,转轴213上靠后的一个链轮可以通过链条23连接相邻的转轴213上的靠前的一个链轮,减速电机22通过对应的传动链连接一条转轴213上的靠后的链轮,为了使棒材99输入抛丸主机1并使棒材99从抛丸主机1内平稳地完全脱离抛丸主机1,抛丸主机1需要设置在棒材输送装置2的路径上,换句话说,如图1和图2所示,抛丸主机1的左右两侧都设有V型滚轮21,分别位于抛丸主机1左右两侧的V型滚轮21可以共用一个减速电机22带动,但是为了避免设置跨过抛丸主机1的链条,如图2所示,也可以设置两个减速电机22分别驱动位于抛丸主机1左右两侧的V型滚轮21,两个减速电机22的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或变频电机,使得抛丸主机1左右两侧的V型滚轮21能够近似同速度运行。如图1和图3所示,将棒材99放置在V型滚轮21上,如图4所
示,减速电机22带动转轴213转动,通过棒材99与V型滚轮21之间的摩擦力,V型滚轮21带动棒材99沿棒材99的轴线方向移动,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棒材99可以为从左至右移送,于是使棒材99从左至右通过抛丸主机1,如图4所示,由于V型滚轮21的轴线与V型滚轮21的排列方向形成锐角,所以V型滚轮21对棒材99的摩擦力产生了切向分力,使得棒材99同时绕棒材99的轴线旋转,于是抛丸主机1内的抛丸器向下抛丸至棒材99上侧,而由于棒材99旋转,棒材99的整周圆柱面都可以得到均匀的抛丸处理,在棒材99一次通过抛丸主机1之后,整根棒材99的圆柱面都得到了均匀有效的抛丸处理,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图4所示,棒材99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送料的棒材抛丸机,包括抛丸主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棒材(99)沿轴向通过所述抛丸主机(1)的棒材输送装置(2),所述棒材输送装置(2)包括沿纵向排列布置的V型滚轮(21),所述V型滚轮(21)的轴线与所述V型滚轮(21)的排列方向形成锐角,所述V型滚轮(21)的一端形成有转轴(213),相邻的所述转轴(213)通过对应的链条(23)传动连接,所述棒材输送装置(2)包括减速电机(22),所述减速电机(22)驱动所述V型滚轮(21)转动,所述V型滚轮(21)上设有用于接触棒材(99)的耐磨套(2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转式送料的棒材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套(214)设为球墨铸铁耐磨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转式送料的棒材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滚轮(21)包括第一圆锥轮(211)及第二圆锥轮(212),所述第一圆锥轮(211)与所述第二圆锥轮(212)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圆锥轮(211)与所述第二圆锥轮(212)相向设置,所述第一圆锥轮(211)上形成有第一凹锥部(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洪黄贵连傅开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立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