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钢球识别筛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720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研磨钢球识别筛选系统,主要涉及筛选装置领域。一种研磨钢球识别筛选系统,包括料仓、粒径筛选机构、缺陷筛选机构以及控制器,粒径筛选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架,固定架与安装架之间设置伸展机构,安装架上转动设置粒径筛选辊,粒径筛选辊下方设置承接架,承接架上滑动设置承接槽,承接架与承接槽之间设置推动机构,承接槽较低一端设置推进板,承接槽与推进板之间设置推进装置,对接架上滑动设置与固定辊同轴的对接辊,缺陷筛选机构末端下方滑动设置连杆,连杆上设置若干与对接辊一一对应的吸附盘,缺陷筛选机构上方设置CCD相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完成研磨钢球的自动化筛选,筛选效率更高。筛选效率更高。筛选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研磨钢球识别筛选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筛选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研磨钢球识别筛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研磨钢球通常用作球磨机的研磨介质,它可以由钢(铬钢)或不锈钢制成,主要应用于矿山、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硅砂厂、煤化工等领域。钢球的制造通常采用锻造、轧制或者铸造工艺,其中轧制工艺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研磨钢球制造工艺。但是轧制钢球相较于铸造与锻造钢球而言,其残次频率较高,因而轧制钢球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过程。
[0003]目前对于研磨钢球的筛选,主要对其粒径以及表面瑕疵进行筛选,对于其粒径的筛选,通常采用过筛的方式进行筛选,但是对于表面瑕疵的筛选,通常采用人工选择或者辅助工业识别相机的方式进行筛选。其中,工业识别相机的使用,需要配合连贯的钢球输送线以及驱动钢球转动的机构,但是由于研磨钢球批量大,体积小,这种检测方式结构复杂,效率极低,甚至不如人工识别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研磨钢球识别筛选系统,它能够完成研磨钢球的自动化筛选,筛选效率更高。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研磨钢球识别筛选系统,包括料仓、粒径筛选机构、缺陷筛选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粒径筛选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滑动设置安装架,所述固定架与安装架之间设置伸展机构,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设置粒径筛选辊,所述粒径筛选辊末端低于起始端的高度,所述粒径筛选辊一端设置粒径筛选电机,所述粒径筛选辊末端设置挡板,所述挡板后侧设置用于驱动挡板升降的升降气缸,所述料仓底部设置与粒径筛选辊前端相适应的导流通道,所述粒径筛选辊下方设置承接架,所述承接架上滑动设置承接槽,所述承接槽末端高度低于起始端高度,所述承接槽左侧高度低于右侧高度,所述承接架与承接槽之间设置推动机构,所述承接槽末端呈阵列设置若干球槽,所述球槽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顶部均设置限位气缸,所述承接槽较低一端设置推进板,所述承接槽与推进板之间设置推进装置,所述缺陷筛选机构位于承接槽下游,所述缺陷筛选机构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一端设置驱动辊电机,所述驱动辊一侧设置固定辊,所述驱动辊与固定辊上游高下游低,所述固定辊末端设置对接架,所述对接架上滑动设置与固定辊同轴的对接辊,所述缺陷筛选机构末端设置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限位板顶部设置开合气缸,所述缺陷筛选机构末端下方滑动设置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若干与对接辊一一对应的吸附盘,所述对接辊底部设置与吸附盘相对应的对接盘,所述连杆末端设置释放气缸,所述缺陷筛选机构上方设置CCD相机,所述伸展机构、升降气缸、推动机构、推进装置、限位气缸、开合气缸、吸附盘、释放气缸以及CCD相
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6]所述料仓底部设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控门。
[0007]所述固定架上设置固定套筒,所述安装架上设置与固定套筒滑动配合的滑轴,所述伸展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固定丝杠螺母,所述固定丝杠螺母内配合设置伸展丝杠,两个所述滑轴之间设置伸展架,所述伸展丝杠与伸展架转动连接,所述伸展架上设置用于驱动伸展丝杠转动的伸展丝杠电机。
[0008]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承接架上的推进滑轨,所述承接槽底部设置与推进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承接架与承接槽之间设置推进气缸。
[0009]所述球槽的长度与钢球的直径相适应,每两个相邻的球槽之间具有限位平台。
[0010]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进架,所述推进架上对称设置一对推进滑轴,所述推进板上设置与推进滑轴滑动配合的推进套筒,所述推进架上的两个推进滑轴之间设置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推杆前端与推进板球头连接。
[0011]所述对接架上设置对接滑套,所述对接辊上设置与对接滑套滑动配合的对接滑轴,所述对接滑轴上设置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
[0012]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款能够自动完成研磨钢球筛选的装置,本装置分为粒径筛选以及表面质量筛选两部分,粒径筛选装置通过两个粒径筛选辊的位移来进行研磨钢球的快速筛选,极大的提高了粒径筛选效率,且经过粒径筛选的研磨钢球会顺畅的导入到缺陷筛选机构内,提高了筛选的连续性。
[0013]本装置的缺陷筛选机构可以快速地完成研磨钢球的表面质量批量化识别,并通过有选择控制的连接结构完成缺陷钢球的剔除,整个过程不需要人为参与,自动化程度高,极大的提高了研磨钢球的筛选效率。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右视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所示标号:1、料仓;2、粒径筛选机构;3、缺陷筛选机构;4、承接架;11、导流通道;21、固定架;211、固定套筒;22、安装架;221、滑轴;23、粒径筛选辊;24、粒径筛选电机;25、挡板;26、升降气缸;27、伸展丝杠;28、伸展架;29、伸展丝杠电机;31、驱动辊;32、固定辊;33、对接架;34、对接辊;341、对接滑轴;342、弹簧;35、第三限位板;36、开合气缸;37、对接盘;41、承接槽;42、球槽;43、第一限位板;44、第二限位板;45、限位气缸;46、推进板;47、推进滑轨;48、推进气缸;51、连杆;52、吸附盘;53、释放气缸;61、推进架;62、推进滑轴;63、推进套筒;64、电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17]如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研磨钢球识别筛选系统,包括料仓1、粒径筛选机构2、缺陷筛选机构3以及控制器。所述料仓1内用于存放研磨钢球,所述粒径筛选机构2位于料仓1的下游。所述料仓1底部设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控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控门的开合,可以控制料仓1向粒径筛选机构2的送料。具体的,所述料仓1底部具有导流通道11,研磨钢球即通过导流通道11送到粒径筛选机构2内进行筛选。
[0018]所述粒径筛选机构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架21,所述固定架21上滑动设置安装架22,所述固定架21与安装架22之间具有伸展机构,所述安装架22上转动设置粒径筛选辊23。所述伸展机构用于驱动两个粒径筛选辊23相向或者相反运行。所述粒径筛选辊23末端低于起始端的高度,两个所述粒径筛选辊23之间即作为研磨钢球的承载位置,所述导流通道11即位于两个粒径筛选辊23中间位置的前端。所述粒径筛选辊23一端安装粒径筛选电机24,两个所述粒径筛选电机24驱动两个粒径筛选辊23向外侧转动。所述粒径筛选辊23末端具有挡板25,所述挡板25后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磨钢球识别筛选系统,包括料仓(1)、粒径筛选机构(2)、缺陷筛选机构(3)以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径筛选机构(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架(21),所述固定架(21)上滑动设置安装架(22),所述固定架(21)与安装架(22)之间设置伸展机构,所述安装架(22)上转动设置粒径筛选辊(23),所述粒径筛选辊(23)末端低于起始端的高度,所述粒径筛选辊(23)一端设置粒径筛选电机(24),所述粒径筛选辊(23)末端设置挡板(25),所述挡板(25)后侧设置用于驱动挡板(25)升降的升降气缸(26),所述料仓(1)底部设置与粒径筛选辊(23)前端相适应的导流通道(11),所述粒径筛选辊(23)下方设置承接架(4),所述承接架(4)上滑动设置承接槽(41),所述承接槽(41)末端高度低于起始端高度,所述承接槽(41)左侧高度低于右侧高度,所述承接架(4)与承接槽(41)之间设置推动机构,所述承接槽(41)末端呈阵列设置若干球槽(42),所述球槽(42)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限位板(43)以及第二限位板(44),所述第一限位板(43)与第二限位板(44)顶部均设置限位气缸(45),所述承接槽(41)较低一端设置推进板(46),所述承接槽(41)与推进板(46)之间设置推进装置,所述缺陷筛选机构(3)位于承接槽(41)下游,所述缺陷筛选机构(3)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驱动辊(31),所述驱动辊(31)一端设置驱动辊电机,所述驱动辊(31)一侧设置固定辊(32),所述驱动辊(31)与固定辊(32)上游高下游低,所述固定辊(32)末端设置对接架(33),所述对接架(33)上滑动设置与固定辊(32)同轴的对接辊(34),所述缺陷筛选机构(3)末端设置第三限位板(35),所述第三限位板(35)顶部设置开合气缸(36),所述缺陷筛选机构(3)末端下方滑动设置连杆(51),所述连杆(51)上设置若干与对接辊(34)一一对应的吸附盘(52),所述对接辊(34)底部设置与吸附盘(52)相对应的对接盘(37),所述连杆(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松村侯宇国马业亮王乃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铁铸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