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发光效率的按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717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发光效率的按键装置,包括:由下而上依序设置包含一导光板、一隔离膜、一电路板、一弹性体以及一按键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布设有电路与复数第一导电接点,其下表面具有光学结构,该导光板的侧边设有光源;所述隔离膜设有复数个对应该第一导电接点的贯穿孔;所述电路板下面设有复数对应该贯穿孔与第一导电接点位置的第二导电接点;所述隔离膜面对该导光板的一面具有使得从导光板射出的光线得以被该隔离膜反射回导光板的反射光线的结构,所述光学结构反射穿过该贯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加背光模块体积或厚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升了发光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发光视觉效果的按键,尤其涉及该按键中隔离膜结fe。
技术介绍
早期的笔记型或桌上型计算机的键盘都是无法发光的,但随着背光模块技术的进步,己有厂商在键盘设置发光装置,让键盘本身除了具备照明效果,也同时兼具装饰作用。中国台湾地区公告第509955号专利案所提供的「发光键盘J,其技术特征在于包括有按键部和背光装置,该按键部具有一底板,以及可以相对底板作上下运动的方式而设于底板上的至少一按键,而背光装置是设置按键部下方,通过此背光装置可从按键部下方提供按键部光源,光源投射的光线往上穿出按键而使按键产生发光效果。该公告第509955号专利案的目的在于除了提供键盘发光效果外,还同时兼顾縮小发光键盘的厚度要求。然而,在具有按键的电子产品日趋轻薄短小的需要下,该公告第509955号专利案所提供的按键总厚度己未能达到更加严苛的要求。现行轻薄短小的键盘,其结构设计是由下而上依序设置包含一导光板、一隔离膜、 一可透光的电路板、 一弹性体、与一可透光的按键部,其中,导光板上布设有电路板与复数第一导电接点,电路板下面对应各第一导电接点的位置则设有第二导电接点,且隔离膜设有复数个对应该第一导电接点及第二导电接点位置的贯穿孔;设于导光板侧边的光源将光线投射进入电路板后,光线直接由导光板下面的光学结构反射通过该贯穿孔射出,使得按键部产生发光的视觉效果。所述的公知键盘结构,除非提高光源的亮 度或数量,否则,在不改变背光模块体积及厚度的既有架构之下,未能进 一步提升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提高发光效率的按键装 置,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技术包括由下而上依序设置包含一导光板、 一隔离膜、 一电 路板、 一弹性体以及一按键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布设有电路与复数第 一导电接点,其下表面具有光学结构,该导光板的侧边设有光源;所述隔 离膜设有复数个对应该第一导电接点的贯穿孔;所述电路板下面设有复数对应该贯穿孔与第一导电接点位置的第二导电接点;所述隔离膜面对该导光板的一面具有使得从导光板射出的光线得以被该隔离膜反射回导光板的 反射光线的结构,所述光学结构反射穿过该贯穿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加背光模块体积 或厚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升了发光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技术按键装置,所包含的组件组合关系的平面剖视 分解示意图2为显示本技术按键装置,所包含的组件组合后的结构,以及 光线传导路径的放大示意图3为显示本技术的按键装置,在按键部被压下时,使第一导电 接点和第二导电接点相互接触而电性连接的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利用具备反射光线性质的膜片做为导光板 与电路板之间的隔离膜,并在该隔离膜设置复数个对应按键位置的贯穿孔, 因此,当光线投射进入导光板后,部分光线得直接由该贯穿孔通射出,部 分光线则可由隔离膜反射至导光板,再由导光板下面的光学结构反射通过 该贯穿孔到达按键部,进而增加按键部的亮度,提升发光效率。基于此,本技术提供的提高发光效率的按键装置,包含有由下而 上依序相迭设置的一导光板、 一隔离膜、 一电路板、 一弹性体与一按键部; 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布设有电路与复数第一导电接点,其下表面具有光学 结构,导光板的侧边设有光源;所述隔离膜设有复数个对应该第一导电接 点位置的贯穿孔;所述电路板设有复数对应该贯穿孔与第一导电接点位置 的第二导电接点;所述隔离膜面对该导光板的一面具有反射光线的性质, 以使从导光板射出的光线得以被该隔离膜反射回导光板,再由所述光学结 构反射穿过该贯穿孔,由此提高通过该贯穿孔的光线量,让按键部的亮度 提高,达到提高发光效率的目的。本技术对于所述隔离膜的技术手段,是采用具有良好反射光线性 质的材料制成,并且预先在该隔离膜冲压成型出对应前述第一导电接点及 第二导电接点的贯穿孔。本技术对于前述的光学结构,可以选择在导光板的下面设置一层 反射膜片,也可以直接在导光板的下面直接成型出复数细突点或细凹点, 均能产生反射光线的效果。和现有技术可发光的按键结构相较,本技术的按键装置完全没有增 加任何额外的组件,且未增加整个按键装置的体积或厚度,而是通过具备 反光性质的隔离膜的取代,便能达到提升按键发光亮度与效率的目的,实 为一具创新、进步性的设计。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按键装置,其较佳实施例包含有由下而上依序设置的一导光板1、 一隔离膜2、 一电路板3、 一弹性体5与一 按键部6;其中导光板l是采用具有良好导光性质的光学材料制成,基于縮小背光模块厚度的考虑,是直接在导光板1的上表面布设电路与复数第一导电接点12,导光板1的下表面则设置光学结构11;该光学结构11可以是复数细小的圆形突点或凹点、多角形突点或凹点、...等,以使在导光板l 中传导的光线由该些光学结构反射的同时,能将光线做适当的折射而均匀化、柔和化。该些第一导电接点12系对应键盘之各个按键部6的位置,提供按压按键部时产生电性连接而发送控制讯号之用。导光板1的侧边则设置至少一光源4,且光源4的光线投射方向最好与电路板3的侧边垂直,光 源4可将光线投射进入导光板1内传导,并由光学结构11将光线往上方反 射;在本创作的实施例,所述光源4是使用LED(发光二极管)。所述电路板 3所布设的电路是和导光板1上的电路配套使用,以控制按键讯号的作动, 并在电路板3下面设置复数个对应该些第一导电接点12位置的第二导电接 点31。所述隔离膜2是做为将导光板1与电路板3隔开的组件,使在不受外 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导电接点12与第二导电接点31不互相接触电性连 接,反之,则第一导电接点12与第二导电接点31相互接触电性连接而发 送一被按压按键的控制讯号;因此,隔离膜2设有复数个对应该些第一导 电接点12与第二导电接点31位置的贯穿孔21,做为第一导电接点12与第 二导电接点31互相接触的通道。为了使光线能良好地往上传边,所述电路板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 是采用具有有导光性质的材料(例如透明塑料)制成,并在电路板3上面设置 所述弹性体5,弹性体5的上面再组合所述按键部6;按键部6也采用可以 透光的材料制造,或仅设于按键部上的文字或符号可以透光。图2显示本技术按键装置主要组件组合后结构之放大图,在按键部6没有被按压时,第一导电接点12与第二导电接点31受到隔离膜2的 隔开而不相互接触;当按压按键部6时,弹性体4同时被往下压掣,进而 将电路板3往下压而使得第二导电接点31与第一导电接点12接触(参见图 3),从而触动电路产生一控制讯号;当放开按键部6时,则由弹性体5的弹 性恢复力将按键部6回复原位,则第一导电部12与第二导电部31分离。 当光源4发光时,光线即投射进入导光板l内传导,部分光线直接由光学 结构11反射通过隔离膜2的贯穿孔21与可透光的电路板3,再穿过按键部 6发散出去,另一部分光线则由隔离膜2的下面反射回导光板1,再由导光 板下面的光学结构11反射通过隔离膜2的贯穿孔21与可透光的电路板3, 再穿过按键部6发散出去,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发光效率的按键装置,包括:由下而上依序设置包含一导光板、一隔离膜、一电路板、一弹性体以及一按键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布设有电路与复数第一导电接点,其下表面具有光学结构,该导光板的侧边设有光源;所述隔离膜设有复数个对应该第一导电接点的贯穿孔;所述电路板下面设有复数对应该贯穿孔与第一导电接点位置的第二导电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面对该导光板的一面具有使得从导光板射出的光线得以被该隔离膜反射回导光板的反射光线的结构,所述光学结构反射穿过该贯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