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混凝土表层渗透性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710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检测混凝土表层渗透性的检测装置,它涉及一种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长期、非破损、实时监测混凝土表面渗透性。预埋管的侧壁上均匀开有若干个通孔,螺帽的帽顶上开有孔,预埋管的中部侧壁与半预埋管的一端垂直固接在一起,预埋管与半预埋管连通,半预埋管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并与短管的一端螺纹连接,短管的另一端拧入螺帽内;第一湿度传感器位于第一小室内且安装在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上,第二湿度传感器位于第三小室内且安装在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方便快捷地检测出混凝土表层渗透性,根据检测出的混凝土表层渗透性的结果可及时对服役建筑结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混凝土表层渗透性的检 测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与其渗透性密切相关。有害的物质如二氧化 碳、水、氯离子等渗入混凝土内,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破坏了混凝 土初始的组成结构,引起混凝土内的钢筋锈蚀、强度降低,进而大大降低了建 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还没有长期、实时监测混凝 土表面渗透性的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混凝土表层渗透性的检测装置,以长 期、实时监测混凝土表面渗透性。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检测混 凝土表层渗透性的检测装置包括预埋管、半预埋管、短管、螺帽、第一湿度传 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和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预埋管 的侧壁上均匀开有若干个通孔,螺帽的帽顶上开有孔,预埋管的中部侧壁与半 预埋管的一端垂直固接在一起,预埋管与半预埋管连通,半预埋管的另一端侧 壁上设有外螺纹并与短管的一端螺纹连接,短管的另一端拧入螺帽内,短管内 设有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靠近半 预埋管的一侧,所述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和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将短管分隔成 三个小室第一小室、第二小室和第三小室;第一湿度传感器位于第一小室内 且安装在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上,第二湿度传感器位于第三小室内且安装在第 二带有通孔的隔板上;第一小室靠近半预埋管的一侧且第一小室为密闭小室, 第三小室通过孔与外面连通,在短管与第二小室对应位置的侧壁上开有出线 孔。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能长期、非破损、实时监测混凝土表 面的渗透性,而且能方便快捷地检测出混凝土表层渗透性,根据检测出的混凝 土表层渗透性的结果可及时对服役建筑结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提高建筑 工程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生产加工的优点。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l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检测混凝土表层渗透性的检测装置包括预埋管2、半预埋管3、短管4、螺帽5、第一湿度传感器 6、第二湿度传感器7、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4-l和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4-2; 预埋管2的侧壁上均匀开有若干个通孔2-l,螺帽5的帽顶上开有孔5-l,预 埋管2的中部侧壁与半预埋管3的一端垂直固接在一起形成T字形,预埋管2 与半预埋管3连通,半预埋管3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外螺纹3-1并与短管4 的一端螺纹连接,短管4的另一端拧入螺帽5内,短管4内设有第一带有通孔 的隔板4-1、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4-2,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4-l靠近半预埋 管3的一侧,所述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4-1和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4-2将短管 4分隔成三个小室第一小室4-3、第二小室4-4和第三小室4-5;第一湿度 传感器6位于第一小室4-3内且安装在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4-1上,第二湿度 传感器7位于第三小室4-5内且安装在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4-2上;第一小室4- 3靠近半预埋管3的一侧且第一小室4-3为密闭小室,第三小室4-5通过孔5- 1与外面连通,在短管4与第二小室4-4对应位置的侧壁上开有出线孔4-6。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所述预埋管2和半预埋管3均为不锈钢管。 不锈钢管不易被氧化。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l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预埋柱芯 2-2和半预埋柱芯3-2,预埋柱芯2-2和半预埋柱芯3-2垂直连接,所述预埋 柱芯2-2设置在预埋管2内,半预埋柱芯3-2设置在半预埋管3内。设置预埋 柱芯2-2和半预埋柱芯3-2的目的是减小预埋管2、半预埋管3内腔的空间体 积,进而减小气体的空间,提高湿度测量的精度。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所述预埋柱芯2-2和半预埋柱芯3-2均为不锈钢柱。不锈钢柱不易被氧化。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l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塑料垫片4-卜l,所述第一塑料垫片4-1-1设置在第一湿度传感器6和第一带有通 孔的隔板4-1之间,第一塑料垫片4-1-1盖在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4-1的通孔 上。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4-1用环氧树脂粘结第一塑料垫片4-1-1,起到密封 作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塑料 垫片4-2-1,所述第二塑料垫片4-2-1设置在第二湿度传感器7和第二带有通 孔的隔板4-2之间,第二塑料垫片4-2-1盖在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4-2的通孔 上。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4-2用环氧树脂粘结第二塑料垫片4-2-1,起到密封 作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如图l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管8,所 述管8安装在出线孔4-6内。设置管8,便于第一湿度传感器6、第二湿度传 感器7上的电缆通过管8穿出露在外面。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或六相同。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预埋管2预埋混凝土结构1内,半预埋管3的一端也预埋混凝土结构1内,半预埋管3的另一端露在混凝土结构1的外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构件均设置在混凝土结构1的外部。预埋管2预埋在距混凝土结构1 的表面为20 100mm处。根据需要可在混凝土结构i内的不同位置设有预埋管,以检测出混凝土结构1不同位置的渗透性。在使用时,第一湿度传感器6的输出端电缆穿出出线孔4-6通过A/D转换 器与第一湿度测量仪连接;第二湿度传感器7的输出端电缆穿出出线孔4-6 通过A/D转换器与第二湿度测量仪连接(或第一湿度传感器6和第二湿度传感 器7通过A/D转换器将输出电压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与一台微机连接)。装有第一湿度传感器6的第一小室4-3与半预埋管3连通,测量混凝土结构1内的湿度;装有第二湿度传感器7的第三小室4-5与混凝土外部环境相通, 测量混凝土结构1外部环境的湿度,微机可显示并保存混凝土结构1内的湿度 数据、混凝土外部环境的湿度数据。用本专利技术测量钢筋混凝土渗透性的方法是: 根据混凝土外部环境湿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内部湿度影响的大小,测量一定时 间内混凝土内部湿度的变化速度,计算出与混凝土渗透性相关的参数。混凝土 结构越密实、抗渗透性越高,混凝土结构外部的环境湿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内 部的湿度变化影响就越小、响应就越慢、内部湿度变化就越小;反之,混凝土 结构的抗渗透性越差,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湿度随外部湿度的变化就越大、响应 就越快。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检测混凝土表层渗透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预埋管(2)、半预埋管(3)、短管(4)、螺帽(5)、第一湿度传感器(6)、第二湿度传感器(7)、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4-1)和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4-2);预埋管(2)的侧壁上均匀开有若干个通孔(2-1),螺帽(5)的帽顶上开有孔(5-1),预埋管(2)的中部侧壁与半预埋管(3)的一端垂直固接在一起,预埋管(2)与半预埋管(3)连通,半预埋管(3)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外螺纹(3-1)并与短管(4)的一端螺纹连接,短管(4)的另一端拧入螺帽(5)内,短管(4)内设有第一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检测混凝土表层渗透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预埋管(2)、半预埋管(3)、短管(4)、螺帽(5)、第一湿度传感器(6)、第二湿度传感器(7)、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4-1)和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4-2);预埋管(2)的侧壁上均匀开有若干个通孔(2-1),螺帽(5)的帽顶上开有孔(5-1),预埋管(2)的中部侧壁与半预埋管(3)的一端垂直固接在一起,预埋管(2)与半预埋管(3)连通,半预埋管(3)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外螺纹(3-1)并与短管(4)的一端螺纹连接,短管(4)的另一端拧入螺帽(5)内,短管(4)内设有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4-1)、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4-2),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4-1)靠近半预埋管(3)的一侧,所述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4-1)和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4-2)将短管(4)分隔成三个小室:第一小室(4-3)、第二小室(4-4)和第三小室(4-5);第一湿度传感器(6)位于第一小室(4-3)内且安装在第一带有通孔的隔板(4-1)上,第二湿度传感器(7)位于第三小室(4-5)内且安装在第二带有通孔的隔板(4-2)上;第一小室(4-3)靠近半预埋管(3)的一侧且第一小室(4-3)为密闭小室,第三小室(4-5)通过孔(5-1)与外面连通,在短管(4)与第二小室(4-4)对应位置的侧壁上开有出线孔(4-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英姿徐定杰王力高小建邓宏卫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