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83679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包括:基层,由聚酯纤维、MS舒弹纤维和阻燃腈纶混纺而成;两层抗菌防护层,两层抗菌防护层分别设置在基层的上下两侧面,且两层抗菌防护层分别与基层粘接在一起;两层防水透气层,两层防水透气层分别设置于抗菌防护层远离基层的一侧,两层防水透气层分别与抗菌防护层粘接在一起;每一层抗菌防护层与每一层防水透气层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等距均匀分布的微型孔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整体具备良好的透气防水效果,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和弹性,制备成眼罩或口罩时,能够减少耳朵受力,更贴合于皮肤。皮肤。皮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非织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非织造材料俗称无纺布,是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黏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非织造技术是源于纺织又高于纺织的材料加工技术,它结合了纺织、造纸、皮革和塑料四大柔性材料的加工技术,并充分结合和运用了诸多现代智能化的高新技术,目前非织造材料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如制备口罩和眼罩。
[000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越来越多,对眼睛的保护越加重视,蒸汽眼罩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因此蒸汽眼罩的耳挂质量要求也越高,目前的耳挂在使用时,由于材料的限制,长时间使用后弹性较弱,导致眼罩在使用时与皮肤贴近性不够,影响使用的效果。
[0004]CN101755083A公开了一种非织造材料,包含外部非弹性基层和包含弹性材料的辅助层,所述基层和辅助层被机械粘结在一起,所述机械粘结包括水缠结,所述机械粘结包括针刺,所述非织造材料经预拉伸,所述基层包含选自包含纺粘层、粗梳热粘层和熔喷层的组的层。其制备的非织造材料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弹性效果,但是整体弹性效果还是会受到上面指出的材料限制,导致眼罩在使用时与皮肤贴近性不够。
[0005]CN102272369B公开了一种非织造材料以及制造此类材料的方法,包括:一种无机的纤维以及一种多组份粘合纤维;该多组份粘合纤维在单长丝中具有一种低熔点的组分以及一种高熔点的组分;该低熔点组分的熔点比该高熔点组分的熔点低25℃至50℃,以使得该低熔点组分能熔化并且粘结至该无机的纤维上而同时该高熔点组分保持完整;并且该多组份粘合纤维由于具有与该无机纤维的类似的强度所以具有与该无机纤维的类似的可切性,其虽然提高整体材料的强度,但是在弹性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整体具备良好的透气防水效果,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和弹性,制备成眼罩或口罩时,能够减少耳朵受力,更贴合于皮肤。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包括:
[0009]基层,由聚酯纤维、MS舒弹纤维和阻燃腈纶混纺而成;
[0010]两层抗菌防护层,两层所述抗菌防护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层的上下两侧面,且两
层抗菌防护层分别与所述基层粘接在一起;
[0011]两层防水透气层,两层所述防水透气层分别设置于所述抗菌防护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两层所述防水透气层分别与抗菌防护层粘接在一起;
[0012]每一层抗菌防护层与每一层防水透气层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等距均匀分布的微型孔洞。
[0013]本专利技术的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通过将具备阻燃效果的基层与抗菌防护层和防水透气层粘接在一起,使得制备的非织造材料整体具备良好的透气防水效果,进而在制备成口罩或眼罩的耳挂布料时,既能够避免长时间贴在耳边造成的透气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避免出汗时造成的浸湿候材料加重的问题,此外,抗菌防护层的设置,还提高了整体的抗菌效果,另外,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整体的弹性能力好,使在被制备成眼罩或口罩时,能够减少耳朵受力,更贴合于皮肤。
[0014]所述基层中,按重量百分比计,由40

70%的聚酯纤维、20

30%的MS舒弹纤维和10

30%的阻燃腈纶混纺而成,例如聚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或70%等,MS舒弹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等,阻燃腈纶的重量百分比为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等。
[0015]MicroStretch
TM
舒弹纤维(简称MS舒弹纤维)是一种基于新型网络交联聚烯烃材料组成的高科技弹性纤维。该纤维主要由软性链的分子结构所组成,形成晶状网层分子结构,纤维的结晶度与软性链的长度是决定其弹性和回弹性的主要因素。其特有的分子结构使MS舒弹纤维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包括耐热性、耐老化性和耐强化学试剂等,从而可使面料和服饰能够进行高效的染整化学加工过程,赋予面料良好的服用性能,如舒适弹力、恢复性能及持久稳定性。
[0016]进一步的,所述基层的厚度为0.1

0.15mm,例如为0.1mm、0.11mm、0.12mm、0.13mm、0.14mm或0.15mm等,优选0.12mm。
[0017]进一步的,所述抗菌防护层为竹纤维层,且所述竹纤维层的表面涂覆有抗菌剂,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抗菌剂,且两层抗菌防护层的厚度独立地为40

80μm,例如为40μm、50μm、60μm、70μm或80μm等,优选60μm。
[0018]进一步的,所述防水透气层为棉纤维层,且所述棉纤维层的表面复合有PTFE膜,所述两层防水透气层的厚度独立地为0.8μm

1.2mm,例如为0.8mm、0.9mm、1mm、1.1mm、1.2mm等,优选0.10mm。
[0019]所述微型孔洞的孔径为0.1

0.5μm,例如为0.1μm、0.2μm、0.3μm、0.4μm或0.5μm等。
[0020]优选地,所述两层抗菌防护层与所述两层防水透气层上的微型孔洞位置交错设置,即抗菌防护层相对于防水透气层上的孔洞交错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透气性能。
[002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目的之一所述的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按配比将原料聚酯纤维、MS舒弹纤维和阻燃腈纶混合,挤出、熔融得到熔融混合体,将熔融混合体加入溶液喷射纺丝机的溶解釜内,经搅拌形成纺丝液;
[0023]S2,将纺丝液过滤去除杂质后,经纺丝后制成具有阻燃效果的基层;
[0024]S3,依次将两层抗菌防护层设置在基层的上下表面,然后再将防水透气层设置在所述抗菌防护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得到非织造材料;
[0025]S4,将非织造材料采用高温整压设备滚压成卷,得到所述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
[0026]S1中,所述挤出的温度为2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由聚酯纤维、MS舒弹纤维和阻燃腈纶混纺而成;两层抗菌防护层,所述两层抗菌防护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层的上下两侧面,且两层抗菌防护层分别与所述基层粘接在一起;两层防水透气层,所述两层防水透气层分别设置于所述抗菌防护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所述两层防水透气层分别与抗菌防护层粘接在一起;每一层抗菌防护层与每一层防水透气层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等距均匀分布的微型孔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中,按重量百分比计,由40

70%的聚酯纤维、20

30%的MS舒弹纤维和10

30%的阻燃腈纶混纺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厚度为0.1

0.15mm。4.根据权利要求1

3之一所述的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防护层为竹纤维层,且所述竹纤维层的表面涂覆有抗菌剂;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抗菌剂;优选地,所述两层抗菌防护层的厚度独立地为40

80μm。5.根据权利要求1

4之一所述的微弹耳挂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层为棉纤维层,且所述棉纤维层的表面复合有PTFE膜;优选地,所述两层防水透气层的厚度独立地为80μm

0.12m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斌曹克静王连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纺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