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级毛细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57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均温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级毛细均温板,所述第一外壳上固定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毛细蒸发区,所述毛细蒸发区与第二外壳固定,所述第一外壳上固设有多个支撑柱,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设有若干平行的隔板,相邻隔板之间的空隙形成气道,气道组合形成冷凝区,毛细蒸发区与气道连通,热源接触部的高度低于隔板的高度,而且占用厚度空间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整体散热效率以及毛细蒸发区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散热效率以及毛细蒸发区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散热效率以及毛细蒸发区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级毛细均温板


[0001]本技术属于均温板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级毛细均温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讯设备的发展,尤其是5G的发展,电子产品功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趋向于采用均温板来解决散热问题,且产品内部结构越来越紧凑,这就要求均温板具有更高的散热功率和更小的厚度,以期获得更优的散热表面积。
[0003]具体来说,均温板是一种散热装置,其工作原理与热管相近,差异在于热管的导热为一维方向上线的传递,均温板则为二维方向上面的传递。相关技术中的均温板为了提高工作介质的流动速率,会通过缩小毛细结构的孔隙来增大毛细结构的毛细力,但这会减少毛细结构的储液量,导致工作介质的饱和量较少,降低了均温板的散热效果。目前电子产品所使用的均温板主要采用铜网、铜线束等材料做毛细,不仅毛细力弱,而且占用厚度空间。
[0004]针对上述情况,在申请人2021年提交了一项名称为均温板的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15342669A),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相对盖合,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形成容纳腔,第一盖板在容纳腔内的一面开设有存储槽;毛细结构,毛细结构设于容纳腔内并盖设于存储槽;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填充于容纳腔。在上述技术中,通过在第一盖板上开设存储槽,并将毛细结构盖设于存储槽,从而填充于容纳腔的工作介质在液体状态下会被毛细结构吸收,并流入存储槽中,从而可增大工作介质在容纳腔的存储量,以提高工作介质的饱和量;由此,毛细结构的孔隙可被适当缩小,以增大用以驱动工作介质流动的毛细力,使工作介质更快地进行换热循环流动,从而既可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效率,又可保证均温板的散热效果。
[0005]在上述方案中,蒸发区和冷凝区的耦合上以及冷凝区的结构设计上,导致了冷凝区中工作介质与外界接触的面积有限,影响了整体的散热效率,并且由于毛细蒸发区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了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级毛细均温板,在解决了现有的均温板毛细力弱,而且占用厚度空间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整体散热效率以及毛细蒸发区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级毛细均温板,包括相互对合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设置有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包括具有孔隙的热源接触部,所述热源接触部形成毛细蒸发区;所述热源接触部侧壁固定有若干平行的隔板,所述隔板位于相邻所述毛细蒸发区的一侧,相邻隔板之间的空隙形成气道,所述气道组合形成冷凝区,所述毛细蒸发区与气道连通,所述热源接触部的高度低于隔板的高度。
[0008]本技术的原理在于:使用时,向毛细蒸发区和/或气道注入工作介质,抽真空,
加热除气。本方案中冷凝区和毛细蒸发区在水平面上是并列结构,在气道的设计上能够增大气道的厚度,在同等外尺寸限制下有更大的气道(通道)厚度,保证了工作介质的流动效率。毛细蒸发区内的工作介质受热后,形成蒸汽进入到气道中,冷凝区中的蒸汽散热后,冷凝回流到毛细蒸发区,完成对毛细蒸发区接触区域的散热或者说均温。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毛细蒸发区与气道形成多层级结构(底部的高度不一致),在毛细蒸发区保证足够的较好的换热效果牺牲部分气道厚度,同时在气道区域内保证了气道有足够的厚度,气道厚度大,蒸发区提高了蒸汽蒸发效率,即实现了冷凝区提高蒸汽传输效率的目的。
[0010]最终实现既能大幅提高均温板解热功率,并且毛细蒸发区和气道区域相互不重叠,又能减小均温板厚度。即,本方案实现了在解决了现有的均温板毛细力弱,而且占用厚度空间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整体散热效率以及毛细蒸发区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材质相同,均为金属材质。通过设置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为金属材质,可以提高装置散热效果。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外壳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对称分布在第一外壳上。通过设置开口,使得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连接时便于定位。
[0013]进一步,所述第二外壳上开设空槽,所述第二外壳上开设同所述开口大小结构位置相同的限位槽。通过设置空槽,使得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便于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槽与开口的重合,确保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相互重合完整。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外壳上固设有多个支撑柱。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柱的结构,简化了毛细蒸发区的结构,提升了产品的质量,防止坍塌,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5]进一步,所述支撑柱与毛细蒸发区接触。通过设置支撑柱,对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进行支撑,提升产品的质量。
[0016]进一步,所述热源接触部与所述隔板为一体式成型。通过一体式成型,以提高毛细结构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
[0017]进一步,所述一体式成型采用烧结式一体成型。
[0018]进一步,所述热源接触部为由金属颗粒烧结定型得到的热源接触部。由于金属颗粒近似于圆形的形状,金属颗粒烧结定型得到的部件具有许多细小的孔隙,适用于作为热源接触部,简化了热源接触部的制造。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层级毛细均温板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层级毛细均温板的第二外壳与毛细结构装配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层级毛细均温板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隔板3、支撑柱4、气道5、开口6、空槽7、限位槽8、毛细结构9、热源接触部10。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层级毛细均温板,包括相互对合的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之间设置有毛细结构9;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材质相同,均为铜材质,通过设置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为铜材质,可以提高装置散热效果。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还可分别采用不同的金属材质,例如但不限于不锈钢等及金属铁材质;如图2所示,有毛细结构9设置在第二外壳2上,毛细结构9包括自带孔隙形成热源接触部10,热源接触部10形成毛细蒸发区,毛细蒸发区为吸收热量的区域。热源接触部10的侧壁固定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隔板3,若干隔板3固定于毛细蒸发区的侧面,隔板3之间相互平行,相邻隔板3之间的孔隙构成气道5,气道组合形成冷凝区。通过设置气道5。使得蒸汽可以通过,并且冷凝后回流至毛细蒸发区,从而实现将毛细蒸发区的热量“搬运至”气道5的效果。
[0026]如图1所示,第一外壳1上设置多个支撑柱4,多个支撑柱4均匀分布在第一外壳1上,支撑柱4和第二外壳2上的毛细蒸发区接触,通过设置支撑柱4,对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之间进行支撑,形成稳定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热源接触部10的高度低于隔板3的高度,从而形成多层级结构。
[0027]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级毛细均温板,包括相互对合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设置有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包括具有孔隙的热源接触部,所述热源接触部形成毛细蒸发区;所述热源接触部侧壁固定有若干平行的隔板,所述隔板位于相邻所述毛细蒸发区的一侧,相邻隔板之间的空隙形成气道,所述气道组合形成冷凝区,所述毛细蒸发区与气道连通,所述热源接触部的高度低于隔板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级毛细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材质相同,均为金属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级毛细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对称分布在第一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冬生庄韩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垒石热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