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档轮毂集成式电驱动轮组及包含该电动轮组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394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档轮毂集成式电驱动轮组及包含该电动轮组的车辆,所述电驱动轮组包括前端壳体、中段壳体Ⅰ、中段壳体Ⅱ、后端壳体、高速驱动电机、定轴轮系减速机构、第一行星轮系减速机构、第二行星轮系减速机构、换挡机构、换挡驱动机构、过渡法兰盘、悬架上摆臂支座、悬架下摆臂支座、制动系统和轮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整套电驱动系统内置在轮毂中,大大提高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使车辆的空间布置更加灵活,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效率高。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可通过调节换挡机构与行星轮系减速机构之间不同的啮合关系,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从而驱动车辆以不同的速比输出,适应复杂多样的行驶需求。驶需求。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档轮毂集成式电驱动轮组及包含该电动轮组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驱动轮组
,具体为一种两档轮毂集成式电驱动轮组及包含该电动轮组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受全球节能减排的影响,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电力驱动为主,驱动方式主要分为中央驱动和分布式驱动两种,两者相比,中央驱动方式动力源单一、传动系统较为复杂,整备质量大,而分布式驱动方式将电动机、减速器机构、轮毂等部件集成于一体置于车轮中,舍弃了传统中央驱动系统中的离合器、传动系统、机械差速器等部件,简化了机械传动结构,降低了车载自重。此外,分布式驱动占用空间少,每个车轮都有独立电机驱动,使得分布式驱动更加灵活。
[0003]分布式轮毂电驱车通常配置单一速比的减速器,在复杂多样的地形路况面前,通常表现较为吃力,尤其是对于全地形车、越野车等需要经过各种复杂路况的车辆,这种单一速比的减速器往往无法满足这类对性能要求高的车辆的行驶要求,如当车辆行驶于坡度较大的路面时,需要提供一种低速大扭矩的减速器,而当车辆需要较高的行驶速度时,需要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档轮毂集成式电驱动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壳体、中段壳体Ⅰ、中段壳体Ⅱ、后端壳体、驱动电机、定轴轮系减速机构、第一行星轮系减速机构、第二行星轮系减速机构、换挡机构、过渡法兰盘和轮辋;所述驱动电机、前端壳体和中段壳体Ⅰ位于轮辋外侧,所述驱动电机与前端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中段壳体Ⅱ的一端与中段壳体I相连,另一端贯穿轮辋后与后端壳体相连;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动力依次经所述定轴轮系减速机构、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减速机构、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减速机构、所述过渡法兰盘以及所述轮辋传递至车轮;所述换挡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减速机构和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减速机构之间;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轴、第一齿圈、第一内行星架、第一外行星架和齿圈支架;所述换挡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接合套、第一花键毂和第二花键毂,所述换挡机构与第一行星轮系减速机构中齿圈支架结合齿和第一外行星架结合齿之间配合传递动力;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减速机构的齿圈支架通过两个角接触球轴承支撑于换挡机构中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凸台作为两个角接触球轴承的轴肩;所述接合套设置于固定支架和第一花键毂的外围;所述换挡机构中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段壳体Ⅰ上,并设置有与所述接合套配齿连接的花键,所述第一花键毂和所述第二花键毂利用卡簧分别轴向固定在所述齿圈支架和所述第一外行星架上,所述第一花键毂的内圈花键与所述齿圈支架的结合齿配齿连接,所述第二花键毂的内圈花键与所述第一外行星架的结合齿配齿连接,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一花键毂和所述第二花键毂的外圈花键均与所述接合套的结合齿配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档轮毂集成式电驱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轴轮系减速机构包括高速齿轮轴、低速齿轮和低速齿轮轴,所述高速齿轮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低速齿轮设置于所述低速齿轮轴一端的外围,所述高速齿轮轴外围齿和低速齿轮相互啮合,将动力传递至低速齿轮轴;所述高速齿轮轴与所述低速齿轮分别布置于前端壳体和中段壳体Ⅰ的连接位置处,并采用深沟球轴承进行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档轮毂集成式电驱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减速机构中,所述第一太阳轮内圈与低速齿轮轴固定连接、外圈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第一行星轴上,并相对所述第一行星轴做旋转运动,所述第一内行星架和所述第一外行星架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行星轴配合的孔,所述第一行星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过盈、间隙配合的方式支撑于所述第一外行星架和所述第一内行星架相配合的孔中,所述第一内行星架和所述第一外行星架通过圆锥滚子轴承分别支撑于所述中段壳体Ⅰ和第二行星轮系减速机构上;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齿圈支架分别通过啮合齿相啮合,所述第一齿圈上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的结合齿高度大于与所述齿圈支架的结合齿高度,将所述齿圈支架轴向固定于所述第一齿圈。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东方刘兴鹏李阳杨立荣吴吉鹏王海涛王慧张学哲韩文武李大钊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