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制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单室沉积硅基太阳电池用窗口层材料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单室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的低成本特点,再与新型高效非晶 /微晶硅基(纳米硅基)叠层电池技术相结合,将使硅基薄膜太阳电池低成本的潜在优势得 到真正体现。但是由于单室沉积存在的交叉污染问题是一个必须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 于微晶硅基(纳米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其污染问题则更严重,因为微晶硅的掺杂效率高,这 种"无意"的杂质掺杂将会使得污染问题变的更为严重,使得单室沉积的微晶硅基(纳米硅 基)薄膜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远低于分室制备的微晶硅基(纳米硅基)薄膜太阳电池 的短路电流密度,而几乎接近于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水平,而开路电压又小于非晶硅薄 膜太阳电池,所以其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很低。 为了提高微晶硅基(纳米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效率,尽可能降低存在的交叉污 染问题,对于单室沉积的微晶硅基(纳米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其本征层的沉积往往需要略 微高的晶化率,也就是同分室沉积的微晶硅基(纳米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相比,不得不牺 牲相应的开路电压,以便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单室沉积硅基太阳电池用窗口层材料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单室沉积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窗口层材料采用高频率、高气压、高功率密度和小电极间距相结合的工艺,工艺参数为:频率27.12MHz-100MHz、反应气体气压1Torr-10Torr、衬底温温度为100℃-300℃、功率密度0.15W/cm↑[2]-1W/cm↑[2]、电极间距5mm-15mm、沉积时间小于20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丹,赵颖,王光红,许盛之,郑新霞,魏长春,孙建,耿新华,熊绍珍,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