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介质加热器的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69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介质加热器的新结构,包括外壳、PTC发热芯体、供油介质流动的单通道油道,所述PTC发热芯体包括与电源电连接的电极,所述单通道油道通过盘旋的方式在竖直方向上分为若干层油道,相邻两层油道间留有间隙作为PTC发热芯体放置区域,单通道油道在顶部的油道层设有进油口,单通道油道在底部的油道层设有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各层油道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单通道油道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顶部设有供进油口外露的第一开孔,所述外壳底部设有供出油口外露的第二开孔。壳底部设有供出油口外露的第二开孔。壳底部设有供出油口外露的第二开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介质加热器的新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器流通
,尤其涉及一种油介质加热器的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加热器(PTC发热芯体)多应用于冷却液和空气介质的循环加热,对于粘度较高的油介质的循环加热应用场景较少。如何将汽车加热器应用于油介质加热器,且使油介质定向流动,降低油介质流动阻力,提高油介质的换热效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油介质加热器的新结构,本专利技术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介质加热器的新结构,包括外壳、PTC发热芯体、供油介质流动的单通道油道,所述PTC发热芯体包括与电源电连接的电极,所述单通道油道通过盘旋的方式在竖直方向上分为若干层油道,相邻两层油道间留有间隙作为PTC发热芯体放置区域,单通道油道在顶部的油道层设有进油口,单通道油道在底部的油道层设有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各层油道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单通道油道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顶部设有供进油口外露的第一开孔,所述外壳底部设有供出油口外露的第二开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单通道油道通过盘旋的方式在竖直方向上分为三层油道。
[0008]进一步地,在竖直方向上,各PTC发热芯体平行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侧壁设有供电极伸出的第三开孔。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在本专利技术中,外壳、进油口、出油口、单通道油道、PTC发热芯体、电极的结构配合,形成油介质加热器的新结构,单通道油道结构使油介质定向流动。油介质按照设计的油道流动方向在不同油道层循环加热。
[0012]2、在本专利技术中,油道设计为单通道的结构,使油介质流动阻力降低,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通道油道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介质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进油方向;2

出油方向;3

油道流动方向;4

第一层油道;5

第二层油道;6

第三层油道;7

进油口;8

出油口;9

外壳;10

PTC发热芯体;11

电极;12、PTC发热芯体放置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0]如图1

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油介质加热器的新结构,包括外壳9、PTC发热芯体10、供油介质流动的单通道油道,所述PTC发热芯体10包括与电源电连接的电极11,所述单通道油道通过盘旋的方式在竖直方向上分为三层油道,相邻两层油道间留有间隙作为PTC发热芯体放置区域12,PTC发热芯体10放置于PTC发热芯体放置区域12内,单通道油道在顶部的油道层设有进油口7,单通道油道在底部的油道层设有出油口8,所述进油口7通过各层油道与所述出油口8连通,所述单通道油道设于所述外壳9内,所述外壳9顶部设有供进油口7外露的第一开孔,所述外壳9底部设有供出油口8外露的第二开孔。所述进油口7与所述出油口8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合(进油口7位于出油口8的正上方),延长了油介质的加热路径,使得油介质得到充分的加热。在竖直方向上,不同层的PTC发热芯体10平行设置。所述外壳9侧壁设有供电极11伸出的第三开孔。
[0021]油介质通过进油口7进入单通道油道后按照设计的油道流动方向在不同油道层循环加热,最后从出油口8流出,PTC发热芯体10设于相邻两油道层之间,对油介质充分加热。在本专利技术中,油道设计为单通道的结构,使油介质流动阻力降低,提高换热效率。油介质在单通道油道结构内定向流动且得到了充分加热。
[0022]如图1

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油介质加热器的新结构,包括外壳9、进油口7、出油口8、PTC发热芯体10、电极11,外壳9上、下侧分别设置进油口7和出油口8,外壳9内部设置3层油道,相邻两层油道之间设置PTC发热芯体10,通过电极9引出接电源实现对油介质的加热功能,三层油道(第一层油道4、第二层油道5、第三层油道6)与进油口7和出油口8连通,按照设计的油道流动方向3实现对油介质的循环加热。
[0023]进一步地,各PTC发热芯体10平行设置,相邻PTC发热芯体10之间的空间供油介质流动。
[0024]进一步地,进油方向1和出油方向2同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投影面上进油口7和出油
口8重合。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方向上设计了3层油道,油介质按照设计的油道流动方向3实现对油介质的循环加热。
[0025]进一步地,由于布置空间限制,考虑到油介质的粘度较大,因此油道(油介质的流道)设计为单通道的结构,使油介质流动阻力降低,提高换热效率。
[0026]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介质加热器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PTC发热芯体、供油介质流动的单通道油道,所述PTC发热芯体包括与电源电连接的电极,所述单通道油道通过盘旋的方式在竖直方向上分为若干层油道,相邻两层油道间留有间隙作为PTC发热芯体放置区域,单通道油道在顶部的油道层设有进油口,单通道油道在底部的油道层设有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各层油道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单通道油道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顶部设有供进油口外露的第一开孔,所述外壳底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珊吴强王玮孙雨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