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施用器及其冷冻溶脂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47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施用器,其中,该施用器包括内壳、外壳以及负压连接管,内壳设有敞口的吸入腔以及与吸入腔连通的负压孔;外壳设有容纳腔,内壳背离敞口端的一侧容纳于容纳腔内,并与容纳腔的腔壁围合形成冷却通道,外壳设有与冷却通道连通的入液口和出液口;负压连接管穿设于外壳,并与负压孔连接并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冷却通道直接设置在施用器内,无需额外装配冷却装置,使用方便,同时提高了施用器的冷却效率和美观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冷冻溶脂仪,包括所述施用器。括所述施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改进的施用器及其冷冻溶脂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美容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施用器及其冷冻溶脂仪。

技术介绍

[0002]冷冻溶脂仪利用皮肤组织和皮肤下层脂肪细胞的冻结温度差异,通过冷冻脂肪达到溶脂塑形效果。指定部位的脂肪细胞经受冷达到特定的低温处理后,因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结晶而造成脂肪细胞坏死,再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坏死的脂肪细胞,体内脂肪减少,针对性地消除指定部位脂肪,达到局部溶脂及塑型效果。
[0003]冷冻溶脂仪通过施用器作用于待减脂部位,施用器将待减脂部位吸入可提供低温的施用器内腔进行冷冻处理。CN110522505A公开了一种通过受控冷却装置选择性地破坏脂肪组织,在施用器外壁两侧分别安装上冷却装置对施用器内腔进行降温,但该冷却装置温度控制不够精确且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减脂效果。冷冻溶脂仪用的乙二醇水溶液冷却液,存在降温速率不够快,且温控效果不够好的缺陷。为此,需要强化冷冻溶脂仪的热传导效率及冷冻部位冷冻均一性,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感和体验感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施用器及其冷冻溶脂仪,并提供一种显著改善冷冻效率的冷冻液,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施用器冷冻溶脂仪的热传导效率及冷冻部位冷冻均一性不佳的技术问题,显著提高了冷冻溶脂仪的冷冻溶脂塑形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冷冻溶脂仪的施用器,所述施用器包括:
[0006](1)内壳,所述内壳设有敞口的吸入腔及与吸入腔连通的负压孔;
[0007](2)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容纳腔,内壳背离敞口端的一侧容纳于容纳腔内,并与容纳腔的腔壁围合形成冷却通道,外壳设有与冷却通道连通的入液口和出液口;
[0008](3)负压连接管,所述负压连接管穿设于外壳,并与负压孔连接并连通。
[0009]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入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于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冷却通道至少两条且相对设置;每一条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入液口和出液口连通。
[0010]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外壳面向内壳的一侧设有多个凸条,以在外壳形成呈蛇形的凹槽,凹槽的槽壁与内壳围合形成冷却通道;
[0011]或,内壳面向外壳的一侧设有多个凸条,以在内壳形成呈蛇形的凹槽,凹槽的槽壁与外壳围合形成冷却通道。
[0012]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凸条呈波浪形。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一凸条设有缺口,相邻两个缺口错位设置;
[0014]入液口和出液口的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每一凸条对应相邻凸条的缺口的部分朝向第一方向弯曲。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一冷却通道包括有蛇形段和连接段,所述蛇形段从
入液口呈蛇形弯曲延伸至内壳的顶部,并与连接段连接;所述连接段从内壳的顶部延伸至出液口;入液口和出液口的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蛇形段和连接段的任一或其组合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波浪段,所述波浪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每一波浪段的宽度为流道间隙,沿从靠近敞口端至远离敞口端的方向,所述流道间隙的宽度逐渐减小。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蛇形段从入液口呈直线型延伸至内壳的顶部。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包括多个分壳体,多个分壳体依次拼接形成容纳腔;每一分壳体与内壳可拆卸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冷却通道内设有冷却盘管,入液口设有入液管,出液口设有出液管,冷却盘管的两端分别与入液管和出液管连接并连通。
[0019]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盘管包括多个冷却分管,多个冷却分管连接并连通;每一冷却分管对应一分壳体设置。
[0020]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负压连接管远离内壳的一端设有接头。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冻溶脂仪的施用器还包括装饰壳,装饰壳套设于外壳的外壁。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冻溶脂仪的施用器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于装饰壳和外壳之间。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提供一种冷冻溶脂仪,所述冷冻溶脂仪包括:
[0024](1)如上所述的施用器;
[0025](2)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连接于负压连接管远离施用器的内壳的一端,以抽吸施用器的吸入腔内的空气;
[0026](3)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的输出口与施用器的入液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并连通,所述制冷装置的输入口与施用器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并连通。
[0027]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冻溶脂仪还包括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
[0028]感温件,所述感温件设于施用器的外壳或施用器的内壳;和
[0029]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于主控器,并与制冷装置电连接;
[0030]感温件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0031]其中,所述温控器根据感温件反馈的温度信息控制制冷装置。
[003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冷却液,以重量份计,冷却液中含有20

50份醇,40

70份水,0.01

2份导热粉体和0.1

5份分散剂,其中,所述水选自去离子水、超纯水的任一种,所述醇选自丙二醇、乙二醇、乙醇、丙三醇的任一种或其组合,所述导热粉体选自SiO2、氧化石墨烯、改性石墨烯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环氧琥珀酸、聚天冬氨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烯基磺酸、马来酸酐、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木质素磺酸钠的任一种或其组合,其中,导热粉体的粒径为10

100nm。
[0033]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以重量份计,冷却液中含有30

40份醇,45

65份水,0.03

1份导热粉体和0.5

3份分散剂,所述导热粉体的粒径20nm

60nm。
[003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冷却液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冷却液中含有20

50份醇,40

70份水,0.01

2份导热粉体和0.1

5份分散剂,其中,所述醇选自丙二醇、乙二醇、乙醇、丙三醇的任一种或其组合,所述导热粉体选自SiO2、氧化石墨烯、改性石墨烯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环氧琥珀酸、聚天冬氨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
酸、烯基磺酸、马来酸酐、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木质素磺酸钠的任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所需量的醇溶解于水后,依次加入导热粉体和分散剂,升温至30

60℃,搅拌或超声至混合均匀,即得。
[0035]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超声处理条件为,500W~2500W*10min

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用器,用于冷冻溶脂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施用器包括:内壳,所述内壳设有敞口的吸入腔以及与所述吸入腔连通的负压孔;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容纳腔,所述内壳背离所述敞口端的一侧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围合形成冷却通道,所述外壳设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入液口和出液口;以及负压连接管,所述负压连接管穿设于所述外壳,并与所述负压孔连接并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设于所述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冷却通道的数量至少为两条;至少两条所述冷却通道相对设置;每一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入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面向所述内壳的一侧设有多个凸条,以在所述外壳形成呈蛇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与所述内壳围合形成所述冷却通道;或,所述内壳面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多个凸条,以在所述内壳形成呈蛇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与所述外壳围合形成所述冷却通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呈波浪形;每一所述凸条设有缺口,相邻两个所述缺口错位设置;入液口和出液口的连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每一所述凸条对应相邻所述凸条的缺口的部分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曲。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冷却通道包括有蛇形段和连接段,所述蛇形段从所述入液口呈蛇形弯曲延伸至所述内壳的顶部,并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连接段从所述内壳的顶部延伸至出液口;入液口和出液口的连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蛇形段和所述连接段中至少一个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波浪段,所述波浪段的延伸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李妍王伟潇闫瑞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渼颜空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