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接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32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接连接器结构,其具有外壳、端子、线材及与外壳注塑成型在一起的内胶座,内胶座设有前端、后端及贯通该前端和后端的端子孔,内胶座的前端从所述的外壳露出;外壳上设有出线口,出线口位于内胶座的后端一侧;端子对应组装到内胶座的端子孔中,且具有从内胶座的后端延伸出来并朝出线口相反的方向弯折的焊脚;线材与焊脚焊接连接后横跨内胶座的后端向出线口收束并从外壳伸出;内胶座的后端上组装盖板,盖板遮盖端子孔并提供线材向出线口收束的支撑平面,焊脚在盖板的一侧边与线材焊接,且线材与焊脚的焊接位与盖板提供的支撑平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适合自动化装配,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及品质,产品一致性好。品一致性好。品一致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接连接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接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线接连接器,如动力连接器、编码器连接器等,外形尺寸相对固定,而线材需要与端子焊接或铆接后收束引出,传统做法是先将线材与端子连接,然后才能将端子组装到连接器主体上,构成成品。这种做法的整个组装过程非常不便,不适合自动化生产,只能依赖人工操作,不仅影响生产,且产品质量不稳定,一致性不佳。同时,线材与端子的焊接或铆接部位距离线材收束引出部位较近,以致线材收束的应力较大,极易破坏线材与端子的连接,造成连接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接连接器结构,不仅适合自动化生产,且减小线材收束的应力对线材与端子之间连接的影响,保证品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线接连接器结构,其具有外壳、端子、线材及与外壳注塑成型在一起的内胶座,内胶座设有前端、后端及贯通该前端和后端的端子孔,内胶座的前端从所述的外壳露出;外壳上设有出线口,该出线口位于内胶座的后端一侧;端子对应组装到内胶座的端子孔中,且端子具有从内胶座的后端延伸出来并朝出线口相反的方向弯折的焊脚;所述线材与焊脚焊接连接后横跨内胶座的后端向出线口收束并从外壳伸出;所述内胶座的后端上组装盖板,该盖板遮盖端子孔并提供线材向出线口收束的支撑平面,焊脚在盖板的一侧边与线材焊接,且线材与焊脚的焊接位与盖板提供的支撑平面平齐。
[0006]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内胶座的后端上设有齿口状的焊线槽,焊线槽位于盖板的一侧,焊脚定位在焊线槽中并与线材焊接连接。
[0007]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端子孔是贯通内胶座的前端和后端的直孔,端子孔的轴向与出线口的出线方向相互垂直交叉。
[0008]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端子组装到内胶座后与线材焊接,不用铆线,可实现自动化一次焊接,且端子有盖板遮盖及压制,端子之间稳定、准确;而外壳通过注塑封胶方式与内胶座固定在一起,并实现线材收束引出,而线材收束引出的部位与线材的焊接部位距离较远,利于线材收束,且减小线材收束的应力对线材与端子之间连接的影响,保证品质。
[0009]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适合自动化装配,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及品质,产品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2]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线材与端子焊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4为图3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5为图3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参阅图1、2、3、4、5所示,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有关一种线接连接器结构,图中以动力连接器为例说明,当然还可以是如编码器连接器等产品,主要针对产品外形尺寸相对固定,且需要线材连接引出,达到自动化装配,并能有效减小线材收束的应力对线材与端子之间连接的影响。所述的线接连接器结构具有外壳1、端子2、线材3及与外壳注塑成型在一起的内胶座4,内胶座4设有前端、后端及贯通该前端和后端的端子孔41,内胶座4的前端从所述的外壳露出。图中,内胶座4的前端构成插拔胶芯,便于与外部设备插拔式连接。外壳1上设有出线口11,该出线口11位于内胶座4的后端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孔41是贯通内胶座的前端和后端的直孔,端子孔41的轴向与出线口11的出线方向相互垂直交叉。端子2对应组装到内胶座4的端子孔41中,以便用于与外部设备形成电性插接连接,且端子2具有从内胶座4的后端延伸出来并朝出线口11相反的方向弯折的焊脚21,在产品的有限空间内,使焊接位远离出线口11;这样,所述线材3与焊脚21焊接连接后横跨内胶座4的后端向出线口11收束并从外壳1伸出,使外壳内部的线材能成倍加长,由此可利于机械化收束线材进行后续装配,满足自动化生产。同时,线材收束引出的部位与线材的焊接部位距离较远,进而也减小线材收束的应力对线材与端子之间连接的影响,防止焊接位断裂等不良情况,保证品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胶座4的后端上组装盖板5,该盖板5遮盖端子孔41并提供线材3向出线口11收束的支撑平面,焊脚21在盖板5的一侧边与线材3焊接,且线材3与焊脚21的焊接位与盖板5提供的支撑平面平齐。盖板5遮盖端子孔41的同时,还进一步压制住端子2,图中所示,焊脚21延伸过程做相应弯折,以满足要求。组装时,端子2从内胶座4的后端植入端子孔41中,随后盖板5镶嵌到内胶座4的后端,遮盖端子孔41并限制端子2,使端子2稳定、准确的定位在端子孔41,利于后续装配工作,且端子得到有效支顶力,进而增加插拔使用效果。图中所示,内胶座4的后端留有匹配盖板5形状、大小的容槽,并增加定位柱43,盖板5对应嵌入所述的容槽时,定位柱43插入盖板5上预设的定位孔51,达到定位组装且防脱,利于内胶座4后续与外壳1一起注塑连接。线材3在盖板5提供的支撑平面上做相应弯曲收束,支撑平面光滑、平整,有效减少线材收束受到的外部干涉,利于机械化收束作业,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
[0018]本实施例进一步是,在所述内胶座4的后端上设有齿口状的焊线槽42,焊线槽42位于盖板5的一侧,焊脚21定位在焊线槽42中并与线材3焊接连接。该结构进一步方便线材对
位焊接,且有效避免短接及跑位,提升自动装配功效。图中所示的线材可以是单芯线或多芯线,一个端子对应一根线材,然后多根线材在出线口11收束在一起,形成束线并一起从出线口11伸出,连接相应电源或设备等。
[0019]在本实施例中,先是将端子2组装到内胶座4,盖上盖板5,再将线材3与端子2焊接连接,最后再放入模具,将外壳1与内胶座4注塑成型在一起,外壳1注塑后直接将内胶座4、端子2、盖板5及线材3固定住。外壳1可以通过不同材料分次注塑成型获得,以便外壳不同部位能获得不同的使用功效,如注塑密封防水圈,增加插接连接的密封性;以及在所述外壳的出线口处注塑线包部,包覆线材,增加线材引出部位的结构强度,提升抗弯、抗折性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0020]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适合自动化装配,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及品质,产品一致性好。端子组装到内胶座后与线材焊接,不用铆线,可实现自动化一次焊接,且端子有盖板遮盖及压制,端子之间稳定、准确;而外壳通过注塑封胶方式与内胶座固定在一起,并实现线材收束引出,而线材收束引出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接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1)、端子(2)、线材(3)及与外壳注塑成型在一起的内胶座(4),内胶座(4)设有前端、后端及贯通该前端和后端的端子孔(41),内胶座(4)的前端从所述的外壳露出;外壳(1)上设有出线口(11),该出线口(11)位于内胶座(4)的后端一侧;端子(2)对应组装到内胶座(4)的端子孔(41)中,且端子(2)具有从内胶座(4)的后端延伸出来并朝出线口(11)相反的方向弯折的焊脚(21);所述线材(3)与焊脚(21)焊接连接后横跨内胶座(4)的后端向出线口(11)收束并从外壳(1)伸出;所述内胶座(4)的后端上组装盖板(5),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朱送良沈瑞雄陈星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好润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